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懷琛

鎖定
胡懷琛(1886~1938),原名有懷,字季仁,後改寄塵。胡樸安之弟,涇縣溪頭村人。
中文名
胡懷琛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86
逝世日期
1938
職    業
編輯
代表作品
《清季野史》、《上海外記》
籍    貫
涇縣溪頭村

目錄

胡懷琛簡介

少聰穎,7 歲能詩,10 歲應童子試,不願作經書試題,於試紙上賦詩云:“如此淪才亦可憐,高頭講章寫連篇;才如太白也遭謫,拂袖歸來抱膝眠。”狂放不羈,交卷出 [1]  場。20 歲再試,因不避清帝諱,被黜。從此深惡科舉,不作八股文與試帖詩。後去上海入育才中學(即南洋中學)就讀。畢業後以賣文自給,終日筆耕,日寫千言,勤奮好學。宣統二年(1910 年)受聘於《神州日報》擔任編輯,在新思潮影響下毅然剪辮,並以文字竭力鼓吹革命。翌年(1911 年)與兄胡樸安一起加入南社,旋與柳亞子結成金蘭之契。辛亥革命爆發,與柳亞子編撰《警報》鼓吹革命。後因《神州日報》發表文章詆譭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胡懷琛憤然退出該報,去《太平洋報》工作,與柳亞子負責該報文藝版編撰,後又任《中華民報》編輯。在新聞界頗著名聲。民國5 年(1916 年)4 月到京奉鐵路編譯局任科員,歷時半年,辭職南歸。民國8 年編寫《長江·黃河》、《自由鍾》等通俗詩集,自費印售。翌年應聘於滬江大學,任教國文系。該校校長美國人魏馥蘭(Franco.J.W hoire)多次要他入基督教,均予拒絕,後辭職。又應王雲五邀受聘去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參與革新初等、中等學校教科書編選工作。同年任書館《小説世界》編輯,後又參加《萬有文庫》古籍部分編輯工作。繼後,先後在中國公學、滬江、持志等大學及正風學院擔任教授,授中國文學史、中國哲學史等課,民國21 年受聘於上海通志館任編纂。在任教與編輯業餘期間又勤於選編、撰寫、著述,涉及文學史、哲學、經學、佛學、考據學、地方誌、詩歌、小説、傳記、評論、雜記等,門類廣博,存目多達152 種,約1500 餘萬字。主要著作有《國學概論》、《墨子學辨》、《老子學辨》、《托爾斯泰與佛經》、《文字源流淺説》、《簡易學説》、《中國文學史略》、《修辭學發微》、《中國詩學通評》、《中國民歌研究》、《中國小説研究》、《中國文學過去與未來》、《中國戲曲史》、《中國神話》、《文藝叢談》、《清季野史》、《上海外記》、《蘇東坡生活》、《陸放翁生活》等百餘種,並先後由當時商務、世界、廣益、崇文、新中國書局出版。

胡懷琛經歷

胡懷琛一生好學,家境貧困,無恆產,但喜購書收藏。初寓上海南市,民國2 年寓所遭戰火焚燬,後遷福履裏,兩次家毀,藏書殆盡。隨又傾囊購買,藏書達萬卷。民國26 年“八·一三”戰火中,居所又遭炮襲。他先後遷居26 次,累遭戰火災禍。家難國仇,鬱憤深重,染疾不愈。民國27 年1 月18 日卒於寓所“波羅奢館”,終年53 歲。 [2] 
1932年,被聘為上海市通志館編纂。蒐集整理一批上海地方史志珍貴資料,卓有貢獻。其藏書以詩文集和課本為特色,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等,收集齊全,劉鶚稱其為“三百千千”。收集外文書籍和少數民族作者的漢文詩集1 000餘種,自元至清末皆有。藏書室有“百瓶花齋”、“波羅奢館”。惜其藏書在抗戰時,被日寇炸燬多半。1940年,哲嗣胡道靜將其殘餘之書捐獻給震旦大學。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