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肺缺如

鎖定
肺缺如可為單側或雙側,可因肺未發生或肺未發育所致。
中醫病名
肺缺如
多發羣體
新生兒
常見病因
肺未發生或肺未發育
常見症狀
出生後氣急、呼吸頻率增快,活動後發紺,反覆發作呼吸道感染

肺缺如病理簡介

在1955年,Boyden將其分為以下3種類型:肺未發生指:肺芽尚未發生時出現肺發育障礙,即胚胎的第24~28天(4mm),病理無支氣管、肺實質及肺血管。先天性肺發育不全為不明原因引起的胚胎期肺發育障礙。可分為:①肺缺如(pulmonaryagenesis),可缺少一葉肺、一側肺,甚至雙側肺,沒有支氣管,血管供應或肺實質跡象。②肺發育不全(pulmonaryaplasia),只殘留盲端支氣管而沒有血管和肺實質。③肺發育不良(pulmonaryhypoplasia),肺的形態變化不大,但氣道、血管和肺泡的大小和數量均減少。常累及全肺,伴同側肺動脈畸形和異常肺靜脈引流,並可合併其它的先天性畸形。臨牀表現依其本身和其它部位的畸形程度,以及有無呼吸道感染而異。體檢可發現兩側胸廓不對稱、呼吸運動減弱,受累肺呼吸音減低。可根據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碘油造影和肺血管造影診斷。合併感染時應積極給予抗生素治療,必要者可手術切除。

肺缺如表現

肺未發育指:發生時間稍晚(約5mm),肺芽已形成,但停滯在原始形態,未繼續發育成肺,病理可見支氣管痕跡,但無肺實質及肺血管。其實此兩種發育障礙在病因、發病機制或臨牀上難以鑑別,故常統稱為肺缺如;
肺發育不良。
雙側肺缺如
多伴有無腦畸形,患兒出生後即刻死亡,均不能存活。
單側肺缺如
偶在染色體異常的雙胞胎和嬰幼兒中見到,提示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50%~60%可生存至成人,早期死亡多因合併其他嚴重畸形所致。臨牀所見肺缺如患者均為單側,以左側最為常見。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可能合併其他畸形。病理表現為氣管與支氣管相連,無隆突,僅健側有肺動脈,縱隔患側移位,單肺明顯膨脹、擴大,可疝入縱隔。
肺葉缺如
最常見右肺中葉缺如或左下肺葉缺如,常伴有左主支氣管狹窄

肺缺如症狀

出生後氣急、呼吸頻率增快,活動後發紺,反覆發作呼吸道感染,少數病例無顯著症狀,查體:胸廓不對稱,患側呼吸運動減弱或消失,無呼吸音,縱隔患側移位。X線見:患側均勻、一致的不透光影像,側位片可見疝入的健側肺,患側膈肌升高,縱隔、氣管患側移位,斷層片僅見一側支氣管,血管造影僅見單側肺動脈(此為與肺不張的鑑別要點),氣管鏡見不到隆突。

肺缺如鑑別診斷

新生兒需與透明肺、葉性肺氣腫、先天性膈疝、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鑑別,青少年患者需與肺不張、纖維胸等鑑別。

肺缺如治療

以預防感染為主,往往不需手術治療,手術均因術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