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肖文德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鎖定
肖文德,男,1963年生,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職務:環境與化學工程研究室負責人 [1] 
中文名
肖文德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華東理工大學
主要成就
二氧化硫廢氣回收淨化新技術的工程化
職    稱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性    別

肖文德人物經歷

1981-1985華東理工大學煤化工專業本科
1985-1988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碩士
1988-1991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
1991- 華東理工大學UNILAB工作
1995,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1996,入選上海市科技“啓明星”計劃
2000,授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1,評為上海市優秀科技“啓明星”
2010,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主任

肖文德科研項目

1、1995-1999,國家計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二氧化硫廢氣回收淨化新技術的工程化”(合同編號:95-530-01),總投資4500萬元,國家支持1000萬元。
2、1996-20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環保中若干重要催化過程的基礎研究”(合同號:29633030)。
3、2001-2004,國家科技部“十五”863計劃項目“可資源化煙氣脱硫技術”(合同編號2001AA527030),總投資2000萬元,國家支持500萬元。

肖文德研究方向

學術特色:催化工程、反應器工程、化工系統工程。
研究領域: 化工與能源和環境的交叉領域:能源化學工程和環境化學工程。
研究方向: 潔淨煤技術、綠色化學、C1化學、和生物質化工。

肖文德學術成果

1、提出了相平衡和化學平衡共存的複雜熱力學體系的新的計算方法,在AIChEJ雜誌發表,他人引用10餘次。
2、在非定態催化方面,有7篇研究論文在國外發表,其中在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發表5篇,提出了新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方法,提出新的流向變換反應器,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得到了國家計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計劃支持,在國內建成了5套工業化裝置,每年回收SO2生產硫酸20餘萬噸。該項工作多次在國際專題會議上(USPC)宣讀。
3、在煙氣脱硫方面,創新提出了資源再利用和原子經濟性100%的綠色化學路線,以氨為脱硫劑,回收煙氣中SO2,生產硫銨化肥(國外技術以石灰石為脱硫劑,副產無用的石膏,有二次污染,資源浪費原子經濟為0)。根據計算機模擬,提出了處理巨量煙氣和微量濃度,並且集傳熱增濕、化學吸收、亞硫銨氧化、硫銨結晶、除霧、除塵等多功能一體的脱硫裝置,兼具了噴淋塔、填料塔、鼓泡塔和攪拌釜的特徵,屬於化學工程前沿的多功能反應器,並提出了優化的工程化成套技術。該技術在國內申請和獲得了10項發明專利,1項國際發明專利,連續得到了國家計委“九五”重點攻關和國家科技部“十五”863計劃支持。
4、在煙氣脱硝方面,也創新提出了可資源化和原子經濟100%的綠色化學路線(國外採用氨還原技術,消耗寶貴原料,變為廢物)。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NO的仿生催化技術,發現了氨/胺鈷絡合物多功能催化劑,同事促進NO和O2吸收,和NO氧化,將NO回收為硝酸鹽肥料。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九五”重點支持,申請和獲得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研究論文在IEC Research 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發表。
5、在綠色化學方面,研究了CO2、環氧乙/丙烷和甲醇反應聯產碳酸二甲酯和二元醇過程,應用反應精餾和萃取精餾原理,獲得多個發明專利,並申請國際發明專利,論文在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Fluid Phase Equilibrium發表,被他人引用20餘次,在16屆和17屆國際化學反應工程會議(ISCRE)上,論文得到青年學者獎,引起Shell等公司的興趣,希望合作開發大型化生產技術。
6、在C1化學方面,將流化牀應用於合成氣一步法合成二甲醚過程,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研究論文在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和電子雜誌IJCRE發表,全文下載130次。在合成氣制乙二醇方面,以催化、反應器和過程三尺度方法,提出了新的規整型工業催化劑,貴金屬負載量降低了90%。該項目受到上海市科技興市重大產業化計劃支持。研究論文在Applied Catalysis發表。
7、在生物質化工方面,擬重點研究糖化工和酒精化工,研究和開發以糖和酒精為原料生產二元醇和多元醇的可持續生產技術。
共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16篇,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8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6項,申請國際發明專利2項,出版著作《二氧化硫脱除與回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