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背囊複葉耳蕨

鎖定
背囊複葉耳蕨為鱗毛蕨科的一種植物,特產於貴州。植株高45釐米。葉片三角形。葉幹後革質,褐綠色,光滑。孢子囊羣大,圓形,背生於柄脈上。
中文名
背囊複葉耳蕨
別    名
大片複葉耳蕨(植物分類學報)
加氏汝蕨
拉丁學名
Arachniodes cavalerii (Christ) Ohwi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亞    綱
薄囊蕨亞綱
真蕨目
鱗毛蕨科
鱗毛蕨族
複葉耳蕨屬
亞    屬
背囊組
背囊複葉耳蕨
命名來源
Journ. Jap. Bot. 37: 76. 1962

背囊複葉耳蕨形態特徵

背囊複葉耳蕨
背囊複葉耳蕨(6張)
植株高45釐米。 [1]  葉柄下17-23釐米,粗約2毫米,禾稈色,基部疏被黑褐色、線形鱗片,向上光滑。葉片三角形,下15-20釐米,基部寬6.5-7釐米,漸尖頭,基部近截形,二回羽狀;羽片3-7對,互生,有柄,斜展,接近,基部一對最大,三角狀披針形,長5-11釐米,基部寬3.5-5.5釐米,漸尖頭,基部闊楔形,不對稱,一回羽狀;小羽片3-6對,互生,下部的有短柄,基部一對較大,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3.5釐米,寬1-2釐米,急尖頭或鈍頭,基部圓楔形,不對稱,邊緣淺裂至深裂、裂片橢圓形,裂片頂端具有少數尖小齒。第二對羽片三角狀披針形,下6-8釐米,基部寬2.5-5釐米,羽狀;小羽片(或裂片)4-7基,互生,下都的有短柄,基部上側一片略較大,卵形,長1.5-2釐米,寬1-1.2釐米,圓頭,淺羽裂,邊緣具有小鋸齒;第三對羽片羽狀或羽裂。葉幹後革質,褐綠色,光滑,葉軸和羽軸羽面偶有1或2個棕色、線形小鱗片。孢子囊羣大,圓形,背生於柄脈上,每裂片基部1枚,在中脈兩側各排列成1行,並略近中脈,囊羣蓋棕色,厚膜質,全緣,脱落。 [2-3]  [5] 

背囊複葉耳蕨生長分佈

特產於貴州。模式標本採自平伐(貴定)雲霧山。 [3] 

背囊複葉耳蕨標本信息

背囊複葉耳蕨線稿圖 背囊複葉耳蕨線稿圖 [1]
保存單位及其標本館:華南植物園標本館
採集人:董仕勇
採集時間:2005-07-18
採集地:鸚哥嶺
保護區名稱:46121016
國家:中國
省:海南省
標本屬性:非模式
標本狀態:無花無果
保藏方式:臘葉標本
實物狀態:完整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