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肺活檢

鎖定
肺活檢即經皮肺活體組織檢查。它用於肺周邊部病變或彌散性肺病變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它的適應症為:
  (1) 通過纖維支氣管鏡、X線、痰液、微生物血等檢查不能定性的肺內腫塊性病變,特別適於診斷位於周邊部位的腫塊。
  (2) 原因不明的肺部瀰漫性病變,在有胸膜粘連的條件下可做經皮肺活檢。
  (3) 侷限性肺浸潤。
  (4) 原因不明的縱隔腫塊。
名    稱
肺活檢
所屬分類
顯微鏡檢查

肺活檢正常值

正常肺組織。

肺活檢臨牀意義

異常結果:
  (1) 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腫瘤細胞,可確診為腫瘤。
  (2) 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結核肉芽腫,可確診為結核。
  (3) 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炎性病變,考慮為肺部感染。
  需要檢查人羣:
  肺部患有嚴重疾病患者,需要非常準備檢查驗證的患者。

肺活檢注意事項

檢查前準備:
  (1) 術前準備:“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和“胸膜活檢術”。
  (2) 術前病灶的定位應儘可能準確。原則上不進行雙側的TBLB以防止發生雙側氣胸,嚴重損傷肺功能。
  檢查時注意:
  (1) 儘量不在中葉或舌段進行,以免損傷葉間胸膜,發生氣胸。
  (2) 麻醉要求比常規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高,要求保證患者能安靜地接受檢查,因此,術前一般應使用哌替啶,而不用苯巴比妥。
  (3) 指導患者配合檢查,如深吸氣、呼氣、屏氣等,並保持手術的安全進行。
  (4) 一旦活檢鉗抵達周邊部位,患者訴疼痛時,要立刻停止操作,改變活檢方向,避免損傷胸膜。
  (5) 術後密切觀察和處理出血、氣胸等併發症。
  不適宜人羣:
  (1) 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
  (2) 肺血管性病變。
  (3) 伴有出血傾向者。
  (4) 呼吸道急性感染、發熱者。
  (5) 病人不合作或有控制不住的咳嗽。

肺活檢檢查過程

(1) 麻醉。
  (2) 手術開胸。
  (3) 肺部檢查。
  (4) 胸部切片。
  (5) 送檢。

肺活檢相關疾病

上腔靜脈綜合徵,Goodpasture綜合徵,免疫缺陷者肺炎,肺澱粉樣變性,肺諾卡菌病,肺動脈高壓,小兒真菌性肺炎,脱屑性間質性肺炎,特發性阻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藥物導致的肺部疾病

肺活檢相關症狀

喘脱,呼氣時兩頰鼓起和縮唇,喉瀰漫性黏膜肥厚,凹凸不平,肺內空洞,痰鳴音,濕咳,不規則熱,小兒劇烈咳嗽,心源性呼吸困難,咳嗽伴體重減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