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建華

(重慶市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

鎖定
胡建華,重慶市合川區香龍鎮人,1953年出生在合川區香龍鎮大埡村4社一個普通的農家。從1975年開始任教,並連續三十餘年任教於香龍鎮大埡村小學。他兢兢業業,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2009年9月6日,執教35年的胡建華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 [1] 
中文名
胡建華
出生地
合川區香龍鎮大埡村4社
出生日期
1953年
學位/學歷
重慶市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

胡建華個人履歷

1973年7月,小沔中學高中畢業回鄉的胡建華,跟隨父母下地幹農活掙工分。1975年9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胡建華被村裏推薦到原新建鄉(後改名為香爐鄉,現合併改為香龍鎮)民辦中學,當上了一名初中教師(當年民辦教師每月領取補貼金交回村社,每天記工分)。雖然執教一天下來只有10分的工分(0.3元),校長還交給他一個由一些“搗蛋”學生組合的初一新生班,可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他暗下定決心,要當好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決不辜負家鄉父老的一片希望。在教學中,他每天認真輔導差生,有時連吃飯也端着碗,站在教室門前輔導,通過他的耐心輔導、講解,所教的79級3班畢業生,當年考上了11名中專生。那年,香龍鎮為此炸開了鍋,都為新建中學出了10多名中專生而稱羨不已。胡建華在教學工作中初露鋒芒,令全校師生刮目相看。
胡建華在新建中學任教三年,鄰里鄉親經常帶着孩子找他輔導功課,這時,他得知大埡村小由於條件太差,教師缺乏,代課教師都留不住,老校長體弱多病,無力管理,有時一天一個教師要教三個班的課程,教學質量連年下跌,學生家長苦不堪言。
胡建華看到大埡村小如此狀況,主動申請辭退條件相對較好的新建民辦中學教書的工作,志願回到大埡村小任教。他的這一舉動,令學校校長和教師們百思不得其解,當時好心人勸他留在中學教書,也許複習一年半載,還有可能考上大學或者轉為正式老師。然而,倔犟的胡建華毅然走了,而且這一走便是32年。
從2001年至今,他又挑起了香爐小學大埡村小教導主任這一重任,他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他任勞任怨,工作兢兢業業,耐心、細心、精心輔導孩子學文化 、增知識,把一生心血獻給了偏僻山村的孩子們。2009年9月6日,香龍鎮香爐小學大埡村小執教35年的胡建華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消息傳來,人們奔走相告,都説胡建華老師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受到這樣的褒獎當之無愧 [1] 

胡建華感人事蹟

由於大埡村小修建在大埡山樑上,離他家還有好幾公里的路程,全是斜坡陡峭的小道,胡建華每天上課放學回家來回得走12公里山路,全校8間教室,都是石牆、木樑瓦屋,低矮潮濕,夏天“瓦蝨”掉在老師和學生頸項裏,教室沒有一把吊扇,夏季悶熱難熬,冬天冷風難擋。胡建華沒叫一聲苦,見到學校的桌凳爛了,他從家扛來木條板材,利用休息時間補修桌凳和教室的門窗,不論哪個班的教室屋頂瓦片破了,漏雨了,他便搭起樓梯,爬上房頂檢瓦堵漏。教學中,他都要認真備課,不論課堂課外,還是“雙休日”他都耐心輔導差生,經常到離校幾里路遠的學生家裏進行輔導……
1988年的一天,胡老師到學校的途中,被路邊草叢中的毒蛇咬傷,頓時毒性發作,右腿腫得不能行走。他通知妻子找人把自己抬回家,然後主動提出把學生請到家裏來教,得到學校默許後,他妻子把自家堂屋的東西搬到地壩,用塑料布蓋着,又從學校把木黑板抬到家裏,用長板凳當課桌,石頭上放一個草墊當凳子,又開始了他的教學工作。每當學生們看到胡老師強忍着傷痛,冒着蛇毒咬傷,傷口感染的生命危險,為學生上課,不少學生都哭了……然而,胡老師的心血沒有白費,當年,他所教的畢業班學生考試名列香龍鎮第一名,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1] 
一次,學生向陽被摔傷,四五寸長的傷口鮮血直流,胡建華沒有猶豫,背起向陽就往嶽池縣賽龍醫院跑,炎炎烈日,600多米長 的沙壩將胡建華的腳燙傷,但向陽的傷口得到及時醫治,得到康復。向陽的爸媽十分感激,特意給胡老師寫來感謝信。 [2] 
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胡老師只有一顆奉獻的心。近幾年職稱評定,他都有條件競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可他連續四次主動讓給本校中青年教師,以此調動他們熱愛農村教育的積極性。2008年7月,在合川區教委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埡村小修建教師宿舍,質量、安全管理這一重擔指派他全權負責。在修建中,冬季雨水多、進度慢,為盡使修建的教師宿舍全部符合國家質量要求,加快教師宿舍工程質量和進度,他當起了義務協建員。為工程聯繫材料忙上忙下,在修建工程中手機話費就用去600多元,他沒在學校報銷一分錢。
還是這個胡建華,從原新建民辦中學回到家鄉大埡村小任教,三十多年的漫長歲月裏,他有三次機會上調到原香爐小學、現在的香龍中心完小任教,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始終在大埡村小默默地奉獻着,品嚐着教書育人的樂趣,執着地追求做人的真諦,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三尺講台上,胡建華用行動詮釋着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精彩人生,勾勒出了對教育事業無限忠誠的堅定信念。而今,兩鬢漸顯斑白的他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無怨無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