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胡曉媛
- 國 籍
- 中國
- 出生地
- 哈爾濱
- 出生日期
- 1977年
- 畢業院校
- 中央美術學院
- 性 別
- 女
胡曉媛個人簡介
編輯在2007年時胡曉媛
[2]
被邀請參加了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是中國迄今為止被邀請的第一位女性藝術家。部分展出包括 “醍醐”(上海外灘美術館,2013);“不受控”(美國紐約新當代藝術館,2012);“ON/OFF:中國年輕藝術家的觀念與實踐”(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13);“中國影像藝術1988-2011”(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2011);“胡曉媛個展”(北京公社,2010);“Ego Documents- The Autobiographical in Contemporary Art”( 瑞士伯爾尼Kunstmuseum 美術館, 2008);“白夜生長”(瑞典斯德哥爾摩Bonniers Konsthall 美術館,2008); “微妙
[3]
”(北京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2008);“China Welcomes You…” ( 奧地利格拉茨 Kunsthaus Graz ,2007)等。
胡曉媛展覽簡介
編輯胡曉媛個展
2013[藝術宣言/胡曉媛/根處無果
[4]
] ,瑞士,巴塞爾,第44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3[錄像局.檔案:胡曉媛] ,中國,廣州,錄像局。
胡曉媛羣展
2013[北京之聲——我的夥伴],中國,北京,佩斯北京。
2013[交互視象——2013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台灣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 中國北京,中國美術館。
2013[基礎部],中國,北京,泰康空間。
2012[不受控],美國,紐約,新美術館。
2012[未完成的國度],美國,休斯頓,休斯頓當代藝術博物館。
2011[中國影像藝術1988-2011],中國,上海,民生美術館。
2011[半邊天],美國,費城,卓克索大學美術館。
2010[調節器——第二屆今日文獻展],中國,北京,今日美術館。
2010[北京之聲——在一起或孤芳自賞],中國,北京,佩斯北京。
2010[弦外——當代影像藝術展],中國,上海,上海當代藝術館。
2008[自傳體檔案],瑞士,伯爾尼,Kunstmuseum 美術館。
2008[白夜生長],瑞典,斯德哥爾摩,Bonniers Konsthall 美術館。
2008[自討苦吃——中國當代藝術中的神經質],蘇格蘭,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美術館。
2008[紅色的邊緣——烏利・希客收藏展],西班牙,巴塞羅那,米羅博物館。
2007[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卡塞爾,德國。
2007[中國歡迎你],奧地利,格拉茨,Kunsthaus Graz 美術館。
2006[亞洲現代美術邀請展],韓國,光州,寶星白民美術館。
2006[自我造局],中國,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
2005[麻將——烏利・希客收藏展],瑞士,伯爾尼美術館。
胡曉媛簡評及部分作品
編輯胡曉媛
[9]
的作品能夠從具體的經驗中抽離,轉而討論時間、空間和存在等更為抽象的話題 ,透露出一種略顯極致的敏感。從作品所關注的層面來看,胡曉媛的作品明顯更趨向於對知識的分析而非個人的抒發,這些話題都是與藝術家的內在知識密切相關的,形成了一個思維的孤島。
- 參考資料
-
- 1. 胡曉媛讓作品自由生長,不受控制 .百度文庫[引用日期2014-04-23]
- 2. 視頻: 暗語 - 胡曉媛訪談 .優酷視頻[引用日期2014-04-23]
- 3. 站台中國微妙胡曉媛專訪 .新浪視頻.2008-09-20[引用日期2014-04-23]
- 4. 被臆造的“根處無果”北京公社胡曉媛全新個展 .99藝術網.2012-10-21[引用日期2014-04-23]
- 5. 段建宇、胡曉媛雙個展:醍醐 .崇真藝術網.2013-01-30[引用日期2014-04-23]
- 6. 胡曉媛在北京公社的首個個展
- 7. ON │ OFF: 中國年輕藝術家的觀念與實踐 .UCCA官網[引用日期2014-04-23]
- 8. 瑞信·2012今日藝術獎入圍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展(圖) .中國經濟網.2012-11-05[引用日期2014-04-23]
- 9. 胡曉媛的藝術暗語 .雅昌藝術網.2014-01-08[引用日期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