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內斯特·肖松

鎖定
歐內斯特·肖松,1855年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在音樂上主要受到瓦格納和弗蘭克的影響。他用十年時間創作了瓦格納風格的歌劇《亞瑟王》,但上演並不成功。在器樂創作上,他主要遵循弗蘭克的道路。肖松的作品常常高度半音化,充滿色彩豐富的和聲,華美的旋律和精巧的配器,並常用循環主題手法。
中文名
歐內斯特·肖松
外文名
Amédée-Ernest Chausson
國    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855年1月20日
逝世日期
1899年7月10日
職    業
作曲家
代表作品
七首歌曲
出生地
巴黎

歐內斯特·肖松人物生平

1855年1月21日生於巴黎一個市政工程承包商家裏。他自小生活在畜裕、温暖的環境,約十五歲便開始涉足巴黎許多文藝沙龍,習慣於在閲讀、作畫、參觀畫展和聽音樂會中過日子。
肖松雖遵父命攻學法律,獲得博士學位,並就任巴黎上訴法院的律師(1877年),但由於天性優柔寡斷,多愁善感,以至於無法從事他所學成的專業,1879年底,他進巴黎音樂學院馬斯內的配器班學習,依然未下定決心改行。這期間,他曾參加羅馬大獎競賽未獲成功,此後轉隨弗蘭克勤苦學習作曲幾近三年,1883年畢業。
肖松在弗蘭克的眾多學生當中,也許是寫作旋律最有天份和最自然的一位,他的基本氣質是抒情的,但這正如福萊一樣,既是他的主要美質,同時又是他的缺點的根源。他的音樂時常蒙上一層淡淡的哀愁,有時還強化為悲劇性的情緒,但首先總是充滿着一種不定的柔情和雅緻。
一般説來,肖松比丹第更有創造性才能,但他缺少丹第所擁有的那種精密的自我鍛練和驚人的自我發展的能力,他的個性的內在美可以説僅次於丹第;他像丹第那樣,寫作樂隊和戲劇作品,還有室內音樂,但他的歌曲創作卻不像丹第那樣,應該説,成就要低於福萊和杜帕克。
肖松的戲劇作品如抒情戲劇《海倫》(1884年)和《阿爾蒂斯王》(1895年)以及為莎士比亞的《基風雨》寫的配樂(1888年)等,常有把瓦格納的手法同法國人的思維結合一起的痕跡,像丹第和夏布裏埃一樣,他寫的愛情二重唱,總是使人想到瓦格納的《特里斯坦》的第二幕。
不過,肖松的聲譽主要在於他的器樂作品方面—包括一部交響曲(1890年)和在他的器樂作品中最負盛名的小提琴與樂隊合奏曲《音詩》(1896年)。
肖松的器樂作品,早期的可以看到馬斯內的印記,但總的説來,在手法和風格方面,他顯然是弗蘭克的忠實信徒,此外,由於他多次到過德國,還深受瓦格納的影響。九十年代,同一些象徵派詩人的交往,使他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又同印象派有點相近。
肖松對發展法國民族音樂作出了有益的貢獻,他是法國民族音樂協會最初的成員之一,從1896年起又擔任該會的秘書若干年,他有許多作品都是在協會組織的音樂會上初演的。
肖松在當時的法國作曲家中,從外表看來,確是一個幸運兒。他的生活非常富裕(他時常資助不及他那般好運的法國作曲家),婚姻美滿,珍藏的名畫使他的家就像一座真正的博物館一般。然而,他的生活也並非真正順適,他那和藹可親的外表,常常掩飾着他內心深藏的感傷和神秘的責任感。
肖松的老師弗蘭克和他的許多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個人的不幸或悲劇:弗蘭克因車禍受傷致死,卡斯蒂隆(A.Castillon,1838-1873)在普法戰爭中負傷而死,勒柯才二十四歲便死於傷寒症,而杜帕克則因神經失常而就此不能工作;肖松也是這樣,1899年6月10日,他在位於裏梅的莊園裏創作絃樂四重奏時,有一次騎自行車外出就此沒有回家,後來人們發現他在山坡下撞裂頭顱骨身死。 [1] 

歐內斯特·肖松代表作品

Op.2,七首歌曲(1879-1882)
Op.3,g小調鋼琴三重奏(1881)
Op.5,薇薇安,交響詩(1882-1887)
Op.12,三首經文歌(1886)
Op.16,三首經文歌(1888-1891)
Op.19,愛和海之詩(1882-1893)
Op.20,降B大調交響曲(1889-90)
Op.21,D大調協奏曲(1889-91)
Op.23,亞瑟王,三幕歌劇(1886-95)
Op.24,梅特林克歌曲(1893-1896)
Op.25,音詩,小提琴與樂隊(1896)
Op.26,四首鋼琴舞曲(1896)
Op.28,莎士比亞歌曲(1890-1897)
Op.30,A大調鋼琴四重奏(1897)
Op.32,節慶的聲音,交響詩(1897-1898)
Op.34,兩首魏爾蘭歌曲(1898)
Op.35,c小調絃樂四重奏(1897-1899)
Op.37,永恆之歌(189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