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胃腸功能紊亂

鎖定
胃腸功能紊亂又稱胃腸神經官能症,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前提下,精神因素為本病發生的主要誘因,如情緒緊張、焦慮、生活與工作上的困難、煩惱、意外不幸等,均可影響胃腸功能正常活動,進而引起胃腸道的功能障礙
外文名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別    名
胃腸神經官能症
就診科室
消化內科
常見病因
精神因素為主,飲食不規律、壓力等引致
常見症狀
反酸、噯氣、厭食、噁心嘔吐、劍突下灼熱感
中文名
胃腸功能紊亂

胃腸功能紊亂病因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飲食不規律:導致胃的蠕動功能紊亂,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導致胃炎胃潰瘍
  2. 病理性原因:如消化不良、胃炎、潰瘍病、急性胃腸炎等等。
  3. 精神因素:不良情緒可以通過大腦皮層導致下丘腦功能紊亂,從而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胃腸功能紊亂分類

  1. 胃神經官能症神經性嘔吐。②神經性噯氣。③神經性厭食
  2. 腸神經官能症:又稱腸易激綜合徵,為胃腸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①以結腸運動障礙為主,較多見。②以結腸分泌功能障礙為主。③以小腸功能障礙為主。

胃腸功能紊亂臨牀表現

胃腸功能紊亂起病多緩慢,臨牀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胃神經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現為:反酸噯氣厭食、噁心、嘔吐、劍突下灼熱感、食後飽脹、上腹不適或疼痛,每遇情緒變化則症狀加重。腸神經官能症以腸道症狀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脹腸鳴、腹瀉和便秘、左下腹痛時可捫及條索狀腫物,腹痛常因進食或冷飲而加重,在排便、排氣、灌腸後減輕。腹痛常伴有腹脹、排便不暢感或排便次數增加,糞便可稀可乾等症狀。過去稱此為結腸功能紊亂、結腸痙攣結腸過敏痙攣性結腸炎、黏液性結腸炎、情緒性腹瀉等。
起病大多緩慢,病程常經年累月,呈持續性或有反覆發作。臨牀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可侷限於咽、食管或胃,但以腸道症狀最常見,也可同時伴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常見症狀。

胃腸功能紊亂檢查

影像診斷
根據不同情況採取X線內鏡檢查胃液分析與糞便化驗等手段。必要時應行超聲、CT等檢查以排除肝、膽、胰等腹腔臟器病變。
  1. 胃腸道X線檢查:顯示整個胃腸道的運動加速,結腸袋加深,張力增強,有時因結腸痙攣,降結腸以下呈線樣陰影。
  2. 結腸鏡檢:結腸黏膜無明顯異常。
實驗室診斷
血常規免疫因子檢查,肝腎功能,必要時做活組織病檢。

胃腸功能紊亂診斷

胃腸道功能紊亂的臨牀特點,特別是病情常隨情緒變化而波動,症狀可因精神治療暗示療法而暫時消退,提示有本症的可能性。前提是必須排除器質性病變。
初步診斷為此症後,還須密切隨訪,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確保診斷無誤。

胃腸功能紊亂鑑別診斷

必須首先排除器質性疾病,尤其是胃腸道的惡性病變。除外結腸癌炎症性腸病憩室炎痢疾等。
有持續腹痛伴體重減輕者應作全消化道鋇餐攝片除外克羅恩病,餐後持續上腹痛者作膽囊超聲,懷疑胰腺疾患時作腹部CT澱粉酶測定,懷疑乳糖酶缺乏症時應作乳糖耐量試驗小腸黏膜活檢除外小腸黏膜疾病;結腸黏膜活檢除外結腸炎神經性嘔吐須與慢性胃病、妊娠嘔吐尿毒症等鑑別,還應除外顱內佔位性病變神經性厭食須與胃癌、早期妊娠反應、垂體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鑑別。

胃腸功能紊亂併發症

胃腸功能紊亂治療

胃腸道功能紊亂治療,只有通過精神調適和改變行為等方式,才能從根本上調整胃腸道功能紊亂。傳統治療上應用飲食療法、營養支持療法、鎮靜安眠、解痙止痛綜合治療方法,醫生可根據病情對症使用理腸調胃安神劑谷維素消化酶、維生素B1胃達喜嗎叮啉等治療。對具有明顯精神症狀的患者,給予抗焦慮或抗抑鬱藥,解除心理障礙。重要的是採用心理治療,其方法一般是解釋、安慰、疏導、分析、認識、積極暗示和情緒轉移,讓患者真正認識病情、主動調節情緒、消除思想顧慮,提高疾病治癒信心。
藥物治療
調節神經功能,改善睡眠。根據病情,可選用下述藥物與方法。
  1. 鎮靜劑:可給予利眠寧、安定、氯丙嗪、苯巴比妥、眠爾通或谷維素等。
  2. 解痙止痛:抗膽鹼能藥物可使平滑肌鬆弛,有解痙止痛作用;如顛茄製劑、阿托品、普魯本辛等。
  3. 神經性嘔吐:可用維生素B6。嘔吐劇烈酌情給予冬眠靈、異丙嗪、嗎叮啉等。
  4. 腸神經官能症便秘可予滑潤劑如石蠟油、氧化鎂、安他樂和植物黏液性物質。腹瀉可用複方苯乙哌啶,或0.25%奴夫卡因灌腸,一日一次,也可用易蒙停。

胃腸功能紊亂預防

首先要重視心理健康,其次注意飲食衞生。儘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飲酒和吸煙;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生活起居應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