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肉葉鞘蕊花

鎖定
肉葉鞘蕊花(Coleus carnosifolius (Hemsl.) Dunn)屬於多年生、肉質草本,莖較粗壯且多分枝幼時有短柔毛分佈,葉肉質,寬卵圓形或近圓形;花為輪傘花序多花,小堅果卵狀圓形,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中文名
肉葉鞘蕊花
拉丁學名
Coleus carnosifolius (Hemsl.) Dunn
別    名
假回菜(廣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2] 
唇形目
唇形科
鞘蕊花屬
肉葉鞘蕊花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廣西兩地

肉葉鞘蕊花形態特徵

整體
多年生、肉質草本。莖較粗壯,直立,高約30釐米,多分枝,幼時被短柔毛,老時近無毛,淡褐色。 [1] 
葉肉質,寬卵圓形或近圓形,徑1.2-3.5釐米,先端鈍或圓形,基部截形或近圓形,稀有急尖,邊緣具疏圓齒或淺波狀圓齒,兩面綠帶紫或紫色,略被毛,滿布紅褐色腺點,側脈約3(4)對,弧形,與中脈在兩面微凸起;葉柄與葉片等長或有時短於葉片,壓扁狀,多少具翅,略被毛。 [1] 
輪傘花序多花,果時徑3-4釐米,排列成長達18釐米的總狀圓錐花序,花梗伸長,長3-6毫米,與短的總梗及序軸密被微柔毛;苞片倒卵形,長4毫米,寬3毫米,先端具小尖頭,近脱落,具5脈,外密被腺微柔毛及紅褐色腺點。花萼卵狀鐘形,花時長約2.5毫米,外密被具腺微柔毛及紅褐色腺點,內面無毛,果時增大,伸長,呈管狀鐘形,明顯下傾,略彎曲,長達8毫米,萼齒5,近等長,後齒特別增大,三角狀卵圓形,果時外反,其餘4齒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花冠淺紫或深紫色,外被微柔毛,長約1.2釐米,冠筒基部寬不及1毫米,在萼外驟然下彎,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淺4裂,下唇全緣,伸長。雄蕊4,內藏,花絲基部近合生。花盤前方膨大。 [1] 
小堅果卵狀圓形,光滑,黑棕色或黑色。 [1]  [3] 
肉葉鞘蕊花線稿圖 肉葉鞘蕊花線稿圖 [1]

肉葉鞘蕊花生長環境

生於石山林中或岩石上。

肉葉鞘蕊花分佈範圍

產廣東,廣西;模式標本採自廣東北江流域。 [1] 

肉葉鞘蕊花主要價值

【苗藥】石容扁:花、葉治瘡瘍腫毒,背癰,疔癤《湘藍考》。 [1] 
全草:用於咽喉腫痛小兒疳積;外用於瘡瘍腫毒,蛇咬傷,瘡疥。 [1] 
【藥 名】:肉葉鞘蕊花 Coleus carnosifoljus (Hemsl.) Dunn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唇形科鞘蕊屬植物肉葉鞘蕊花的全草。
【功 效】:散寒解表、祛痰止咳。
【主 治】:治風寒外感證、 風寒咳嗽、咳痰。
【性味歸經】:辛,平。入肺、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一20克。
【別 名】:假回菜(廣東)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廣東、廣西兩地。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