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肺炎鏈球菌感染

鎖定
肺炎鏈球菌感染是指人體感染鏈球菌導致的感染性或變態反應性疾病,具有傳染性,患者可出現發熱、皮疹、血尿、蛋白尿等表現。鏈球菌在臨牀上可分為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丙型鏈球菌,不同類型可導致不同疾病。發生鏈球菌感染後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首選青黴素藥物治療,必要時進行其他特殊治療 [1] 
中醫病名
肺炎鏈球菌感染
本    質
肺炎
對    象
兒童和老年人
特    點
多數不致病

肺炎鏈球菌感染病因

鏈球菌感染與機體抵抗力、感染病原菌種類、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還與其產生的毒素及酶有關。當存在傷口、機體組織感染後能致病。

肺炎鏈球菌感染臨牀表現

鏈球菌感染可出現全身表現,合併其他系統感染可出現相應臨牀症狀,嚴重者可出現一系列併發症。

肺炎鏈球菌感染檢查

肺炎鏈球菌感染病原學檢查

包括咽拭子細菌培養和快速抗原檢測,其中咽拭子檢查結果陽性率達90%,但培養時間長不利於早期診斷和治療。如鏡檢發現有典型的鏈狀排列球菌時,可作出初步診斷。快速抗原檢測包括酶免疫法、光學免疫測定法等,特異性較高,可迅速獲得結果,但靈敏度差。

肺炎鏈球菌感染尿常規

如果患者出現高熱,進行尿常規檢查可有蛋白尿,併發腎小球腎炎者尿蛋白會增加,還可出現紅細胞和管型,利於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肺炎鏈球菌感染血常規檢查

該檢查可以輔助判斷病情,檢查結果提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總數常增高,有化膿性併發症者該指標更高,猩紅熱患者出疹後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5%~10%。

肺炎鏈球菌感染抗鏈球菌溶素O試驗

若抗體效價增高或顯著增高,則提示有鏈球菌感染,有利於診斷與鏈球菌感染有關的疾病。

肺炎鏈球菌感染其他檢查

出現中毒性休克綜合徵的患者容易有肺功能減退和低蛋白血癥等表現,進行血氧飽和度和肝腎功能檢查等可以輔助診斷。

肺炎鏈球菌感染診斷

鏈球菌感染可通過患者病史、臨牀症狀以及輔助檢查等結果明確診斷,具體如下:
患者多有傷口感染、機體創傷或穿透傷後組織壞死等病史。
發病前2~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可出現發熱、乏力、厭食、噁心等症狀,嚴重感染時可出現少尿或無尿、蛋白尿、腰痛、意識模糊、精神差等症狀。
細菌學培養陽性,可分離鏈球菌,直接塗片鏡檢發現革蘭氏陽性呈鏈狀排列的球菌即可診斷。

肺炎鏈球菌感染鑑別診斷

肺炎鏈球菌感染沙門氏菌感染

沙門氏菌感染以胃腸炎型感染最為常見,也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發熱等臨牀表現,與鏈球菌感染的部分症狀相類似,兩者容易混淆,但前者可無皮膚黏膜創傷情況,後者有該情況,可通過細菌培養進一步鑑別。

肺炎鏈球菌感染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發生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腸道感染、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敗血症等疾病,與鏈球菌感染導致的併發症相類似,有氣管切開、燒傷等皮膚黏膜損傷等人羣多見,兩者可以通過細菌培養得到明確鑑別。

肺炎鏈球菌感染治療

鏈球菌感染一旦診斷明確,需要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首選青黴素藥物,發生筋膜炎、中毒休克綜合徵等併發症時,應遵循早期、聯合、足劑量、長療程的治療原則,嚴重者需要給予特殊治療。

肺炎鏈球菌感染預防

鏈球菌呼吸道感染流行時,避免去人羣密集的公共場所,出門時建議嚴格佩戴口罩。
如身邊有確診的鏈球菌感染者,應做好個人防護,儘量避免與其接觸。
保持居住環境衞生和個人衞生,勤洗手、勤換衣,降低皮膚、傷口感染風險。
患有急性咽峽炎和扁桃體炎者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