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宗憲尚書府

鎖定
譽稱“徽州第一家”的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坐落在安徽績溪龍川村中央,從胡宗憲至胡氏“炳”字輩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龍川村呈船形,東聳龍鬚山、西衞鳳凰山,登源河與龍川河村前交匯相擁,是一塊藏龍卧虎之寶地。尚書府景區居船之掌舵位,為龍川風水最佳之處。
中文名
胡宗憲尚書府
地理位置
安徽績溪龍川村中央
環境特點
粉牆黛瓦,綠水環繞,如詩如畫
佔地面積
5000 m²
建築時期
明代建築羣
胡宗憲
嘉靖十七年進士

胡宗憲尚書府書府介紹

胡宗憲尚書府全景 胡宗憲尚書府全景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粉牆黛瓦,綠水環繞,如詩如畫。透過五百年的時空,彰顯出古徽州的幽秘與神奇!走進佔地5000平方米的尚書府,象一個小社會,從善堂、官廳、梅林亭、胡氏家井、繡樓、徽戲園、松公家祠、文昌閣、蒙童館、土地廟、醫館,胡公廟、嘉會樓、養心閣、魚亭、鹿鳴軒等,和眾多小巧的庭院相交輝映,組成一個巷弄陌阡,四通八達的一個迷宮豪宅。尚書府鼎盛時期,曾七世同堂,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戲、請郎中、祭祖拜佛……可以説尚書府是整個古徽州迄今保存最為完美、氣勢最為雄偉,結構最為複雜的明代建築羣,也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
胡宗憲尚書府 胡宗憲尚書府
胡宗憲尚書府 胡宗憲尚書府
如果説北京故宮的木雕具有皇家的氣派和豪放,那麼龍川胡宗憲尚書府的木雕則具民間的雋秀典雅,窗上、隔板上、樑棟上玲瓏有致的木雕,讓您彷彿進入古時的藝術天地,加上蒼舊的木樓,徽州風俗的擺設,幽幽小巷,低頭是鵝卵石路,抬頭放眼是青磚細瓦,飛檐高挑的磚雕、石雕,還有那錯錯落落的馬頭牆、鰲魚禽獸,栩栩如生,你會感覺彷彿時間倒流,一下子回到了明朝的天倫之中了。
從善堂 從善堂
國家歷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儀三教授考察後,高度評價: “尚書府非常典型反映了徽州建築的一個重要特點,也反映了當時具有濃厚文化底藴的這種特殊家族,建築做得很細節,細部做得很精緻,可以左顧右盼,處處生景,是徽州保護最好的古建築,精品精品!”
在此您饒有興趣走進俗稱“二十四個門闕”“去看胡氏祖居,去讀胡氏家譜,去遊豪宅迷宮,去賞尚書府六大奇特徽文化”。

胡宗憲尚書府主要建築

位協三公木牌坊
[1]  位協三公木牌坊在徽州地區,牌枋有很多,有石牌枋、木牌枋,但是木牌枋趨勢很少見的。牌枋的建造有三大類:一是標誌枋、二是功德枋、三是節烈枋。眼前的牌枋是“功德枋”,顯示官位和政績的,當時在明朝時期,胡宗憲的官銜是太子太保,在古代“太師、太保、太傅”合稱為“三公”,而胡宗憲椅大功勳位列於三公,故牌枋是“位協三公枋”。“協”通“列”的意思。製作牌枋的木料也很講究,用的是民間所説的“公孫木”,也就是銀杏,銀杏是我國觀賞兼實用的名貴樹種,生長緩慢,壽命極長。牌枋上的雕刻寓言很深:下枋的木雕圖為“渭川躍鯉”説的是姜子牙在渭水河邊釣魚時,遇到了周文王,他們在渭水河邊交談了幾個時辰,周文王認為他是治國的文武全才,就用自己的車載姜子牙回宮,並親自為他拉車共808步,為周王朝奠定了八百年江山。清代啓蒙書《幼學瓊林》稱之“渭川躍鯉”,在這裏用這個典故比喻胡宗憲“龍川躍鯉”,説胡宗憲從龍川出去當官,立下抗倭大功,使明王朝江山得以延續。上枋“位協三公”兩側雕刻則是兩條龍,“飛龍在天”典出“易*乾”,“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比喻升官的意思,上下枋圖,合起來就是鯉魚跳龍門的意思,庭院中種了兩株柏樹,寓意族衍百(柏)枝,位登佰(柏)爵。從牌枋過去,參觀的下一站胡公殿,靠南面是胡公殿的廣場,民間稱為廟坦。在東面前璧嵌有明朝嘉靖五年(1526)績溪縣十二都“上鄉祖社”,通過官府準立的“鄉約碑”績溪縣鄉都建置,在宋代就有規劃上鄉和下鄉之分。龍川是十二都,元朝時劃屬維新上鄉。上鄉祖社是一鄉之社,龍川為祖社所在地,鄉約類似現代的鄉規民約,經過官府認可,具有法律的約束力,也稱社碑。廟坦側有二旗杆石墩,一是圓形、一是八角菱形。明清代時,學子考上府縣學秀才,一旦取得國子監太學生資格(相當於現在在績溪縣考上第一名送到宣城市就讀之後考上第一名,保送去清華北大讀書的資格),即可重豎旗杆,改換門庭,光宗耀祖的意思。明間説:圓屬文,八角屬武。一圓一方,以此頌揚胡宗憲文韜武略,也暗含胡宗憲麾下擁有眾多的文物英才。
胡公殿
胡公殿 殿頂鱷魚吻脊,石獸環列,前檐角為雀尾狀武式,八字門面,捲棚門,象徵天地天圓地方,兩側圓窗,遵循徽州神廟的建造規制,表明胡宗憲去世後,家鄉人民奉之為神,對他的敬仰。
正殿匾“榮樹崇聞”,是榮立功勳,傳聞千古的意思。兩旁聯語:“一心忠節山河見證,千古精神日月延輝”,是對胡宗憲抗倭立功卻被誣陷打入獄中,後終得平反,歷史自有公論的寫照。正殿的建築是前圓軒頂後尖形人字頂,這是徽州祠堂廟宇、大户官廳頂部的傳統規制,暗喻天時、地利、人和。民間也傳説,也暗喻“先禮後兵”,圓,象徵和、禮,尖象徵兵、剛。正殿後龕座供有胡宗憲坐像,據史料記載,胡宗憲生來相貌非凡,而且有一種逼人的氣勢,不怒自威,相當於現在所説的官威。令人望而生畏,武將俞大猷是出名的硬骨頭,敢於堅持原則,不怕生飯碗,還有一身縱橫天下的武藝,就這麼一個響噹噹的浙江軍分區司令員,每次看見胡宗憲都小心翼翼,連頭也不敢抬,有時還會發抖。根據流傳的胡宗憲畫像所塑,胡宗憲手捧書籍《百戰奇法》,清雍正後被更名《百戰奇略》。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題明劉基撰。 人物神態靜思而和氣生,此泥人塑像是當代著名大師泥人薛所做。
殿後天井,天井後為家廟寢堂,中為胡宗憲先祖及子孫神位龕座,胡宗憲娶有二妻,原配績溪縣章氏,生有桂奇,松奇二子,章氏去世後繼配王氏生有一女,嫁績溪縣程姓。胡桂奇一直隨侍父親左右,於平定倭寇多襄助之功,以父親之蔭官左府都事,生胡(火享)、胡煒、胡燧、胡炤四子。胡松奇官錦衣位千户,生胡燈、胡焌、胡煜、胡燭胡煐五子,這裏是胡松奇一支的支祠,故稱松公祠。左龕塑像胡允源,是胡宗憲的十代孫清道光年間由歙縣三陽坑親戚介紹,到江蘇東台學茶葉生意,滿師後與人合股在泰興縣開設“裕泰和茶號”,不久茶號歸胡允源一人經營,生意漸興隆,兒子樹銘唸完私塾後也進店學做生意。同治年間,增開胡源泰新茶號,由樹銘經營。父子倆經營以義為利,信譽卓著,在同行業威望很高,而且,熱心地方和桑梓公益,經常為他人排難解紛,口碑很好。右龕塑像胡炳衡,手捧《山海經》《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説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他是樹銘公的兒子,滿腹經綸,嫺熟諸子百家,年紀很輕就與弟弟炳華分別考取文武秀才,因晚清時局不穩,災患兵燹連年,遂放棄舉業,也隨父親當了茶商,他們秉承祖父允源公遺訓,經營以仁義為先,又以孔夫子《論語》哲理化入經商之道。觀察市場變化,籌算進取,生意蒸蒸日上,人稱為“儒商”。光緒末曾發起倡建泰興新安會館,參與同鄉會會務。民國6年(1917),在泰興東大街增開胡震泰茶號。第47代增鈺、增麟、增金、增鑫,接管了店業。抗戰期間在上海設立茶葉申莊,使經營倍盛於前。直到解放,胡源泰茶號、胡震泰茶號一直是泰興的名茶號。從允源至增鈺四代人雖僑居他鄉,卻一直不忘桑梓,代代都以籍貫績溪為榮,家鄉人民對他們十分欽仰,引以為自豪,我們景區順應民意,特地塑像,永遠紀念他們。殿側這條夾牆廊道,是胡家子孫候祭處,待到規定時辰,撞鐘擊鼓為號,子孫們依輩分排列,進入殿堂,祭祀參拜。
從善堂
從善堂(前進)
從善堂(前進)尚書胡氏族譜記載,太師壁高掛一匾曰“從善堂”,原為江南才子文徵明所書,現根據故居原堂名複製,為我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權希軍先生所書。書法遒勁豪放,飄逸灑脱,匾額:“從善堂”,典出劉備遺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善”與“作惡”是一對反義詞。胡宗憲之所以以“從善”兩字作為堂號,表明了他是一個愛憎分明、極富有正義感的人,也表達了他始終如一把“從善”作為做人的 追求。胡家雖是官宦之家,但其家人仍以農為本,以“勤儉淡泊”作為處世哲學,你看這付對子:“勸課農桑誠有道,寄懷魚鳥欲忘形”,為晚清名臣左宗棠題寫,以農桑為正道,以魚鳥為楷模,拋棄名利,超脱自我,這是多麼高的境界。還有這付:“羅浮括蒼神仙所宅,圖書金石作述之林”,所謂“羅浮”,為晚清本地著名書法家程宗魯題寫。指的是廣東境內的羅浮山, “括蒼”指的是浙江臨海境內的括蒼山,《神仙傳》講這兩座山是神仙往來出沒的地方。不言而喻,胡宗憲尚書府乃神仙洞府也。創作的“圖書金石”數不勝數,一眼道破了主人的恬淡心理。
從善堂(後進)這是一處內宅,是主人日常起坐住宿、接待親戚和一般朋友的地方。這個後進就是三間兩閣廂,左右廂房,中間廳堂,是為三間,前為天井,兩側為小閣廂,一般為老、少女眷居住,來客中的女眷也在這裏接待。堂中對聯為:“白石清泉從所好,和風甘雨與人同”,藉此抒發胡宗憲雖出身高貴,但願與平民百姓“和風甘雨”,同甘共苦。兩邊抱柱對聯為包世臣所書“道德傳家富貴依然久,詩畫濟世子孫更永賢。”意在教導子孫讀書做官,克守儒家道德。
徽州會官廳 這是尚書府接待官員,好友議事、唱和的地方,也是一座建築精湛、雕刻美奐的廳堂。大門樓上磚雕圖,上面四塊“元寶”,依次為“琴、棋、書、畫”。中橫枋為“綿紋”、“菊花”。錦紋,暗指“錦繡徽州第一家”,“菊”與“居”諧音,有安居、同居的意思。額枋板中間鹿、鶴、松樹、喜鵲,寓意祿(鹿)來報喜,“松鶴延年”。左為“文武一堂”,右為“賓客來賀”。下面雀替左為三獅、綵球、金錢,暗喻三代榮華富貴。右邊雙獅、綵球、書,暗喻“太獅少獅,文經武略”。大門加平息木門階,意謂“步步登高,連升三級”。結構雖然仍是“通轉對堂式”,但有兩個特點。一:上無樓,仿宗廟享堂的規制,前用拱形“軟山式”頂架,後用尖形“硬山式”頂架,既巍峨軒敞,又因無樓無人在上方走動,顯示了肅穆與威嚴。二:下堂不設房,形成“曰”字,是為“進門昌字”寓意,與從善堂的“倒堂昌字”換了一個邊。“倒堂昌字”坐在上堂往下看,基於自我。另一方面,“官廳”分上堂和下堂,下堂不設廂房,敞開廳室,秉承了“先後有序、主次有別”的傳統觀念,尊卑、長幼客人一起到來時,可分上下堂安座。對不同級別的官員有不同的約束和規定,毫不遮掩地體現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因此有“坐上堂可觀全廳”的大一統之感。
徽州會官廳
徽州會官廳前梁雀替為“和合二聖”,下為“文昌”、“魁星”。《事物原會》説:“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與拾得也”,民間尊奉為和諧好合的觀喜神。“和合二仙”講的是唐朝有一名叫萬回的人,蓬頭笑面,身穿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稱和合神。一日萬里來回,告知父母平安,後來演變成祈祝婚姻和合。神像成了兩個人,分別持荷花、園盒。和合之神改為和合二仙。一説採荷的叫拾得,持盒的叫寒山。寒山、拾得是同村人,雖是異姓,卻親如兄弟。寒山愛上本村一女子,拾得也墜入情網。快成親時,寒山知情出家為僧,拾得不安,亦捨下女子前往尋覓寒山。拾得持荷花訪寒山,寒山拿一盒齋飯迎拾得,相向而午。拾得也留下為僧。下堂獅子雀替喻“太師(獅)少師(獅)”。上刻大小四獅,左下有靈芝如意,喻“四四(獅)如意”,下刻菊花,亦暗喻“九世同居”乃“菊”與“居”諧音,菊花盛開於九月。廂房前窗欄板雕的是“梅蘭竹菊”,此為花中“四君子”,表現主人重視君子之交。廂房後窗名刻“文武狀元”及“文王訪賢”、“不老黃忠”等寓意吉祥的掌權人物。堂上供奉的關公塑像。因為,關公宋代被追贈義勇武安王,明代加號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大帝,道教封為四大護法元帥之一,在民間被稱武聖人,是徽州民間的保護神和財神。這是尚書府後人借武聖人暗褒先祖胡宗憲亦為忠心報國、功勳卓著的主帥。
堂中間懸掛的“天奉誥命”聖旨龕,是胡宗憲專門用來存放聖旨的寶箱。有人稱這是尚書府的第六怪。聖旨箱呈長方形,寬約50公分,長約70公分,全部採用特殊樟木精雕細刻並貼金、鎏金而成。兩側面鏤刻的圖案是“鳳凰呈祥”,其它四面則全部是“祥龍騰達圖”,一共雕了神龍五條,這是因為胡宗憲官至一品,象徵九五之尊的緣故。越是箱底部的雕刻,反而越是精采、精緻,而且箱底鏤刻的神龍龍頭強勢外凸,大大高於箱底而無法擱平而只能懸掛。古代,大臣接下皇帝聖旨皆珍藏於密室,一般不置“聖旨龕”輕易示人,所以在民間很難看到此龕。名位今天能一飽眼福,在於胡宗憲先蒙冤致死,後雖得皇帝平白追封,朝野卻仍然褒貶不一,後人需要大肆宣耀的結果。其實胡宗憲一生“禍也聖旨,福也聖旨,平反昭雪也聖旨”。“福也聖旨”,是指胡宗憲一生仕途通暢,官運一來擋也擋不住。,有時甚至一年內連升二級。幾十道聖旨的到來,給了胡宗憲的幾十次的加官晉爵、飛黃騰達。所謂“禍也聖旨”是指胡宗憲後來的因蒙冤含屈先遭彈劾、繼遭關押、又獲釋放、終入囹圄直至引刃自殺,幾乎每一次禍災都有一道聖旨相伴。“平反昭雪也聖旨”,即胡宗憲死後與“聖旨”的情緣還未能了斷,在他死後第七個年頭和第二十五個年頭,明穆宗和神宗兩皇帝先後頒發聖旨為其平反昭雪。徽州官廳中堂懸掛六尺中堂,原先是胡宗憲的幕僚徐渭所畫的荷花圖,因為在民國時期遺失了,所以請當代著名畫家——安徽省第一位美協主席蕭龍士先生所補筆的一副荷花圖,這幅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別有氣勢,使整個官廳構成了既可獨立欣賞又形成整體生動和諧的畫面,寓意以和為貴,和諧共榮。足見龍川胡氏家族學之淵源,文化底藴之深厚。
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屋內的牌匾,這當中的兩塊分別是《竭忠盡節》《抗倭名臣》,都是皇帝賜封的,這是對胡宗憲抗擊倭寇赫赫戰功的最高獎賞,也是對他忠貞不渝地效忠大明朝的一種褒揚。
懸掛的匾額中還有胡宗憲生前,明嘉靖34年、36年世宗皇帝賜給的“忠勇可嘉”、“竭忠督討”、“矢心為國”、“盡忠為國”等獎功匾,以及江南名士文徵明送的“竭忠盡節”匾。
繡樓
繡樓也叫小姐樓,是胡家小姐的閨秀樓。樓梯,徽州民間稱“閣橋”,其梯級數講究“踏金踏銀”,即用“金銀銅鐵錫”五個字點念,唸到最後一梯落在金或銀字上,即為金或銀閣橋,除個別因風水另有禁忌的以外,基本上沒有銅鐵錫字閣橋,那被認為不吉利。閨秀房為三格亮軒結構。中軒前有美人靠,是小起休閒坐室,窗欄板雕刻的是“漁樵耕讀”,這可不是普通的山野村夫,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人物。漁,是漢光武帝時隱士嚴子陵。樵,是西漢名宦朱買臣,五十歲之前打柴,也有説是神仙劉海。耕,是舜帝,他曾躬耕於歷山。讀,指的是“六國拜相”的蘇秦。後壁雀替,左為“天官賜福”,右為“蟾宮折桂”。説的是八月鄉試中舉,折桂慶賀{折桂花插於冠(帽)者稱桂冠}。後壁壁掛,左邊三隻金, 錢豹上空有喜鵲歡叫,寓意為“三元報喜”。右圖案為馬、喜鵲、鹿、麒麟,寓意為“馬上有喜”、 “鹿在堂中”、“麒麟獻瑞”。總的意思是女兒出嫁,早產麒兒,科考及第,官祿(鹿)終(中)身。內軒是閨房,有牀、櫥、桌、椅、春凳。牀以木架連頂,稱為“梁牀”,上欄板雕刻圖的中圖為“郭子儀上壽圖”。郭子儀是唐朝戰功顯赫的大將,封為汾陽王,有八子七婿拜壽。上欄板雕刻圖的左圖為“加官(冠)進爵”,上欄板雕刻圖的右圖為“五子登科”。
樓下為“畫堂廳”,左邊雀替為“獅立松下”寓意為太(土)獅(師)立刻要生(松)下(小)獅(師)。右邊雀替是“鹿來富貴”,鹿,諧音祿。邊窗構圖為“柳條喜字格”,掛絡中嵌“卷草如意龍鳳旗”,是尚書後代民國時重新裝修的產物。
忠義堂
胡宗憲尚書府 胡宗憲尚書府
忠義堂 這是一處紀念有惠於胡家人士的居宅。
第一位,茅坤,前面已介紹過,他與胡宗憲為同榜進士,曾官大名兵備副使,罷官後入宗憲幕府,嘉清四十四年(1565)十月,胡宗憲在家鄉被捕,解押至京時,茅坤為之奔走呼號,鳴冤叫屈。並向胡宗憲繼任者趙孔昭上書,請其從中斡旋,謀取解救辦法。雖然未能奏效,忠義之心卻是可表。第二位徐渭,得知胡宗憲死訊悲憤難抑,以巨椎剌耳,剌腎囊自殺,皆不死,常痛少保公之死而力不能報,便將憤懣之情注入詩畫,如畫雪壓梅竹圖,題詩云:“雲中老檜與天齊,滕六寒威一手提,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葉與山溪”。第三位耿定向,也是胡宗憲幕僚之一,嘉靖四十五年,就是胡宗憲死後的第二年八月,耿定向視學徽州,看到胡宗憲靈柩被棄於寧國府一處道路邊茅屋下,不禁吃驚,傷心落淚,不能自已。胡宗憲靈柩如何會棄置於寧國路上呢?原來,當日宗憲次子松奇護送父親靈柩回績溪老家安葬,走到寧國道中,忽聽説家中已被知府何東序查抄,親人全逮入徽州府牢獄,只好將父親靈柩暫寄路旁茅屋下,遠遁避禍。耿定向發現後,立即派人將靈柩移至績溪縣城郊和尚寺裏暫時安放。且親自祭奠,撫棺痛哭。第四位績溪縣知且鬱蘭。甘胃罷官問罪的危險,極力保護胡宗憲的家人、家產,他對人説胡宗憲捍海之功不可泯滅。第五位沈明臣,也是胡宗憲幕僚,曾來績溪哭悼,且親作《少保胡公 並序》和《狐憤詩》,抒發心中對胡宗憲懷念,對陷害者的憤懣。第六位歙縣大學士許國(時任庶吉士),兵部侍郎鮑象賢,聯絡徽州縉紳公祭胡宗憲,許國起草了一篇令人聲泣俱下的祭文,對胡宗憲捍海之功給予充分肯定,對他有功遇害的命運表示了深深的惋惜,祭文發出了“夫生而無樹,不若有樹而死,榮而無聞,不若有聞而辱”的讚歎。許國、鮑象賢等徽州縉紳的公祭,無疑對構陷者響起了抗議的驚雷!第七位福建巡撫歙縣汪道昆,他曾經在胡宗憲領導下參加抗倭戰爭,他為沈明臣《孤憤集》作序,公開為胡宗憲鳴不平,並一口氣寫了七首孤憤詩,其中有句:“蓋棺亦已矣,眾口猶雌黃,一歌再三嘆,鳴咽不成章,天末起悲風,蕭蕭吹白楊,抬魂竟何之,吾欲問巫陽”。表達了對胡宗憲深篤之情。萬曆十六年(1588),汪道昆修書一封給同鄉許國,請求他向萬曆皇帝進言,為胡宗憲徹底平反,萬曆皇帝賜“祭文”、“諡文”,追贈胡宗憲諡號“襄懋”。第八位兵科給事中劉伯燮,於明隆慶六年,也是胡宗憲冤死七週年之際,向隆慶皇帝上疏,將胡宗憲與恢復河套功臣曾銑並列,請求朝廷為之平反昭雪,隆慶帝恢復了胡宗憲生前的職務,並賜國祭。這是明王朝對胡宗憲的初步平反,對胡宗憲的功諡、家人後代的封蔭仍留尾巴。直到萬曆十六年汪道昆通過許國上奏萬曆皇帝,獲得進一步平反,萬曆帝全面肯定了胡宗憲抗倭功績。並追贈了諡號和御葬,但對子孫封蔭仍未考慮。第九位江西監察御史朱鳳翔,他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也就是胡宗憲冤死31年後,上疏為胡宗憲鳴冤,並提及後代恩蔭問題。朱鳳翔在疏中把胡宗憲與于謙並列,説“于謙之功,功在宗廟,宗憲之功,功在東南,于謙之品,白璧無瑕,宗憲之品,瑕瑜不掩”,説胡宗憲之品雖不如於謙那麼白璧無瑕,但比那些猥瑣齷齪施逆小人又有天壤之別,他的功勳遠遠大於過失,認為胡宗憲與于謙是“忠勳最著者二臣”,把胡宗憲提到了更高的歷史地位。萬曆皇帝閲奏後立即下旨,蔭封宗憲子孫世襲錦衣衞指揮同知,胡宗憲冤案至此,終於獲得最徹底平反。第十位是尚書府一位失去姓氏的老管家。從胡宗憲上溯,家族七世同居,至胡宗憲仍有800多畝田地,這位管家至少忠心耿耿為胡家服侍了四代人。胡宗憲被逮捕,胡家被封門查抄的艱難情況下,其他僕佃下人星散,唯獨這位老管家堅持不走,他細心地藏匿起胡家各種文書資料,無數次受到官府刑罰,抵死不交,表現了忠貞事主的氣節,深受胡家和鄉里敬重。簡單地介紹了十位與胡家有關人士事蹟,各位當已明白,後人為什麼要設立這個忠義堂原由了吧。無論什麼朝代,忠與義與日月同輝!無論什麼人,歷史功過,有山河見證,後人評説!
寒香園
園之後端有小巷通幽,寒香園內置有花壇,栽有吉祥竹木,計有佛手一(待補)、麻櫟—(麻櫟,民間俗稱澤(樟)樹,多籽)、紫藤—(紫藤花紫色,花香逸紫氣,花芙內有珠豆,寓為“朱(珠)紫”,有些場合亦以紫作(子解))羅漢竹一,(羅漢竹以基部竹節鼓如羅漢菩薩而名,故又名佛面竹)。四種木竹合寓:“福(佛手)澤(澤樹)子(紫藤)孫(筍)”。園中還有一件珍貴古董——唐代千年浴佛缸,這是胡氏家族從龍鬚山“龍台古寺”裏請來的和尚圓寂坐化之缸,缸口有圈跡,便於蓋上頂缸。兩年後開缸,茗和尚遺體未腐,即裝金掛彩供於廟堂,就是“肉身佛菩薩”。據説,使用此缸的正是一位得道高僧,裝金供奉後,靈爽不睞,常顯影於缸壁。主人訪得後,貯半缸清水供佛沐浴,養幾尾魚以為佛之精魄。據説運氣好的人可以見到缸壁佛影,各位如有興,不妨試試運氣。
傍邊有苦楝樹一根,側根深至寒香園內,有“葉落歸根”一説。徽州人把祖宗根脈看得很重。
觀音堂
觀音堂又稱“佛園”,是尚書府族人禮佛拜觀音的地方,據説是胡宗憲奉母命設立。胡母一生信奉觀音,吃齋唸佛不斷。父親樂山公是藥店倌,為人樂善好施,常為貧者施藥,口碑極好。有一夜,胡母夢見自己在佛園唸經,忽見觀音起身,步下蓮座,把一個男童遞到她手上,並説了兩句偈語:“先從水,後從龍”。胡母不知何意,待向觀音詢問,卻被觀音輕輕一推,登時驚醒,始知一夢。又據《忠敬堂匯錄·胡襄懋公傳》載:明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512年11月4日),樂山公夢見一白衣尚書穿堂而過,醒來胡宗憲就呱呱墜地。父母因有兩次夢異,對胡宗憲愛於掌上明珠。可是請教了許多人都不知觀音偈語何所指。一拖十來年,有遊方道士經過,一見胡宗憲即説此子不凡。並指點説:“先從水,後從龍”,就是要先到帶水字的地方唸書打基礎,再到帶龍字的地方文武兼修。於是胡宗憲被送到許姓聚落坎頭村的“澗州書院”唸書,因為“澗”字帶有三點水。一年後返回龍川,續讀於龍鬚山上的“龍巖書院”。書院附近有“龍台古寺”,方丈乃武學高人,於是胡宗憲得便從方丈習武。期間,胡宗憲有一次誤吃了“蛇跌鱉”,全靠觀音搭救才沒中毒身亡。蛇跌鱉,看似鱉,卻是一種毒蛇妖化而成,奇毒無比。那天,胡宗憲剛挾起鱉頭準備吃,就被一條野狗搶走,他只吃下鱉身。食後片刻即渾身火熱難耐,眼前一黑便昏倒在地,不知過了多少時候,胡宗憲忽被人推醒,起身一看,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婦人漸漸遠去。他拔腿就追,只覺得渾身是勁,腳步如飛,但是追了一段路,那婦人忽然不見,只見搶他鱉頭的那條野狗倒斃路旁,頭腫大得如“官鬥”,胡宗憲倒吸一口冷氣,看看自己身體忽然粗壯了許多,只有頭小如故,始知自己逃過了一劫。從此,“觀音救小頭胡宗憲”便成了績溪人背後議論的話題,代代流傳至今。而且代代都有許多人慕名來到尚書府,請求一拜靈驗的觀音,許願還願。直到民國,這裏還是香火旺盛。我們景區恢復,開放觀音堂後,也有許多信佛、知情的遊客,自買香紙拜佛許願。
梅林學堂
梅林學堂是尚書府後人設立的家塾、以胡宗憲之號冠名,俗稱蒙館或蒙童館,就是私塾,為明、清以來徽州民間主要的辦學形式。古徽州號稱“東南鄒魯”、“禮儀之邦”,歷來重視培養子弟讀書上進,做生意的故然“賈而好儒”,務農的也堅持“耕讀傳家”。有民謠説“三代不讀書,等於一窩豬”。所以蒙童館之類遍及村坊山莊,有“十户之村,不廢誦讀”的美譽。
我們先來看看學堂屋的結構部件寓意。前小門上格雕刻的是“五福(蝠)南瑞”,中隔板是“博古架”圖案,暗含“博古通今”的祝願。小門樓橫額板中有三蝙蝠,這是象徵福祿壽。右為荷花,暗喻“君子”,左為“牡丹”,象徵“富貴”。館前中雀替雕的是變形魁星面具,希望子弟讀書奪魁。館中上方脊下有象形斗拱枋六個,暗喻天時、地利、人和六象。同時“象”也與諧音“相”,昭示在這裏讀書的將來都是相公。兩根中脊柱下是“聚寶盆”柱託,下面是“梁馱元寶”,雕的也是“博古”圖案。館內書櫥、書箱、博古架、几案等皆按原貌陳設,上首正中為蒙館先生位,案上除筆墨書本外,尚有紅木戒尺一把,學生課業不精者,先生即持戒尺打手板\打屁股,顯示先生的威嚴。《三字經》説:“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梅林學堂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為教材,集體或個別傳授,灌輸儒家思想,是胡氏子孫接受最初的啓蒙教育的地方。希望子弟以先祖為榜樣。
鹿鳴軒
胡宗憲尚書府 胡宗憲尚書府
鹿鳴軒 三間兩閣廂結構,但外形和裝修稍有不同。首先屋頂為船艙形,屋內樓上下堂“跑馬樓廊”有幾扇窗子,上堂全封閉不設窗,天井也較狹窄,呈一線天。這幢房子是胡宗憲第四次回鄉設計建造的,並在這裏度過了一年多的歲月。屋如船形,是紀念他輝煌的海戰事業,身在家鄉,心繫戰船。天井狹小,表示曾經命懸一線,同時感激明世宗一線天恩,得以餘生。右閣廂後置暗室,便於藏匿一些重要物品。
中軒廳右為胡宗憲書房,掛絡瓶式門,寓“平安”。左為卧室。房門的一組雕刻也頗具匠心。請看上方雕菊、牡丹、荷、梅四季花卉。古人稱“菊同隱逸之士”,古代隱逸山野的名人都種菊,最有氣節的陶淵明有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隱喻胡宗憲將效陶淵明,歸隱山野,終其一生。牡丹,象徵富貴,隱喻胡宗憲的地位。荷為花中君子,胡宗憲以此自勉。梅,胡宗憲號梅林,胡宗憲每以梅開百花凋自況。這裏有一組鄉居圖,也可視為胡宗憲生平寫照。第一幅“拜寺圖”,胡宗憲曾在龍鬚山“龍巖書院”讀過書,龍巖書院附近有龍台古寺,方丈是武學高人,胡宗憲曾跟他練武,胡宗憲每次回鄉都要去拜謁方丈和尚。第二幅“見親圖”,喻胡宗憲拜見母親,他對生母和繼母都很孝順。第三幅“會友圖”,每當親友前來探望,胡宗憲都置酒盛情款待。第四幅“送別圖”,胡宗憲第一次探親返任,夫人章氏抱幼子送別於十里長亭。中欄圖是一組戲劇故事,每副都有人跪着或被反綁雙手於身後,大致有《羣英會》,錯斬蔡瑁、張允,《黃鶴樓》周瑜欲殺劉備,《風波亭》秦檜以莫須有罪名謀殺岳飛等等。隱喻了奸佞小人謀害忠良的主題,表達了胡宗憲悲憤心情。

胡宗憲尚書府建築特點

其一,從建築結構和規模來看,有官邸氣派,與徽州現今大量留存徽商民居相比,顯然不同,內部石雕、磚雕、木雕三雕飾物強調正統,並突出官本位思想,從中能夠體會封建等級制度的強烈。
其二,建築外觀大方樸素而內在結構小巧玲瓏,室內生活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保存如此完整,這是極其少有的。
其三,胡宗憲在明代歷史上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作為明代重要人物,其故居有着極其珍貴的人文價值,承載着明代官場興衰的大量歷史痕跡。

胡宗憲尚書府人物介紹

胡宗憲(1512—1565年)字汝貞,號梅林,嘉靖十七年進士。任杭州知府時,修整西湖,擴建岳墳。倭寇騷擾東南沿海,胡宗憲召徐渭文徵明、戚繼光等抗倭,弭平倭患。以此戰功獲得殊榮,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歷史學家就稱“沒有胡宗憲,就沒有戚家軍”,胡宗憲的一生是輝煌的。胡宗憲著有《籌海圖編》十三卷,書中收入浙江沿海地形、防務、戰具、戰事甚詳,是將釣魚島劃歸中國版圖的第一人。
胡宗憲 胡宗憲

胡宗憲尚書府旅遊攻略

外部交通
績溪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生態示範縣,中國徽菜之鄉,奧運火炬傳遞城市,是中國真正的風水寶地。人才輩出,有胡總書記、一代文豪胡適、紅頂商人胡雪巖、兵部尚書抗倭名臣胡宗憲、制墨大師胡開文等。
績溪交通便利,215、217省道、皖贛鐵路貫穿縣境,績溪火車站為國家二級站。績黃高速直達徽杭高速,距合銅黃高速出口35公里,距黃山機場60公里,揚(州)績(溪)高速正在建設中。
上海方向至績溪:申蘇浙皖高速經蘇州、湖州至廣德下,經寧國至績溪;或滬杭高速、徽杭高速經杭州,歙縣下至績溪。380公里,車程約4.5-5小時
南京方向至績溪:經馬鞍山、蕪湖、宣城東下,經寧國之績溪;或經高淳、溧水、郎溪十字鋪、宣城,經寧國至績溪。280公里,車程約3.5-4小時
杭州至績溪:徽杭高速經臨安,歙縣下至績溪,240公里,車程約2.5-3小時。
合肥之績溪:合銅黃高速經銅陵、九華山至巖寺下,經歙縣至績溪,330公里,車程約4-4.5小時.
景德鎮至績溪:景婺黃高速經婺源至休寧五城下,經黃山市、歙縣至績溪,230公里,車程約3-3.5小時。
內部交通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景區距績溪縣城11公里,公交車直達(20分鐘一班),龍川車站(橋頭)沿公路前行200米。票價:2元/人。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景區前行3公里即到太極湖村景區。在績溪車站乘伏嶺或胡家班車(20分鐘一班),到石門外下,左轉前行500米。或乘上午9:30分至石門班車可直達票房。票價:5元/人。
內部交通 內部交通
酒店
績溪賓館(三星) 地址:績溪縣適之街
績溪徽商大酒店(三星) 地址:績溪縣文峯路
績溪光明大酒店(二星) 地址:績溪縣文峯路
績溪胡仕大酒店(準三) 地址:績溪縣楊之北路
績溪勞模商務酒店(準三) 地址:績溪縣環城路
績溪光明大酒店(二星) 地址:績溪縣花園
績溪誠意賓館(準二) 地址:績溪縣文峯路
績溪錦江快捷酒店(準二) 地址:績溪縣汽車站對面
績溪躍宇大酒店(準二) 地址:績溪縣汽車站對面路
餐飲
皖南人家大酒店(徽菜名店)地址:縣城
紅泥美食坊 地址:縣城
湖村人家土菜館 地址:太極湖村景區
清涼峯大酒店 地址:水村(鄣山大峽谷)
古月樓酒店 地址:龍川
線路
魅力績溪之旅
A、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太極湖村――三雕博物館(免費)
B、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太極湖村――古孔靈浧坡莊園(地主莊園)
皖南紅色之旅
D1、中午到績溪,遊覽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太極湖村
D2、赴涇縣雲嶺,遊覽新四軍軍部舊址(免費)。
徽文化之旅
D1、中午到績溪,遊覽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太極湖村――古孔靈浧坡莊園(地主莊園)D2、遊覽潛口民宅(4A 免費)
皖南風情之旅
D1、中午到績溪,遊覽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太極湖村
D2、赴寧國,遊覽東津河漂流――恩龍世界木屋村
偉人家鄉特色之旅
D1、中午到績溪,遊覽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太極湖村
D2、赴旌德,遊覽江村
重走徽商路 重温徽商情
D1、中午到績溪,遊覽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太極湖村
D2、徒步行走徽杭古道、江南第一關、藍天凹
績溪周邊其他景點:黃山風景區、九華山風景區、太平湖風景區、西遞、宏村、牯牛降、婺源、花山謎窟、棠樾牌坊羣、齊雲山、鄣山大峽谷等。
其他
伏嶺鎮為徽菜、徽劇發源地,為中國優秀旅遊鄉鎮。
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源於位於皖南山區、黃山腳下的徽商故里安徽省績溪縣,素以“講究用油用色重火功,擅長烹調山珍海味、善於保持原汁原味”的特點著稱於飲食市場。毛主席詩詞中《水調歌頭·游泳》中“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的武昌魚就是武漢老徽菜館大中華酒樓的伏嶺太極湖村師傅為主席精心烹製的。幾百年來,徽菜通過數以萬計的績溪徽廚以徽商“徽駱駝”的精神將徽館開到大江南北,使徽菜享譽五湖四海。
特別推薦:鄉宴“十碗八”。
鄉宴“十碗八” 鄉宴“十碗八”
臭鱖魚、小河魚、火腿、績溪炒粉絲、各式豆腐等。
徽劇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它不僅孕育了京劇,而且中國南北幾十個地方戲曲劇種都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同時,徽劇還是徽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直觀的方式反映了徽州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特點,值得深入研究。
土特產:石耳、金山時雨茶、竹筍(春筍,筍乾)、山核桃、野生獼猴桃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