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楚材

鎖定
胡楚材 (宋)字公喬。壽昌 (今屬建德)人。
中文名
胡楚材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建德

胡楚材人物經歷

明敏好學。慶曆六年進士。歷廣德、儀徵判官,官至校書郎。
胡楚材讀書行,當官卻不行,他在朝中當的是校勘舊書的校書郎,原本是一個十分清閒的官職,也符合他的秉性。可他在校書之餘,偏要“關心時政”,與人閒談時,不時流露出對“慶曆新政”的支持。這項由范仲淹、富弼等主導的“慶曆新政”,早已在一些守舊派的反對下宣告失敗,范仲淹、富弼也早已被雙雙罷黜出京城。胡楚材的身邊不乏那些好打報告的小人,他們會把胡楚材的言論逐級上告,胡楚材這個書呆子的日子當然就不好過了。無奈之下,他只好捲起鋪蓋走人,回到自己的故鄉壽昌,重新過起了平民生活。 [2] 
回到壽昌的胡楚材,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讀悶書,或獨自一人出門尋山水,以排遣心中的苦悶。他在城南(今河南里村的默山下)找到一個好去處,並在這裏蓋了一座簡陋的草堂,把家中的藏書全都搬到這裏來。後來,一些有志之士也慕名而來,拜他為師。時間一久,胡楚材身邊的學生越來越多,他自己也漸漸地從苦悶中走了出來,不再為官場的勾心鬥角而心生不悦,倒是壽昌周邊那些平時被忽略了的山水,讓他重新找回了青少年時期的快樂時光。 [2] 

胡楚材主要貢獻

以剛直忤權貴,辭官歸,以琴書自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