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部,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6°40′52″~117°21′39″、北緯為31°30′22″~32°00′21″之間,總面積1695.41平方千米。
[1]
截至2020年末,肥西縣轄8個鎮、4個鄉,常住人口為967508人。
[44]
- 中文名
- 肥西縣
- 外文名
- Feixi County
- 行政區劃代碼
- 340123
- 行政區類別
- 縣
- 所屬地區
- 安徽省合肥市
- 地理位置
- 合肥市西南部
- 面 積
- 1695.41 km²
- 下轄地區
- 8個鎮、4個鄉
- 政府駐地
- 上派鎮人民西路
- 電話區號
- 0551
肥西縣歷史沿革
編輯春秋時期,肥西為吳、楚交爭。戰國時屬楚國。
秦代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肥西屬九江郡。
漢初,肥西先後屬英布的九江王國,劉長、劉安的淮南王國。公元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分天下為十三州 ,淮河以南屬揚州;淮南王國廢,設九江郡;郡下設縣,肥西東南部屬合肥縣、西北部屬成德縣。東漢,肥西分屬合肥侯國和成德縣。
三國時,合肥、成德二縣屬魏國淮南郡,曹魏揚州刺史駐合肥。
南北朝時,江淮間為南北政權反覆爭佔,歸屬屢變,但肥西主要屬南朝。
宋,合肥僑置南汝陰郡及汝陰縣,隸於南豫州。齊,合肥仍宋制。梁初,合肥為北魏所佔。梁天監五年(506年),合肥歸梁,先後置豫州、南豫州,郡縣仍宋、齊制。梁太清元年(547年),南豫州遷壽陽,改合肥為合州,轄合肥至江北之地。太清三年,合州為東魏所佔。陳宣帝太建五年(573年),合州入陳。郡縣仍舊。後廢汝陰郡,汝陰縣屬合州北陳郡。太建十一年(579年),合州為北周所佔。
隋代,改合州為廬州,“廬州“之名,是由漢、晉時“廬江郡”而來。北陳郡及汝陰縣皆廢,恢復合肥縣,屬廬州。大業三年,改廬州為廬江郡。
唐初,改廬江郡為廬州;貞觀元年(627年),全國分十道,廬州屬淮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又改廬州為廬江郡。乾元初年(758年),復改郡為州。合肥縣屬之。
五代十國時期,合肥先後屬吳、南唐、後周。
元代,初置淮西總管府於合肥,不久改為廬州路,隸屬於淮西江北道。後創行省,廬州路屬河南江北行省,肥西有長城鎮巡檢司,至明代裁撤。
民國元年(1912年),撤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民國四年(1915年),設道,合肥屬安慶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撤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行政專員督察區,合肥縣屬三專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合肥縣城被日軍侵佔,縣政府遷至肥西潛山鄉鴿子籠圩子。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縣政府遷回合肥城內。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縣政府在楊新圩成立,肥西建縣,屬中共皖西三地委領導。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駐合肥市。肥西民主縣政府改稱肥西縣民主政府,直屬皖北行署。6月,縣民主政府移駐上派河鎮。另外,三河鎮自1949年1月解放後設市,屬巢湖專區。
1949年10月,肥西縣民主政府改稱肥西縣人民政府。
1950年,肥西縣隸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4月,三河撤市設區,併入肥西縣。
1952年2月,肥西縣改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
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併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縣隸屬安徽省六安專區。
1958年9月,肥西縣劃屬合肥市。
1961年4月,肥西縣又劃歸六安專區。
肥西縣行政區劃
編輯肥西縣區劃沿革
1948年,析合肥縣地置肥西縣。肥西縣轄:上派鎮、三河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桃花鎮、農興鎮、新倉鎮、肥光鄉、長崗鄉、高店鄉、聚星鄉、煙墩鄉、北張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金橋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劉河鄉、柿樹崗鄉、江夏店鄉南分路鄉、防虎鄉、南崗鄉、雷麻鄉、城西橋鄉、河東鄉、青山鄉、洪店鄉。
1998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27個居委會、560個村委會:(其餘缺)北張鄉、柿樹崗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金橋鄉、劉河鄉。面積218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33人/平方千米。
2000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
2002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南崗鎮、農興鎮、新倉鎮、長崗鄉、高店鄉、江夏店鄉、南分路鄉、聚星鄉、煙墩鄉、北張鄉、柿樹崗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金橋鄉、劉河鄉。
2004年,肥西縣鄉鎮由31個調整為29個:清平鄉併入三河鎮,北張鄉併入上派鎮。調整後,上派鎮常住人口12.9萬人,加上流動人口等達15萬多人。2004年底,肥西縣轄12個鎮、17個鄉。
2013年,肥西縣轄9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合經區託管)、官亭鎮、山南鎮(金牛鄉與洪橋鄉併入) 、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有1個開發區、2個合作園區。全縣共有14個鄉鎮、2個管委會,共轄村295個,居委會29個,社區10個,總計334個基層自治組織。
2014年3月,高劉鎮正式劃給蜀山區管轄,並委託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調整後肥西縣轄8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官亭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
肥西縣區劃詳情
肥西縣地理環境
編輯肥西縣位置境域
肥西縣在合肥市西南部,東經為116°40′52″~117°21′39″、北緯為31°30′22″~32°00′21″。東連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隔巢湖與巢湖市相望。西與六安市接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總面積1695.41平方千米。
[2]
肥西縣地形地貌
肥西縣廣為第四系土壤堆積物覆蓋,僅在中西部部分有較多基岩出露,面積約300平方千米。全境大部分為中新生代陸相地層。縣境西北高,東南低。中北部屬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北橫穿而過,中西部有一系列低山,低山綿延25千米,大潛山海拔289米,為肥西縣最高點。地形起伏多變,崗衝相間,落差較大。東南為巢湖盆地,湖河沿岸有狹長的沖積平原。
[4]
肥西縣氣候特徵
肥西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據縣氣象站1959~1985年資料(本志除註明者外,皆同)雨量:歷年平均為1020.6毫米。日照:歷年平均為2013.4小時。無霜期:歷年平均為240天。氣温:歷年平均為15.4℃。
[4]
肥西縣水文條件
肥西縣水系分江淮兩大流域。江淮分水嶺南之水,經豐樂河、派河、蔣口河、南淝河等流入巢湖,再入長江;嶺北之水經王橋小河、天河、金河等匯東淝河入淮河。長江流域面積1583平方千米,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千米;淮河流域585平方千米。
[4]
肥西縣自然資源
編輯肥西縣動物資源
肥西縣飼養動物有家畜:牛、驢、豬、羊、兔、狗、貓;家禽:雞、鵝、鴨、鴿、鸕鷀、鵪鶉等;魚類: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魚等。野生動物主要有獸類:鼠、黃鼬、水獺、狗獾。禽類;麻雀、鳩、鵪鶉、喜鵲、烏鴉、燕、雁、野鴨。魚及甲殼類;鯽魚、鱖魚、烏魚、白魚、黃鱔、泥鰍、龜、鱉、蝦、蟹。爬蟲類:蛇、蚯蚓、蜥蜴、壁虎、蜈蚣。
兩棲類及軟體類:蛙、蟾蜍、蚌、螺。昆蟲類:蚊、蠅、蠓、螟、菜青蟲、夾蟲、松毛蟲、蟬、蜂、蟋蟀。鳥類共有120種,隸屬14目,36科。按其地理型可分為東洋界型44種,古北界型76種;按其季節型可分為留鳥31種,夏候鳥43種,冬候鳥36種,旅鳥10種。
[4]
肥西縣植物資源
肥西縣地帶性植被類型以落葉闊葉林為主,有針葉林和少量常綠闊葉樹種。全縣有樹種100多種。主要有:用材林馬尾松、黑松、火炬松、濕地松、麻櫟、栓柏、栓皮櫟、小葉櫟、黃連木、三角楓、棠梨、刺槐、泡桐、臭椿、香椿、苦楝等。
觀賞樹種有廣玉蘭、冬青、女貞、黃楊、五針松、稠李、龍柏、雪松、團柏、檜等。經濟樹種有油桐、油茶、板栗、烏桕、杜仲、核桃、柿、棗、桃、杏、石榴、蘋果、梨、梅、李、櫻桃、紫穗槐、白蠟、枇杷。竹類有剛竹、桂竹、淡竹、毛竹。
灌木有木解樹、木科樹、白櫟、山胡椒、山楂等。據調查,合肥地區有維管束草木植物484種,隸屬88科,263屬,其中蕨類植物15種18屬,約21種;草本的被子植物73種,245屬,約463種。本縣主要有:旱地生長白茅、巴根草、蕨類、伏地、卷柏、薺菜等。
[4]
肥西縣人口
編輯截至2019年末,肥西縣常住人口79.01萬人,比上年增加0.99萬人。年末户籍人口84.69萬人,比上年增加0.88萬人,其中城鎮户籍人口23.36萬人,增加2.83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2.92‰,比上年下降1.54個千分點;死亡率4.30‰,下降1.68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8.62‰,增長0.14個千分點。
[1]
截至2020年11月,肥西縣常住人口967508人。
[44]
肥西縣經濟
編輯肥西縣綜述
2020年,肥西縣地區生產總值87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1.9億元,增長1.4%;第二產業增加值359.8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448.4億元,增長5.7%。
[3]
2019年,肥西縣地區生產總值(GDP)803.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00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341.96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406.90億元,增長7.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0:44.4:48.6調整為6.8:42.6:50.6。按户籍人口計算,人均GDP為95414元,比上年增加5923元。
[1]
2018年,肥西縣全年財政收入88.22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1.52億元,增長10.4%。財政支出76.64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教育支出13.35億元,增長16.9%;醫療衞生與計劃生育支出8.24億元,增長16.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54億元,增長49.7%;城鄉社區支出15.02億元,增長6.1%。
截至2018年,肥西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625.80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住户存款313.69億元,增長14.6%。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406.7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
肥西縣第一產業
2018年,肥西縣農作物播種面積9.61萬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7.33萬公頃,增長0.3%;油料種植面積0.58萬公頃,下降4.9%;棉花種植面積0.22萬公頃,下降1.3%;蔬菜種植面積1.34萬公頃,增長7.8%;瓜果種植面積0.13萬公頃,下降7.9%。全年糧食產量46.72萬噸,比上年增長2.3%。
其中,稻穀產量38.31萬噸,增長1.9%;小麥產量7.66萬噸,增長5.3%。油料產量1.85萬噸,下降2.9%。棉花產量0.14萬噸,下降0.8%。蔬菜產量31.34萬噸,增長5.7%。瓜果產量3.35萬噸,增長8.3%。年末全縣生豬存欄19.70萬頭,比上年下降3.5%;全年生豬出欄46.45萬頭,下降3.7%。
主要肉類總產量10.38萬噸,下降3.8%,其中豬牛羊肉產量4.05萬噸,下降3.8%。禽蛋產量5.80萬噸,下降0.9%。水產品產量4.09萬噸,增長2.6%。
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61.0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0%。農業拖拉機2.71萬台,增長0.4%。化肥施用量(折純)3.31萬噸,下降4.6%。農村用電量21386萬千瓦時,增長7.2%。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9.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
[6]
肥西縣第二產業
2018年,肥西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1户。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141户,超10億元企業11户,超百億元企業2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8%,其中,國有企業增長14.6%,股份制企業下降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34.4%。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5.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9%。
規模以上工業中,全縣28個工業行業大類有11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金屬製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等八大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3%,佔全部規上工業的89.6%。
2018年,肥西縣全年建築業增加值47.6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1%。納入統計範圍的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施工企業51户,比上年淨增4户。
建築業產值117.54億元,增長11.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34萬平方米,增長15.9%,其中新開工面積328萬平方米,增長8.3%;房屋建築竣工面積397萬平方米,增長18.5%。建築業從業人員3.85萬人,建築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率30.53萬元,增長0.9%。
[6]
肥西縣第三產業
2018年,肥西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64億元,比上年增長15.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3.11億元,增長14.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3.53億元,增長16.5%。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112.76億元,增長14.8%;餐飲收入13.88億元,增長16.4%。
年末全縣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單位)127户,比上年增加18户,全年實現零售額25.55億元,增長22.6%。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8.2%,煙酒類增長11.9%,服裝類增長25.3%,日用品類增長50.6%,金銀珠寶類增長8.0%,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增長10.8%,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5.8%,汽車類增長50.1%。
[6]
2018年,肥西縣進出口總額23.3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4%。其中,出口15.45億美元,增長110.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10億美元,增長4.8%。
2018年,肥西縣郵電業務總量87735萬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電信業務總量64992萬元,下降4.3%;郵政業務總量22743萬元,增長16.5%。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户5.40萬户,下降4.2%;移動電話用户95.21萬户,增長4.5%;寬帶用户23.75萬户,增長16.8%。
[6]
肥西縣社會事業
編輯肥西縣教育事業
2018年,肥西縣共有中等職業學校6所,在校學生0.72萬人。普通中學38所,在校學生3.00萬人,其中高中9所,在校學生1.31萬人;初中29所,在校學生1.69萬人。小學56所,在校學生4.19萬人。幼兒園116所,在園幼兒2.62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62人。全縣專任教師7131人,其中,普通中學2614人、小學2835人、幼兒園1221人、特殊教育學校17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6]
肥西縣醫療衞生
2018年,肥西縣共有醫療衞生機構314個(含村衞生室),其中醫院3個,鄉鎮衞生院12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監督所1個,民營醫療機構122個,村衞生室173個,其他衞生機構1個。衞生機構牀位數2835張,其中醫院、衞生院牀位2499張。全縣共有衞生技術人員285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41人,註冊護士770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715218人。
[6]
肥西縣社會保障
肥西縣科技事業
肥西縣交通運輸
編輯肥西縣有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合寧高速公路和合六高速公路以及206國道、312國道、合銅公路、 合界高速 、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寧西鐵路、合九鐵路、合武鐵路貫穿全境。派河、豐樂河經巢湖通達長江,鐵路、公路、水路、機場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
[7]
肥西縣風景名勝
編輯肥西老母雞家園(國家AAAA旅遊景區)
三河古鎮(國家AAAAA旅遊景區)
三河古鎮位於江淮大地、巢湖之濱、省城合肥西南,素有“千年古鎮、風雲戰場、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譽”,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三河鎮在合肥縣南80裏,外環兩岸,中峙三洲,三水貫其間,故曰三河”。
[9]
官亭林海(國家AAAA旅遊景區)
官亭林海地處於江淮分水嶺脊背,位於合肥於六安兩市之間,東接蜀山區,西至銘傳鄉,北靠312國道,南連紫蓬山風景區。景區於2010年開始創建,目前發展規模6萬多畝,輻射官亭鎮回民社區、張祠村、焦婆社區、童大井村、官亭村五個村(社區),是合肥市郊最大的人造觀賞林和天然氧吧,是每年合肥市森林生態旅遊節的舉辦地。
[10]
銘傳故里(國家AAAA旅遊景區)
銘傳故里景區位於肥西縣銘傳鄉,包括劉銘傳故居、劉銘傳紀念館、劉銘傳墓園、小團山香草農莊等景點在內,是全國第四批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劉銘傳的故居——劉老圩,作為肥西圩堡羣的代表,是1868年劉銘傳回鄉時所建,佔地面積101畝。圩內四周是深壕和石圍牆,大潛山匯流的金河水繞圩而過。九間廳是劉銘傳迎客會友之處。荷花池中的盤亭,有石橋相連,曾經存放西周青銅器——虢(guó)季子白盤。
[11]
紫蓬山風景區(國家AAAA旅遊景區)
紫蓬山又名李陵山,為大別山之餘脈,自清代開始便有“廬陽第一名山”之美譽。距離合肥市區僅二十多千米,景區內有紫蓬山、圓通山、周公山、大潛山等大、小山峯100餘座;有始建於三國的“皖中名剎”——西廬寺,三國魏將李典之墓,宋抗金名將葛升之墓,太平天國將領袁宏謨故居,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故居劉老圩,淮軍名將張樹聲、周盛傳故居張老圩、周老圩等。著名的景觀還有堰灣湖、仙人湖、磨墩湖、潛南乾渠、佛園、淮軍雕塑園、梅園、紫薇園、櫻花園、觀光塔以及白雲寺、潛山廟、文昌閣、周瑜讀書處、洗硯池等等。革命史蹟有張璋烈士墓、中共合肥中心縣委及皖西北特委和皖西北獨立遊擊師誕生地、肥西建縣初期縣政府舊址小梁崗。
[12]
肥西縣著名人物
編輯袁宏謨(1828—1886),字蔭普,參加太平天國,被任命為杭州守將。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入山為僧,重修廟宇,求取真經,被尊為“中興始祖”。
張樹聲(1824—1884),字振軒,廩生出身,清末淮軍將領。歷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通商事務大臣等職,是地主階級開明派代表人物。
董寅初(1915.9—2009.6.23),愛國僑領,社會活動家。中央名譽主席,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致公黨第九、十屆中央委員會主席,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
肥西縣榮譽稱號
編輯2019年7月19日,肥西縣入選中國百強縣。
[19]
2019年10月8日,肥西縣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1-23]
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24]
- 參考資料
-
- 1. 2019年肥西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肥西縣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5-20]
- 2. 領導致辭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7]
- 3. 2020年肥西縣GDP達870.2億元 同比增長5.7% .金台資訊[引用日期2021-01-29]
- 4. 肥西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肥西縣誌. 合肥市:黃山書社,1994:46-120
- 5. 行政區劃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7]
- 6. 2018年肥西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肥西縣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4-07]
- 7. 肥西縣人民政府 .合肥政府網[引用日期2013-11-23]
- 8. 肥西老母雞家園(國家AAAA旅遊景區)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7]
- 9. 三河古鎮(國家AAAAA旅遊景區)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7]
- 10. 官亭林海(國家AAAA旅遊景區)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7]
- 11. 銘傳故里(國家AAAA旅遊景區)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7]
- 12. 紫蓬山風景區(國家AAAA旅遊景區)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7]
- 13. 肥西名人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7]
- 14. 住建部關於命名2017年國家園林城市的通報 .中國風景園林[引用日期2017-11-01]
- 15. 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2-19]
- 16. 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出爐:前十蘇州佔四,崑山得五個全國第一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0-09]
- 17. 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0]
- 18. 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中國中小城市網 [引用日期2018-10-09]
- 19. 2019年中國百強縣名單出爐!山東這些縣市上榜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07-21]
- 20. 安徽:發佈“製造強省”建設考核評價結果 .人民網 [引用日期2019-09-22]
- 21. 2019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等六大榜單發佈 你的家鄉排第幾?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22. 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23. 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24. 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11-14]
- 25. 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19)在京召開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榜單發佈 .中國信息產業網[引用日期2019-11-14]
- 26. 《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9)》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在京發佈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12-08]
- 27. 《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9)》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在京發佈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12-09]
- 28. “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和“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研究報告 .鳳凰網 [引用日期2019-12-30]
- 29. “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和“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研究報告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12-31]
- 30. 安徽縣域經濟20強榜單出爐 多個縣大爆發! .鳳凰網 [引用日期2020-04-01]
- 31. 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19]
- 32. 2020年全國百強縣榜單出爐 嘉興多地上榜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5-08]
- 33. 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16]
- 34. 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公佈 .安徽文明網[引用日期2020-06-20]
- 35. 2020全國百強縣出爐:約2%的土地創造全國1/10的GDP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07-29]
- 36. 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引用日期2020-08-14]
- 37. 縣域工業哪家強?來看看最新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0-11-16]
- 38. 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20年)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11-17]
- 39. 水利部公佈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5]
- 40. 強勢躍升!全國百強縣榜單出爐,樂清排第14 .浙江新聞[引用日期2020-12-03]
- 41. “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範縣市”揭曉 .中國小康網[引用日期2021-01-06]
- 42. 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試點縣(區)、“滿天星”訓練營和足球特色幼兒園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1-28]
- 43.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關於通報表揚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2-22]
- 44. 合肥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1](第一號) ——常住人口情況 .合肥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5-23]
- 45. 2021賽迪百強縣權威發佈!《2021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重點內容一覽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8-07]
- 46.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水利部[引用日期2021-08-19]
- 47. 2021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引用日期2021-10-04]
- 48.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2-27]
- 49. 合肥市肥西縣2021年GDP達1018.7億元 系安徽首個千億縣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1-27]
- 50. 重磅!2021年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出爐,首個千億縣誕生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2-17]
- 51. 肥西縣2021年1-12月主要經濟指標運行情況 .肥西縣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3-19]
- 52. 肥西縣:GDP突破千億 成為全省首個“千億縣”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03]
- 53. 領導致辭 .肥西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04]
- 54. 關於省級農村電商示範創建名單的公示 .安徽省商務廳[引用日期2022-05-09]
- 55. 全國第三!義烏上榜了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5-0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