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懋廉

鎖定
胡懋廉(1899.6~1971.11),耳鼻喉學家,教授。天津市人。畢業於北京醫學專科學校。曾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學會副理事長,上海耳鼻喉科學會主任委員等職。1971年11月逝世。 [1] 
中文名
胡懋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天津市
出生日期
1899年6月
逝世日期
1971年11月
畢業院校
北京醫學專科學校
職    業
耳鼻喉科學家

胡懋廉人物生平

胡懋廉(1899.6~1971.11),天津市人。1921年畢業於北京醫學專科學校,畢業後曾在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工作。1931~1933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進修班學習,畢業時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仍在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工作。1934~1937年在南京國立中央醫院先後任代理院長兼耳鼻喉科主任。1938年任四川成都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兼中央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1947年回到南京任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1950~1952年任上海公濟醫院(現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兼耳鼻喉科主任。1950~1956年任上海市衞生局耳鼻喉科顧問醫師。1952年任上海第一醫學院眼耳鼻喉科學院院長、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教授。1956年任上海第一醫學院副院長、教授。1958年赴蘇參加第五屆全蘇耳鼻喉科學術大會。曾被選為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至第五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委員。還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學會副理事長,上海耳鼻喉科學會主任委員等。 [1] 

胡懋廉主要作品

胡懋廉主要論著有:《扁桃體周圍膿腫》(《民國醫學》,1929年)、《扁桃體周圍膿腫疼痛之減輕》(《中華醫學》,1931年)、《鼻衄,特別論及病因及局部治療》(外文版,《中華醫學》,1929年第2期)、《鼻出血與普通醫師》和《上頜竇穿刺與灌洗》(均發表於《中華醫學》,1930年)。 [1] 
《食道之異物》《氣道及食道內異物之摘要》《由50例氣道及食道異物病例所得之經驗》《鴨骨異物引起食管後膿腫》《食道內異物取出法之研究》《誤咽鴨骨而生之食管膿腫》《氣管切開術》等論文分別發表在1937年《民國醫學》和1931、1933、1937年的《中華醫學》上。 [1] 
《耳源性橫竇血栓之形成》《噪音性耳聾的研究》《鍋爐廠噪音性耳聾的調查和分析》,分別發表於1931年《中華醫學》(外文)和1959年《中華耳科》雜誌上。 [1] 
此外,還寫了《慢性額竇炎》(《中華醫學》,1934年)、《鼻樑凹陷之成形療法》(《中華醫學》,1939年)、《喉阻塞性呼吸困難一氣急》(《大眾醫學》,1954年)、《鼓膜切開術後合併症之研究》(《中華醫學》,1931年)、《耳鼻咽喉病的手術治療原則》(《中華耳科》,1955年)等。胡懋廉共發表有關科學論文三十餘種。 [1] 

胡懋廉主要貢獻

胡懋康是中國老一輩耳鼻喉專家之一,從事醫療工作近50年,對耳鼻咽喉疾病的防治具有很深的造詣。1939年2月,他成功地施行了一例喉癌全截除術,為國內施行該項手術的第一人。早年在扁桃體截除術,氣道及食道異物的治療、鼻衄的病因、氣管切開術、扁桃體周圍膿腫等方面均有獨到的研究。1955年集畢生經驗,總結出“耳鼻咽喉病的手術治療原則”,為同行們提出了手術治療規範及遵循要領,給初學者指出了工作方向。 [1] 
他從事醫學教育工作近40年,言傳身教,循循善誘。抗日戰爭時期在大後方艱苦的條件下,還創立了耳鼻喉科標本室,親手製作了許多教學模型,對形象教學有較大裨益,為中國培養了大批耳鼻喉科醫務人才,國內許多知名的耳鼻喉科專家都是他的學生。解放後曾任上海市公濟醫院院長,1952年他主持了上海第一醫學院眼耳鼻喉科醫院的建院工作,成立了全國第一所眼耳鼻喉專科醫院,並擔任該院院長兼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科學家辭典》編委會編纂,中國科學家辭典 現代第3分冊,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08,第304-3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