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背侧

解剖学中背部的方位术语
背侧是生理学术语体系中描述躯体方位的核心概念,指代靠近背部或后侧的空间位置,与腹侧构成标准解剖学姿势的方位对立关系。在躯干部位,该术语用于划分器官或组织的相对位置;在四肢结构中,背侧与掌侧等术语共同构成肢体方位描述体系 [1-2]。神经科学研究显示,背侧脑区(如背侧通路、背侧后扣带皮层)在空间定位、执行控制等生理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临床医学中,背侧方位的准确定义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解剖学基准依据。
中文名称
背侧
英文名称
dorsal
定  义
腹侧的对侧。
应用学科
古生物学(一级学科),古无脊椎动物学(二级学科),半索动物门(三级学科)
位置基准
近背部或后侧方位
对应术语
腹侧的对侧方位 [1]
学科领域
解剖学与生理学 [2]
应用领域
临床诊断与神经科学
典型结构
背侧通路、背外侧前额叶
肢体术语
手掌与足背的基准面 [2]

解剖学定义

播报
编辑
在标准解剖学姿势下,背侧指靠近躯体背面的方位,与腹侧共同构成前(腹侧)后(背侧)轴的空间参照体系 [2]。该术语适用于躯干与四肢的方位描述:
  • 躯干部位中,脊柱所在区域被定义为背侧,与胸腹腔所在的腹侧区域形成对立 [1]
  • 四肢结构中,手掌背向躯干的面被称作手背侧,足部对应的区域则称为足背侧 [2]

神经科学应用

播报
编辑
背侧通路作为大脑皮质高级知觉通道,起自初级视觉区并延伸至枕叶背侧、顶叶区域,专司处理物体空间位置与运动信息。研究显示:
  • 该通路在2025年的神经科学进展中被命名为"where通路",承担视觉空间定位功能
  • 背侧后扣带皮层(dPCC)在2023年的研究中被证实与执行控制网络存在功能连接,其高频活动响应与空间编码任务直接相关

临床医学意义

播报
编辑
临床应用中采用背侧方位术语可精确定位病灶区域:
  • 脊柱疾病治疗中,背侧物理疗法通过施加压力矫正脊柱后突形态
  • 医学影像诊断时,背侧标记有助于区分胸腔与腹腔器官的空间位置差异

跨物种解剖特征

播报
编辑
哺乳动物前额叶皮层的背侧区域呈现显著进化差异:
  • 灵长类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具有颗粒状IV层结构,与背侧纹状体形成功能连接
  • 啮齿类次级运动皮质虽无对应分层结构,但参与类似工作记忆的认知功能

相关术语体系

播报
编辑
躯体方位术船射婆恋语系统包谜柜含户签雅胶柜乐热厚四组对立概念:
  • 内侧与外侧:描述结构距正中矢状面的距离
  • 近端与远端:标注肢体与躯干的相对距离
  • 头侧与尾侧:沿身体长轴划分方位
  • 背侧与腹侧:构成前后轴的核心对立术语 [1-2]
该术语体系的标准化应用,确保了医学描述与解剖学蒸匙洪研究的精确性。2024年《畜禽解剖生理学》教学课件中将背侧列为畜体表方位描述的核心基准之一,印证其跨物种适用性 [1]脚纹才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