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肚,漢語一級字 [10]  ,讀作肚(dù或dǔ),本義指人或動物的腹部。 [1-4]  [9] 
中文名
拼    音
dù,dǔ
部    首
月(肉)
五    筆
efg
注    音
ㄉㄨ`,ㄉㄨˇ
總筆畫
7
部外筆畫
3
四角碼
74210
鄭碼
qbv
統一碼
809A
倉頡
bg
筆順
3511121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肚dù
⒈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腸胃部分:肚子。肚脅。肚皮。牽腸掛肚(掛念,不放心)。 [9] 
⒉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爐肚兒。
⒊ 圓而凸起像肚子的:腿肚子。手指頭肚兒。
其他字義
肚dǔ
⒈ 供食用的動物的胃:豬肚子。羊肚兒。燴肚絲。 [5] 
基本詞義
◎ 肚 dǔ
〈名〉
(1) 人和動物的胃 [tripe]。如:豬肚;牛肚;羊肚 [9] 
(2) 另見 dù
常用詞組
肚子
基本詞義
◎ 肚 dù
〈名〉
(1) (形聲。從肉,土聲。本義:人或動物的腹部)
(2) 同本義 [belly]。如:肚喃(嘟囔);肚包(系在腹部的布袋);肚腸嫩(喻才疏學淺);肚束滌蔑(勒緊腰帶);肚兜(貼身遮護胸腹的布片)
(3) 物體突起或中間鼓出的部分 [bulge]。如:腿肚子;手指頭肚兒
(4) 指思維器官 [heart]。如:肚裏明白;肚裏(心中;胸中);肚裏存見(私下認為);肚裏打草稿(心裏謀劃;考慮);肚皮裏蛔蟲(善於迎合、猜度別人意圖的人)
(5) 另見 dǔ [9]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3
《廣韻》當古切《集韻》《韻會》董五切,音賭。《廣韻》腹肚。《集韻》胃也。《正字通》俗呼曰肚。《博雅》謂之肚。
又《廣韻》《正韻》徒古切,音杜。義同。
又《正韻》獨故切,音覩。《正字通》方音讀曰睹。《韓愈詩》腸肚鎭煎煼。《注》音覩。 [6-7] 

方言集匯

◎ 客家話:[陸豐腔] du3 [海陸豐腔] du3 [客英字典] du3 [台灣四縣腔] du3 [沙頭角腔] du3 [梅縣腔] du3 [寶安腔] du3 [客語拼音字彙] du3 [東莞腔] du3 [梅縣腔] du3
◎ 粵語:tou5
◎ 贛語:duu3肚裏;tuu3肚膀
◎ 韓語:TWU 두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