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鎖定
肱二頭肌長頭腱經肱骨結節間溝後進入肩峯下間隙前部,止於肩胛骨的盂上粗隆。該肌腱在肱骨結節間溝內滑動是被動的,即當肩關節內收、內旋及後伸時肌腱滑向上方,而外展、外旋、屈曲時肌腱滑向下方。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是這一部分肌腱在肩關節活動時長期遭受磨損而發生退變、粘連,使肌腱滑動功能發生障礙的病變。本病好發於40歲以上的患者。主要臨牀特徵是肱骨結節間溝部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若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凍結肩。
外文名
tenosynovitis of long head of biceps brachii
就診科室
骨科
多發羣體
中年人
常見病因
肌腱長期遭受磨損而發生退行性變
常見症狀
肩部疼痛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病因

本病可因外傷或勞損後急性發病,但大多是由於肌腱長期遭受磨損而發生退行性變的結果。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臨牀表現

1.一般症狀
本病多見於中年人,是肩部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表現為肩痛,夜間更明顯,肩部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疼痛主要侷限在肱二頭肌腱附近,亦可牽涉至上臂前側。凡是能使此肌腱緊張、滑動或受到牽拉的動作,均能使疼痛加重。
2.局部症狀與特徵
檢查時肱骨結節間溝或肌腱上有壓痛。在前臂旋後位抗阻力屈肘時,在結節間溝處出現疼痛,稱Yergason徵,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在急性期,可致肩關節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三角肌可出現保護性痙攣。在病程較久者,或合併肩周炎或其他疾病者,可見肩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檢查

肩部後前位X線片常無明顯異常。疑為本病時應常規攝肱骨結節間溝切線位X線片。部分病人可見結節間溝變窄、變淺、溝底或溝邊有骨刺形成。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診斷

根據病史,臨牀表現的一般症狀,局部症狀與特徵,例如Yergason徵(+)即可成立診斷。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併發症

病情較久者可合併肩周炎。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治療

1.非手術療法
非手術療法多可奏效,如減少手部活動外塗中藥紅花油等活血消腫藥物,貼敷膏藥,口服非甾體消炎藥。必要時可做局部封閉治療,將利多卡因與醋酸曲安奈德的混懸液注射於腱鞘之內,早期者1針即可見效,對頑固者可每週1次,不超過4次。
2.手術療法
適於個別頑固的病例。方法是在結節間溝下方將肱二頭肌的長頭肌腱切斷,遠側斷端與肱二頭肌短頭腱縫合,或固定於肱骨上,消除肌腱的摩擦,解除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