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可

(劇作家、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

鎖定
胡可(1921.02—2019.12.4),原名胡騰駒,滿族,山東益都縣(今青州市)人,劇作家。193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期間,從事部隊文藝宣傳工作。
曾任河北省石家莊軍分區副政委、北京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政協委員、第三屆中國文聯委員、第二和第三屆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和第四屆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中國文聯榮譽委員。
2007年被政府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稱號。2019年12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1]  [7-8] 
中文名
胡可
別    名
胡騰駒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籍    貫
山東益都(今青州)
出生日期
1921年2月
逝世日期
2019年12月4日
職    業
劇作家
主要成就
創作多部劇作和論文集、擔任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
代表作品
《戰鬥裏成長》《胡可劇作選》《胡可論劇》等

胡可人物生平

胡可早期生涯

少年時代受“五四”文藝思潮影響,積極參加業餘戲劇演出。幼年在山東就讀於省立第十中學和第一中學,曾參加抗日救亡學生運動。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毅然投筆從戌,加入游擊隊,同年12月參加八路軍。193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文工團任演員,寫作劇本。創作了多幕兒童劇《清明節》,多幕話劇《戎冠秀》,獨幕話劇《槍》《喜相逢》等。1949年,創作的多幕話劇《戰鬥裏成長》,受到戲劇界的重視與觀眾的好評,曾被譯成多種文字,並在蘇聯、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蒙古、阿爾巴尼亞、朝鮮、日本等國上演,引起國際藝術界矚目。 [4]  [7] 
抗日戰爭期間曾創作多幕話劇《清明節》《戎冠秀》,解放戰爭期間曾創作喜劇《喜相逢》,此後又創作組劇《連隊在行進》《英雄的陣地》《戰線南移》《槐樹莊》。出版有《胡可劇作選》和論文集《胡可論劇》《胡可戲劇雜文》等。

胡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生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先後創作發表多幕話劇《英雄的陣地》《戰線南移》等。1958年,任人民解放軍石家莊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959年,發表多幕話劇《槐樹莊》。《戰鬥裏成長》《槐樹莊》都被拍撮成同名故事影片。 [4] 
1951年底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訪問蘇聯,1961年訪問了羅馬尼亞、匈牙利,1966年夏參加亞非作家會議。 [4] 
1983年9月被任命為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1986年6月離職。他任院長期間,除了處理日常事務外,對部隊文藝、文化工作的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2] 
2007年被政府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稱號。 [7] 
2018年,胡可先生推出文集《老兵記憶》,以一名老兵的責任感關注中國戲劇、回憶文藝界戰友,記錄中國戲劇的前行。 [5] 
2019年12月04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鬍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2] 
2019年12月6日,《中國藝術報》刊文《戲劇界懷念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劇協顧問、劇作家胡可——“他的書沒有走,戲沒有走”》悼念胡可。 [5] 

胡可人物作品

抗日戰爭期間曾創作多幕話劇《清明節》《戎冠秀》,解放戰爭期間曾創作喜劇《喜相逢》,並於建國前將集體創作的多幕話劇《生鐵煉成鋼》改寫為多幕話劇《戰鬥裏成長》。該話劇被許多劇團上演,並被譯成多國文字和改編為同名電影。此後又創作了組劇《連隊在行進》《英雄的陣地》《戰線南移》《槐樹莊》。出版有《胡可劇作選》和論文集《習劇筆記》《胡可論劇》《讀劇雜識》《劇事文稿》《胡可戲劇雜文》《胡可戲劇雜文續編》,以及散文集《敵後紀事》(與胡朋合著)《走過硝煙》《烽煙、戲劇、人生——胡可自述》《老兵心語》《老兵記憶》《話劇的足跡》。 [4]  [7] 

胡可人物觀點

胡可在2015年9月9日刊於《中國藝術報》的文章《把戲劇視為另一種戰鬥》中提到,在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針對着當時許多文藝工作者對服務對象勞動人民不熟、不懂這一矛盾,提出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文藝工作者與工農兵相結合的主張。抗日戰爭中這個問題的解決,使“五四”以來的進步文藝出現了新的面貌,開始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新的時代。他認為,就我國戲劇的發展來説,抗日戰爭中最大的收穫是:“一、由於服務對象的明確和文藝工作者的深入生活,勞動人民的藝術形象開始登上戲劇舞台,開始成為戲劇的主人公,從而開始了人民戲劇的新的時代。二、在為工農兵服務方向的指引下,廣大戲劇工作者對羣眾的欣賞習慣更為關注,戲劇工作者和音樂工作者相結合,從創作秧歌劇起步,進而創作出了以《白毛女》為代表的一批深受羣眾歡迎的歌劇,迎來了我國新歌劇的誕生。三、我國戲曲源遠流長,‘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因其含有封建思想的糟粕而受到批評和排斥。抗日戰爭期間為了發動羣眾的需要,開始利用戲曲形式‘舊瓶裝新酒’,進而選演鼓舞鬥志的花木蘭故事、岳飛抗金故事的戲曲。隨着《講話》精神的貫徹,熟習戲曲的戲劇工作者開始創作演出了《水滸》故事中的《逼上梁山》 《三打祝家莊》等新編歷史京劇,和以戲曲形式反映現實生活的《血淚仇》等地方戲曲,進而推動了對戲曲的改革。” [9] 
2019年5月胡可先生在接受《中國藝術報》採訪時,他清晰地回憶了自己七次參加文代會的情景和早年從事戲劇創作的情況。他表示,印象最深的是1979年10月召開的第四次文代會。“那次會議,鄧小平同志代表黨中央致祝詞,談到怎麼理解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給我印象最深,我非常擁護。”胡可説,聽了鄧小平同志的祝詞,他認識到,黨領導的是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方向,是領導廣大文藝工作者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並正確地認識社會,而創作是社會生活在文藝工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應當符合創作規律。創作者對社會生活的感受和想法,獨特的認識和表達,創作者的審美追求等,是個人的,但這並不等同於個人主義。創作者個人決定作品對社會生活如何反映,如何塑造人物,賦予作品怎樣的美學特徵、審美風格,這些完全是個人追求,每個創作者各不相同。 [6]  他還表示,“文藝發展一方面是創作,一方面是評論,以評論促進創作,評論和創作是不能分開的。而文藝批評則是討論交流,真理越辯越明,不是一家説了算”。對於當代戲劇創作評論,胡可先生也表達了看法,他表示,以劇本為依據來判斷作品優劣,和僅憑看戲來評判一部劇作是有區別的,“有些劇本寫得好,但演員、導演、舞美不足,劇本會受到連累;有些劇本寫得不太好,但演員、導演、舞美很用心,劇本就沾了光”。 [6] 
胡可先生説,看戲是作出判斷的重要一環,但看劇作本身是必不可少的。他表示,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包括文學、表演、導演、舞美等多個層次,但劇本是文學作品,劇作家尤其是話劇作家更是文學工作者,一方面劇作家應當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另一方面,應將培養青年劇作家納入作家培養的範疇,着力加強對劇作家文學素質的培養,在提高劇作的文學性上作出努力。 [2] 

胡可後世評價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廖奔評價説:“胡可老師既是戲劇家,又是戲劇理論家和評論家,同時也是戲劇和文化工作領導者、戲劇教育者。胡可老師的戲劇理論特點是:他是從自己的創作經驗中進行概括和總結的,總是有針對性、有的放矢。他的戲劇評論則是甘苦寸心知的評論,有獨到眼光。胡可老師長期擔任文化和戲劇工作的領導,,在這方面的功績大家有目共睹。” [3] 
《中國戲劇》原主編、戲劇評論家賡續華評論説,“雖然胡可先生是戲劇大家,又是一位領導,但留在她印象中更多的,‘是一位烽煙中走出來的劇作家’。” [5] 
編劇李寶羣説:“在藝術實踐上,那一代戲劇工作者特別注重深入生活,作品都是來自軍隊生活、百姓生活,他們對國家、民族、人民充滿責任感,對軍隊文藝工作擔負的使命有清醒的認識、主動的擔當,在作品中表達着最深厚、最真摯的情感。他們走的是紮實的現實主義道路,注重塑造人物,他們筆下的人物都是從泥土中生長出來的,在舞台上表現得非常生動,而我們現在很多戲在塑造人物方面容易‘飄’ ,容易注重外在。”除此之外,李寶羣還表示,像胡可先生這樣的老一輩劇作家對舞台語言的推敲、對藝術的精益求精等,都是值得學習的。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