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古叉襀

鎖定
胡古叉襀(Nemoura hugekootinlokorum Wang & Meng, sp. nov.),是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叉襀科(Nemouridae)1新物種 [1] 
為感謝演員胡歌(Hu Ge)、古天樂(Koo Tin-lok)對中國西部山區環境保護與基礎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故而如此命名。 [1-2] 
中文名
胡古叉襀
拉丁學名
Nemoura hugekootinlokorum Wang & Meng, sp. nov.
動物界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襀翅目
叉襀科
叉襀屬
分佈區域
中國西南地區甘孜藏族自治州

胡古叉襀形態特徵

新種與凹緣叉襀(Nemoura concava Li & Yang, 2008)有些近似,但前者尾須具2個端刺,肛上突頂端分叉,而後者尾須僅1個端刺,肛上突端部有三角形凹缺。 [1] 

胡古叉襀分佈區域

分佈在四川 [2] 

胡古叉襀命名規則

胡歌、古天樂並非是第一個名字被拿來命名新物種的名人。2012年,澳大利亞科學家新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牛虻(horse fly),將其命名為“碧昂絲(Scaptia beyonceae)”。 [3] 
按照國際慣例,發現者擁有對新物種的命名權,甚至有人用女朋友為其發現的新物種命名。 [3] 
屬名:新物種屬於哪個類羣,就必須用這個類羣的屬名,按照科學的分類依據取,不能隨便更改。
種名:種名的自主性較強,可以範圍很廣泛,幾乎可以隨意確定。在國外,不少學者喜歡用親朋好友的名字給新物種命名。“胡古叉襀”遵循《國際動物命名規約》(第4版)第31.1.2條款,以胡歌姓名的拼音“Hu Ge”、古天樂姓名的拼音“Koo Tin-lok”加上拉丁化後綴“-orum”來命名。
關於後綴,《國際動物命名規約》中也有明確的規範:
發表命名者的姓氏:主要體現的是對命名者的尊重,“胡古叉襀”的第三個單詞Wang & Meng是兩位作者的姓氏“王”和“孟”。
尾綴:1999年以後發表的新的名稱,必須在文章中特別標明它是個新名,最好用拉丁字“sp.nov.”,“gen.nov.”,“fam.nov.”,“nom.nov.”或這些字的對應譯文。 [3] 

胡古叉襀爭議與看法

業內人士怎麼看?有肯定,也有不認可
牆外熱鬧,牆內引發的關注也不少。北方一所大學的昆蟲研究學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看到了這篇論文,“影響還不小。”除了圈外人關注的明星命名,圈內人士還關注這篇文章的行文以及諸多細節。
記者注意到,這篇文章的寫作中引用了不少古文,僅註明出處的就有10多處,例如:
《莊子·山木》“乘道德而浮游”、《莊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
《荀子》謂其“不飲不食”,晉·郭義恭《廣志》謂其“在水中翕然生”,晉·葛洪《抱朴子內篇》則説“蜉蝣曉潛泉之地”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所述“似甲蟲,有角”,宋·戴侗《六書故》又以為“蜉蝣蓋羽蟲,疑即夜蛾”
“江湖分兩路,此地是通津。雲淨山浮翠,風高浪潑銀。人行俱是客,舟住即為鄰。俯仰煙波內,蜉蝣寄此身。”(唐·唐彥謙《過湖口》)
“布袍草履歷天涯,朝市與雲霞”(元·彭致中集《鳴鶴餘音》卷四《柳梢青》)
……
前述昆蟲研究學者希望匿名,他直言作者“引經據典,文采一流”。在他看來,一篇科技論文“偶有這種創新的形式也不錯”。
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認為,“文章挑不出大毛病 ,甚至還挺有意思。”他覺得,文章對於行業外人士來説,可以讓更多人關注瞭解昆蟲分類學。
但持其他觀點的業內人士也有不少。“對這篇文章,其實學術圈裏吐槽的比較多。”一位從事昆蟲研究的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另一位從事昆蟲研究的人員給記者展示了昆蟲研究圈子裏一些批評的聲音。記者注意到,有人認為作者自命不凡,對於論文的批評措辭更加嚴厲。也有持批評意見的研究人員指出文章中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例如“襀”應該為蟲字偏旁,並認為這篇文章或許是分類學文章中一個反面教材。
一位做昆蟲研究的教授用“奇怪”描述了自己的感覺,“其一寫作風格怪,其二在‘世界生態學’雜誌上發分類論文怪。”進一步他的措辭嚴厲:“賣弄文采,胡説八道。”他認為,嚴格來説,這甚至不能算一篇規範的分類學論文。
趙力也認為,在“世界生態學”上發表昆蟲新種的文章確實不妥,“審稿者可能並非昆蟲領域的專家,嚴重一點,這個種可能都不是新種。”這也是他困惑的地方:搞分類的人應該知道文章該向哪裏投稿。
在趙力看來,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科學散文,讓外行人感覺有趣,但內行人會覺得説了很多廢話。而如果在專業分類雜誌上發,很多內容會被要求刪除,“專業分類雜誌上的文章,你只需要説明這是新種的理由,沒有必要抒發那些情感。”
“這篇文章大概可以説是以科研為噱頭的行為藝術。”趙力評價道。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