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肖麗章

鎖定
肖麗章,20世紀30年代,廣東粵劇界的名演員,原名古錦文,又名京章,是廣東鶴山市古勞龍溪鄉村心坊三多里人。代表作品有《羅通掃北》、《重台別》等。
中文名
肖麗章
活躍圈
廣東粵劇界
原    名
古錦文
活躍時間
20世紀30年代

肖麗章人物簡介

肖麗章幼年家貧,依賴其母針線、織麻所得為活。肖生得英俊敏慧,孔武有力,讀學塾兩年,粗通寫算。為家計早出為傭,於古勞圩碼頭做挑夫。 [1] 

肖麗章轉入紅船

當時古勞圩經濟繁榮,商賈雲集,人口眾多,糧食須由外地運來供應,圩上米店多有專用“米艇”(運糧船),艇上一般僱有固定運糧工(是待遇低既苦又累的差使)。於眾多挑夫中,某店老闆看重京章力大能負重,為人謹慎老成,讓他食宿在艇上。京章工作之餘,別無所嗜,只愛跟人家哼幾句粵曲戲文,或唱唱木魚、南音之類自娛。聲韻悦耳可聽,為同伴們所讚賞。
那時,古勞人生活安定,常請外地戲班來圩演出,戲班往來都用專船(俗稱“紅船”)運載人員、道具、戲服、行李等。有一回,一艘紅船恰與京章所在的“米艇”並肩齊泊。經常聊以自娛的京章歌喉,卻使鄰船上的某“老倌”感到驚奇,認為京章有天賦資質,是藝員素材,又見其高挑身段,眉清目秀,動作矯健機靈,就邀請過船,與他交談。他反應迅敏,接受能力強,導之以戲文唱段,他隨口上腔,動作也步趨不亂。老倌喜遇良材,內心高興,乃與京章母親洽商,徵得同意收京章為徒。從此,京章走出‘苦力’圈,由“米艇”轉人“紅船”。故他是經過“跑龍套”正派出身的。
京章得名師指點,加上勤學苦練,很快練就一身戲功,首先於《羅通掃北》一劇“搶印”、“掛帥”兩場戲中,擔綱飾小武角色,初露鋒芒,以唱做俱佳,為觀眾賞識。繼續演了一段時間武戲,在劇壇上已躋身上游。

肖麗章反串走紅

由於當年文明風氣未開,戲劇界男女分班,男班的花旦角色,均由男性反串表演。恰逢班上需用花旦,班中成員惟京章身材、聲、技接近女角。班主就叫京章改行,飾演花旦,京章生來身段頎長,面臉尖削,天賦紅顏姿態,加以歌聲清亮、圓潤,使試唱子喉,簡直達到亂真地步。而京章亦感到這是大有發展前途的機遇,便拜當時著名的男花旦紮腳勝為師。由於他素質基礎好,許多技藝稍為點撥即心領神會,加以刻苦勤奮,虛心肯學,很快便藝成出師,更名為肖麗章。果然雛鶯出谷,一鳴驚人,在粵劇發展初期,一直紅遍南天。正如粵劇研究者梁儼然在其所著的《粵劇漫談》一書中所寫:肖麗章,“精於武戲”,“演‘十三妹’、‘劉金定’、‘杜金娥’(開面),紮腳武打,功藝卓絕”;“又是唱旦,清歌一曲,響遏行雲,一時絕唱。唱曲如《蓮仙秋恨》之幽怨,《重台別》、《三春困城》腔調清越。”總之,肖麗章的技藝水平可説達到爐火純青,獨樹一幟。據老人回憶,他的關目表情都十分感人,悲悽處常使觀眾淚濕衣衫。

肖麗章鬧棚絕技

肖麗章的演技,還有一個絕招:出台時,照例先唱一兩句鬧棚(實質是靜棚,告訴你:老倌出台了,請肅靜下來),這時,一千幾百個觀眾如鬧市的劇場,一下子會寂靜得像無人一樣。大家等他接着來的一手絕技:一杆紅纓長槍,飛擲過舞台,不偏不倚,直插在舞台口的龍鳳柱上!
肖麗章主演的首本戲是《十三妹大鬧能仁寺》、《劉金定斬四門》。其他主要的有與白玉堂合演的《蟾光惹恨》、《寶劍留痕》(外國故事改編),廖俠懷參加主演的《紅白杜鵑》、與靚少鳳合演的《流星趕月》、《杜金娥》、《唐宋春秋》、《穆桂英掛帥》、《龍虎渡姜公》和《衝破紅鸞》等。肖麗章還常演《三下南唐》這個大排場戲,是足以和《三孃教子》、《四郎探母》等十八大本媲美的。他飾劉金定紮腳武打,更稱獨步,久為行家與戲迷所稱道。
這裏還得提出一個唱腔問題,粵劇唱腔大致可分兩大類:一是靚榮的武生喉,靚元亨的小武喉。二是花旦腔,亦分兩派:①千里駒腔。同派的有上海妹郎筠玉林小羣等,以咬弦露字為主;②肖麗章腔。以清麗、爽朗、圓潤、明晰見長。以後譚蘭卿、李雪芳、楚岫雲、馬麗明等均同屬此派唱腔。如若保存有二三十年代“歌林”、“百代”、“碧架”等留聲機唱片,還可聆聽到肖麗章的美妙歌聲。

肖麗章艱苦鍛鍊

為提高技藝,保證演出水平,肖麗章成名後還不斷練聲、練武、練功架。每天下午練聲,或在早上練完聲才天亮。其時,與梅蘭芳吊嗓子一樣,戲迷有買通他的傭人,在練聲場隔壁欣賞學習的。拳腳和他擅長的長槍,每日必練,十八般武藝也輪番玩耍,別人要選擇寬闊的場所,他偏要在家裏狹窄、障礙最多的地方來練。他認為能在險阻處打拳腳、耍把式,不損身旁一物,才算有過硬的本領。
他家裏還搭了兩個相鄰的小平台,枱面二尺見方,一高丈餘,一高四五尺。他每天都好幾次紮了小腳從地面一躍跳上矮台,又從矮台跳上高台,然後打一個空翻,落到地面時卻是“金雞獨立”巍然不動,光這個動作就可知他功底深厚。

肖麗章省港名班

詩、聯作家梁儼然,曾對粵劇作過考證,認為粵劇的演進,由1927年起至1947年止,此期間有所謂省港四大名班,各具所長,各有擁躉(觀眾)。1927~1930年,四名班中由肖??章擔綱的是新中華班,主要演員除肖麗章本人外,還有白玉堂少新權李海泉等。演出劇目有:《重台別》、《錦毛鼠》、《羅通掃北》、《夜渡蘆花》、《衝破紅鸞》、《蟾光惹恨》、《寶劍留痕》、《紫霞杯》等,走紅於穗、港等地。
1931~1935年,為適應新形勢,肖麗章又組織了“錦鳳屏”班(後改名“大文明”)。主要演員有肖麗章、廖俠懷靚少鳳、張仙槎等。演出劇目有《今宵重見月團圓》、《流星趕月》、《豔僕香鬟》、《十二寡婦徵西》、《三合明珠寶劍》、《唐宋春秋》(即高君保與劉金定)等。
這個時期是肖麗章藝術生涯最輝煌燦爛的頂峯期。

肖麗章皎潔人生

按封建陋俗,認為“戲子佬(戲劇演員)”是“下九流”的人,子弟當了伶人,就為族人所不齒。名滿南天,為廣大觀眾所擁戴,但還是遭受到開除出古族的厄運。但他全無芥蒂,毫無怨言,仍然關心桑梓,不時捐款給龍溪的小學(如龍溪、益智、書院高小等),還捐助茶亭等義舉(冬施粥、棉衣;夏派葵扇、免費供給茶水等)。鄉親訪他,只要聽到古勞口音,無不以禮相待。有困難求助於他,則出手大方,每每襄助鉅款。1931年農曆二月初二土地誕,他還帶戲班回龍口牛軛(地名)演出,口碑還在。對於同事,他義重如山,情同手足,誨人不倦。在他家當過傭工的人,過後還常叨唸他以禮待人的盛德。他一生不嫖不賭,不抽鴉片(當時不少伶人抽鴉片)。鑑於戲曲圈中生活較不正常,他告誡子女不要學他做戲。在他事業上正當紅火的時候,一箇舊軍官勾引他的侍妾,把他在香港的兩幢樓房賣了挾帶私逃,為此他迫於無奈赴港處理,並從此結束了藝術生涯。他本有子女在美國檀香山開設咖啡館,於是他乾脆到美國,從此一去不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