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兆祥

(民國時期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鎖定
胡兆祥(1901一1975),原名陶皆,下洋鎮中川村人。青少年時代,就讀於本村猶興高等小學和廣東大埔中學,以後畢業於上海政法大學,20年代末,曾任福建省東山縣和華安縣縣長,有政聲。卸任後赴南洋,深得“萬金油大王”胡文虎之器重,出任馬來亞檳城虎標水安堂經理。1975年於怡保病故。享年75歲。 [1] 
中文名
胡兆祥
別    名
陶皆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75年
胡兆祥(1901一1975),原名陶皆,下洋鎮中川村人。青少年時代,就讀於本村猶興高等小學和廣東大埔中學,以後畢業於上海政法大學,20年代末,曾任福建省東山縣和華安縣縣長,有政聲。卸任後赴南洋,深得“萬金油大王”胡文虎之器重,出任馬來亞檳城虎標水安堂經理。30年代初被派回國,接任汕頭、福州虎標水安堂經理,後成為福州商界領袖之一,被選為福建省商會聯合會主席,與當時福州的高層人士林森、薩鎮冰等有較深的交往。民國24年(1935年)在陪胡文虎到南京晉見蔣介石後,兼任胡文虎捐建福建省300所小學建築委員會副主任。民國26年,被舉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民國27年出席重慶的國民參政會期間,多次代表廣大華僑,發表支援抗戰的演説和熱心救亡活動。同時,他在參政會上結識周恩來、董必武等共產黨人,以誠相見,還與他們共同聯名向國民政府提議,“要求實行民主政治、開放新聞言論自由”等提案。4月,以福建南洋經濟考察團成員身份,與曾建平、薩鎮冰等共赴新加坡、馬來亞等地向海外華僑勸募抗日公債。
兆祥一向關心家鄉教育事業。民國28年(1939年)永定僑育中學伊始,他即應聘為名譽校長和校董會副董事長,1940年1月僑中被省黨部下令封閉,他與之交涉,得以解除禁令,民國29年9月省教育廳又以僑育中學未“立案”為由,欲予以停辦。為解決“立案”問題,他想盡辦法,於民國30年特邀請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顧毓繡前來僑中視察,於10月便辦妥立案之手續。抗戰勝利後又專程赴南洋為僑中募捐建校經費。
兆樣於民國35年(1946年)出任福建省政府顧問。民國36年,又出任汕頭虎標水安堂經理。民國38年因親屬多在海外,遂赴南洋,除一段時間在曼谷水安堂任職外,一直在馬來亞怡保僑居,安度晚年,1975年於怡保病故。享年75歲。 [1] 
參考資料
  • 1.    永定縣誌編纂,永定縣誌,無出版單位時間,第1010-10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