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

鎖定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種較少見的良性腫瘤樣病變。臨牀診斷極其困難,易與原發性肝癌、腺瘤混淆。甚至有部分患者被當作肝細胞癌而行經皮肝動脈栓塞化療治療,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肝臟局灶性結節性增生,主要病理特徵為病灶中央有星形瘢痕伴放射狀纖維分隔,是一邊界清晰、堅硬、無包膜、黃褐色的實質性腫塊。多見於青年女性,單發者居多,男女之比為2.3:1。因缺乏典型臨牀表現及影像學特徵及特異血清學檢查,臨牀診斷十分困難。本病無惡變的可能,一般不需治療,只有當診斷不明確,有症狀時需手術切除。
中醫病名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
就診科室
消化內科
多發羣體
青年女性
常見發病部位
肝臟
常見病因
本病不清,可能因肝動脈畸形造成局部肝組織血流過度灌注,繼發引起局部肝細胞的反應性增生所致
常見症狀
大多無自覺症狀,有症狀者為右上腹疼痛、不適,肝腫大,或右上腹有包塊,壓痛、表面光滑,隨呼吸上下移動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病因

本病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本病是因肝動脈畸形造成局部肝組織血流過度灌注,繼發引起局部肝細胞的反應性增生所致。此外,體內、外雌激素對病灶生長有一定的作用。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臨牀表現

大多數患者無任何自覺症狀,常在超聲檢查或腹部手術時意外發現。有症狀的患者可表現為右上腹疼痛、不適、肝腫大或右上腹包塊。體檢可發現肝臟位於右肋緣下或右上腹有一質硬包塊,有壓痛、表面光滑,隨呼吸上下移動。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檢查

1.體格檢查
可發現肝臟位於右肋緣下或右上腹有一質硬包塊,有壓痛、表面光滑,隨呼吸上下移動。
2.CT檢查
表現為平掃呈等或略低密度,強化掃描動脈期為均質強化,靜脈和延遲期仍略高於肝實質。
3.MRI檢查
顯示病灶中心存在瘢痕;增強掃描可見中央“星芒狀”瘢痕可持續強化。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診斷

臨牀上根據患者良好的健康狀況,無肝炎,尤肝硬化病史,結合影像學檢查。典型的FNH通過B超、CT、MRI可明確診斷。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鑑別診斷

本病需與海綿狀血管瘤及原發性肝癌等相鑑別。

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治療

手術切除是FNH的有效的首選治療,一般認為FNH無壞死和破裂出血,不發生癌變,對明確診斷為FNH的無症狀者,可以保守治療,嚴密隨訪。對於穿刺病理組織學檢查診斷不明、當結節直徑>5cm、無法鑑別良惡性者,FNH診斷明確而體積較大者,隨診觀察過程中腫瘤逐漸增大者需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不規則局部肝切除術或腫塊剔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