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肺動脈造影

鎖定
肺動脈造影包括選擇性及非選擇性。非選擇性肺動脈造影技術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將造影劑注入外周靜脈使肺血管顯像。1963年開始採用選擇性肺動脈造影,經過近40年的發展,這一技術已逐漸成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診斷技術,對多種先天性或獲得性肺血管疾病的診斷提供了幫助。肺動脈造影受到高度重視還因為它不僅是一個診斷過程,同時也是介入治療的重要手段,如肺動脈血栓機械溶栓、肺動脈腔內成形術以及肺動靜脈瘻經皮導管栓塞治療等。然而,由於肺動脈造影要求一定的技術和設備,是有創性檢查,有一定的併發症及死亡率,應用受到一定限制。當前,選擇性肺動脈造影主要目的是用於急診介入手術及疑難病例的鑑別診斷。
中文名
肺動脈造影
相關疾病
肺血管疾病
專科分類
心內科
檢查分類
影像

肺動脈造影檢查前準備

1.向患者及家屬交待造影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意外,簽訂造影協議書。
2.詢問病史,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如胸片、CT、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
3.檢查心、肝、腎功能,以及血常規和出凝血時間。
4.碘劑及麻醉劑按藥典規定進行必要的處理。
5.術前4小時禁飲食,術前0.5小時肌注地西泮(安定)10mg。
6.穿刺部位常規備皮。
7.必要時測定動脈血氧分壓或血氧飽和度。
8.建立靜脈通道,便於術中用藥及搶救。

肺動脈造影臨牀意義

肺動脈造影是指運用豬尾巴導管經下腔靜脈,超選擇插管至左右肺動脈主幹,向肺動脈內注射造影劑從而使肺動脈顯影,從而瞭解肺血管病變部位,明確病變性質,並根據病情選擇合適栓塞材料進行治療的一項檢查。主要用於診斷及治療以下疾病:
1.肺動脈瘤及肺動靜脈瘻,瞭解動脈瘤及瘻口大小及開口位置,應用彈簧圈及液體膠進行封堵動脈瘤或瘻口。
2.先天性肺動、靜脈畸形,造影顯示血管畸形大小及部位,運用彈簧圈及液體膠進行治療。
3.急性肺栓塞:瞭解肺栓塞程度、栓塞部位,應用豬尾巴導管進行機械搗碎、注入溶栓藥物及球囊擴張狹窄動脈,達到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