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背點伊蚊

鎖定
背點伊蚊(Ochlerotatus dorsalis)是蚊科伊蚊屬的一種昆蟲。
中文名
背點伊蚊
拉丁學名
Aedes dorsali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雙翅目
亞    目
長角亞目
蚊科
亞    科
庫蚊亞科
伊蚊屬
亞    屬
騷擾蚊亞屬
背點伊蚊
命名者及年代
Meigen,1830

背點伊蚊形態特徵

中胸盾片中線和側緣由棕或金棕色鱗組成寬縱條和緣紋。雄蚊抱肢背基內葉較大,具大小兩根刺,其間距大。幼蟲呼吸管毛1-S位於管中部而略偏後;胸毛1-P比1-M長。
形態描述
雌蚊中型蚊蟲。頭:頭頂和後頭鱗淺黃,兩側鱗金棕色,豎鱗淺黃,側位者棕色。觸角梗節棕黃或暗色,內側有小白鱗。喙褐或黑褐色,除兩端外大部雜有或覆以白鱗。觸鬚約為喙長的1/5,暗褐鱗中雜有少量白鱗。胸:中胸盾片中線上有棕或金棕色寬縱條,縱條的寬度變化較大,兩側具由同色鱗組成緣紋,其餘部位的鱗呈黃白或灰白色。中胸側板大部覆以扁平鱗,腹側板鱗簇達前角,後側片鱗簇達下緣,有下後側鬃3-6根。具前足基節後鱗簇。翅:翅長4.0-5.5mm,翅鱗白、褐雜生。足:前、中股和後股端半部及前和後脛前面白褐鱗雜生。中足脛節前面背側全白。前和中跗節1-3以及後跗節1-4上有跨關節白環,後足跗節5白色。腹:腹節背板覆蓋白鱗和褐鱗,白鱗在腹節Ⅱ-Ⅴ或Ⅱ-Ⅵ上形成基帶和寬的中央縱條,縱條兩側各由褐鱗組成圓形或近似方形大斑;節Ⅱ-Ⅶ以白鱗為主。
雄墳尾器:腹節Ⅸ背板側葉各有4-8根刺。抱肢基節長約為寬的3倍,背基內葉較大,有大小兩根刺,兩刺的間距大;端葉不發達,有鱗狀毛。小抱器幹柄短,與刀葉長度相近,刀葉色深,中部明顯擴大。陽莖寬,筒狀。
幼蟲頭:觸角不及頭的1/2長,1-A位於幹中偏基側,分4-9枝。頭毛5, 6-C單枝,偶分2枝,芒狀;7-C分4-10枝。頦每側有齒10-11個。胸:前胸毛1-P比中胸毛1-M長,分2-3枝,偶單枝,芒狀;3-P分2-3枝,偶單枝;5-P分2-3枝;7-P分2-3枝,偶4枝;2,4,6-P單枝。腹:櫛齒多數21-28 (17-29)個,個別可達45個(一側),排成不規則的2-3行或三角區。齒的形態變化較大,有的齒小,末端具繸狀刺;有的齒大,中刺明顯。腹毛1-Ⅷ分多數6-7(4-9)枝;3-Ⅷ多數分7-9(5-11)枝;5-Ⅷ多數分5-7(4-8)枝;2, 4-Ⅷ單枝。呼吸管指數為2.8-3.2,為尾鞍的2.5-3.2倍長;梳齒20-27個,個別13(一側)個,排列較密,每齒有側牙2-4個;1-S位於管中部稍後,分4-8枝。尾鞍側緣達肛節中部。腹毛1-X單枝,偶分2枝;2-X分7-15枝;3-X單枝;4-X 16-21株,其中2-3(個別4)株位於柵前。肛鰓長度變化較大,與孳生地水質有關,孳生在混水中的肛鰓短,清水中的則長,一般為尾鞍長的0.8-1.4倍。 [1] 

背點伊蚊分佈範圍

背點伊蚊國內分佈

東北, 華北, 西北, 江蘇, 安徽, 浙江, 台灣

背點伊蚊國外分佈

前蘇聯, 蒙古, 日本, 北美, 中歐, 北歐, 北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