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曠

鎖定
胡曠(1906~1967):原名載球,又名可三,修水縣白嶺鄉太清村人。曾任江西文聯副主席、作協江西分會副主席、江西文藝幹校創作室主任、《江西文藝》編輯部編輯。 [1] 
中文名
胡曠
籍    貫
修水縣白嶺鄉太清村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67年

目錄

胡曠人物生平

胡曠自幼聰明過人,時稱“修水才子”。1923年考入江西第一師範學校。這時,正值土地革命時期,學校當局壓制學生言行,引起學生強烈反抗,胡曠因參與學潮,於1928年被開除出校。次年考入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加入留日進步學生組織的抗日團體“社會科學研究會”及“左翼作家聯盟”,間或歸國從事宣傳活動。1933年被日本警方查獲,拘禁三個月,旋被驅逐回國。回國後輾轉於上海、漢口、南京之間,從事教育工作。1937年3月返縣,先在修水縣中學、贛西北臨時中學任教,後又往贛縣女中、翹材中學、江西實用職業中學、江西農專等校任教。1939年,一度在國民政府30集團軍政治部任日文秘書。因對國民政府部隊所作所為有反感,不久便離去。解放後,任南昌大學教授、江西大學副教授等職。曾當選為江西省政協常委。
胡曠愛好文學。在日本留學時,即與同學胡風切磋文學藝術。1933年在上海《生活知識》等刊物上發表詩文作品。解放後,曾任江西文聯副主席、作協江西分會副主席、江西文藝幹校創作室主任、《江西文藝》編輯部編輯。1956年至1958年,在省作協脱產從事創作.曾在《江西文藝》、《星火》、《長江文藝》,《人民文學》等刊物發表作品。他為江西省前副省長鄧洪整理的革命回憶錄《第一個風浪》,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其中名篇《潘虎》、《山中歷險記》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革命鬥爭回憶錄的代表作,被編入全國中學和大學的語文教材。
1967年元旦,胡曠因心臟病發作,歿於南昌,享年61歲。 [1] 
參考資料
  • 1.    胡源茂,九江市教育志編纂委員會;九江市教育志/第十二章 人物;中華書局;1996年07月;第570-5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