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敏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胡敏,女,1966年出生,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聯合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主任 [3] 
胡敏於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 [18]  ,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3年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擔任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聯合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主任;2004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201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 
胡敏的研究領域為:細和超細顆粒物來源解析、化學行為及環境影響 [3] 
中文名
胡敏
外文名
Min Hu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6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1年獲得第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性    別
學位/學歷
博士

胡敏人物經歷

胡敏
胡敏(5張)
1966年,胡敏出生 [16] 
1983年9月—1987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7年9月—1990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90年9月—1993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93年7月—1995年7月,擔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講師。
1995年8月—1996年5月,擔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副教授。
1996年6月—2000年7月,擔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副教授、環境科學中心副主任 [7]  、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聯合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主任。
2000年8月—2001年7月,擔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副教授、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聯合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主任。
2001年8月,擔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聯合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主任。
2004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201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  [15] 

胡敏主要成就

胡敏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胡敏長期從事大氣顆粒物來源、二次轉化及其環境影響和控制對策研究,建立了顆粒物理化特性分析與煙霧箱和模式模擬方法、開展城市大氣環境定位觀測站長期觀測和綜合觀測實驗。她的重點研究為:1. 大氣細顆粒物PM2.5綜合源解析技術;2.機動車排放、生物質燃燒和餐飲源排放及其二次轉化; 3. 新粒子生成和增長致霾機制; 4. 黑碳氣溶膠老化和光學效應;5. 二次氣溶膠化學生成機制及環境影響,6. 陸源大氣污染傳輸對海洋環境影響等 [3]  [19] 
  • 學術論著
根據2023年10月北京大學網站數據,胡敏先後發表包括《化學評論(Chemical Review)》《美國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大氣化學與物理學(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等SCI文章290篇,H因子64 [3] 
  • 承擔項目
根據2023年10月北京大學網站數據,胡敏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和大氣攻關等科研項目 [3]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大氣污染的源解析技術
國家科技部“863”項目
“重點城市羣大氣複合污染綜合防治技術與集成示範”中課題九“珠江三角洲區域大氣複合污染立體監測網絡”
“十一五”863計劃重大項目
北京市大氣污染成因和來源分析
國家科技部專項
“燃燒源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控制技術基礎研究”課題5“燃燒源可吸入顆粒物在環境大氣中的去除機制”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
沿海大氣氣溶膠化學特性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礦物氣溶膠與城市大氣污染物間的非均相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與全球環境變化有關的我國含硫化合物排放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沙塵暴細顆粒物的理化特徵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大氣中細顆粒和超細顆粒的環境行為、界面過程及健康效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北京細、超細粒子數濃度和化學成分譜分佈及吸水性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
全面研究亞熱帶至温帶的氣溶膠
NSFC與香港RGC合作項目
北京市藍天工程-北京市大氣能見度改善
北京市政府課題
北京與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物輸送、轉化及北京市空氣質量目標研究
北京市政府課題
珠江三角洲空氣質量研究
廣東省人民政府粵港聯合項目
EUCAARI - European Integrated Project on Aerosol Cloud Climate and Air Quality Interaction
國際合作歐盟FP-6項目
Mega City-Zoom for the Environment
國際合作歐盟FP-7項目
二次顆粒物生成與老化及其對大氣輻射的影響機制 [10]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 [3]  [9]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3年10月北京大學網站數據,胡敏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3 項和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環境保護部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3]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18年
大氣複合污染條件下新粒子生成與增長及其致霾機制 [14]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8年
東亞地區大氣污染物跨界輸送及其相互影響與應對策略研究 [14]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9年
大氣複合污染條件下新粒子生成與二次氣溶膠增長機制 [1]  [4]  [21]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胡敏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胡敏先後講授本科生必修課《環境監測》 和《環境監測實驗》 [11]  ,研究生專業必修課《氣溶膠原理與技術》 [3] 
  • 指導學生
根據2023年10月北京大學網站數據,胡敏在北京大學先後指導碩士、博士生40多人 [17]  ,具體信息如下:
時間
姓名
畢業論文
類型
1998年—2003年
城市大氣顆粒有機物化學組成及變化特徵
博士生
1999年—2004年
馬奇菊
中國近海二甲基硫排放及其對硫酸鹽氣溶膠的貢獻
2001年—2007年
北京城市大氣細和超細顆粒物數譜分佈特徵及變化規律
2005年—2011年
郭松
分子示蹤法解析生物源和人為源二次有機氣溶膠
2005年—2010年
嶽玎利
北京新粒子生成機制與增長特性研究
2005年—2010年
姚婷婷
室內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特徵的模擬與實測研究
2007年—2012年
王志彬
城市大氣新粒子生成和增長特性研究
2007年—2013年
胡偉偉
我國典型大氣環境下亞微米有機氣溶膠來源與二次轉化研究
2008年—2014年
彭劍飛
準實際大氣煙霧箱研究煙炱(soot)顆粒物老化過程及性質演變
2008年—2015年
郭慶豐
中國東部沿海大氣污染特徵及其源與受體關係
2008年—2014年
蘭紫娟
黑碳氣溶膠混合態與吸光性特徵的實測研究
2012年—2018年
杜卓菲
北京黑碳氣溶膠老化過程中覆層厚度和吸光性的定量研究
2012年—2017年
鄭競
有機氣溶膠來源解析與機動車排放二次生成貢獻研究
2013年—2020年
尚冬傑
人為源氣態前體物在新粒子生成及增長中的作用
2013年—2018年
王玉珏
類腐殖質的生物質燃燒排放與大氣中的二次生成
2014年—2018年
李夢仁
基於碳同位素技術解析大氣碳質氣溶膠來源
2015年—2021年
譚天怡
環境大氣中黑碳顆粒物的老化特徵及其對吸光性的影響
2016年—2021年
李曉
源排放及環境大氣中棕色碳的分子組成與吸光特徵
2016年—2021年
房鑫
污染環境大氣中二元羧酸和HOMs參與新粒子生成機制的研究
2016年—2022年
肖瑤
2018年—2023年
張子睿
城市機動車與餐飲源排放生成二次有機氣溶膠的量化識別與化學特徵
1994年—1997年
蔣林
海洋二甲基硫的生物生產研究
碩士生
1996年—1999年
王珉
青島沿海大氣氣溶膠的化學特性研究
1997年—2000年
許士玉
BF-3/丁醇脂化衍生——GC/MS測定氣溶膠中的水溶性有機物
1998年—2002年
劉玲莉
河口灣區及近海海域二甲基硫的時空分佈
2000年—2003年
黃曉鋒
北京市大氣顆粒物中水溶性有機酸的季節變化和來源特徵
2000年—2004年
田旭東
中國近海大氣和海水中揮發性硫化物的測定
2002年—2005年
趙雲良
餐飲源排放顆粒有機物和典型城市大氣顆粒物化學組成及特徵
2002年—2005年
張靜
北京降水化學組成特徵及其對顆粒物的去除作用
2003年—2006年
劉尚
新墾大氣顆粒物數濃度、質量濃度及化學成分譜分佈特徵
2003年—2006年
牛彧文
深圳大氣細粒子和降水的化學組成特徵
2004年—2007年
温夢婷
珠江三角洲地區夏季大氣顆粒物污染特徵
2004年—2007年
林鵬
北京PM2.5有機碳和元素碳季節變化和二次有機碳的估算
2004年—2007年
劉辰
深圳大氣濕沉降中水溶性有機物的化學組成及變化特徵
2005年—2008年
鄧志強
北京城區和郊區碳質氣溶膠的季節變化及二次有機碳的估算
2007年—2010年
程鴻
北京室內外細顆粒物污染及人羣暴露特徵
2008年—2011年
趙倩彪
基於區域空氣監測網絡的珠江三角洲大氣複合污染特徵研究
2009年—2012年
唐倩
京津地區PM2.5中水溶性有機物特徵及來源分析
2011年—2014年
胡偉
北京四季亞微米顆粒物污染特徵、來源及演變
2011年—2014年
陳晨
典型PM2.5重污染區大氣氣溶膠活化特性研究-北京和資陽為例
2013年—2016年
秦豔紅
汽油車尾氣排放特徵及其對北京大氣PM2.5的貢獻
2014年—2017年
顧芳婷
北京大氣顆粒物中有機硝酸酯 的估算和來源解析
參考資料來源: [17] 

胡敏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1年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以及歐萊雅(中國)
2018年
中日韓環境合作20年特別貢獻獎 [14] 
第二十次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
2023年5月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首屆會士 [6]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23年9月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Fellow) [5]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胡敏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2年—2012年
《大氣環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編委
2010年
《亞洲大氣環境雜誌(Asian Journal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編委
2010年
環境科學學報》編委
2011年
化學學報》編委
2012年
《Tellus系列B化學與物理氣象學(Tellus Series B-chemical And Physical Meteorology)》編委
2014年
科學通報》編委
2017年
《氣溶膠與空氣質量研究(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編委
2019年
《氣溶膠科學雜誌(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主編
2019年9月
“區域污染控制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第一屆執行主任 [8]  [20]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能源與環境分會委員

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委員

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IGBP)—上層海洋與低層大氣研究(the Surface Ocean – Lower Atmosphere Study, IGBP-SOLAS)中國工作組成員

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陸地生態系統—大氣過程綜合研究(Integrated Land Ecosystem- Atmosphere Processes Study, IGBP-iLEAPS)中國工作組成員

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國際大氣化學( 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IGBP-IGAC)中國工作組成員

國際大氣棕色雲(Atmospheric Brown Cloud, ABC)中國工作組成員

世界氣象組織(WMO)全球大氣觀測網(Global Atmospheric Watch, GAW)氣溶膠科學諮詢組(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for Aerosols)中國工作組成員

深圳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 [16] 

中國環境科學》第七屆編輯委員會編委 [13] 
參考資料來源: [3] 

胡敏人物評價

胡敏在揭示氣溶膠形成機制及其對空氣質量、氣候和人類健康的影響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 [5]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評)
胡敏長期致力於大氣環境科學研究,在對造成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及區域大氣污染的細顆粒物的來源、行為、形成機理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12]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