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肉草

鎖定
肉草是鴨跖草科、水竹葉屬植物水竹葉(學名:Murdannia triquetra)的別名。 [1] 
中文名
肉草
拉丁學名
Murdannia triquetra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粉狀胚乳目
亞    目
鴨跖草亞目
鴨跖草科
水竹葉屬

肉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長而橫走根狀莖。根狀莖具葉鞘,節間長約6釐米,節上具細長鬚狀根。莖肉質,下部匍匐,節上生根,上部上升,通常多分枝,長達40釐米,節間長8釐米,密生一列白色硬毛,這一列毛與下一個葉鞘的一列毛相連續。葉無柄,僅葉片下部有睫毛和葉鞘合縫處有一列毛,這一列毛與上一個節上的銜接而成一個系列,葉的他處無毛;葉片竹葉形,平展或稍摺疊,長2-6釐米,寬5-8毫米,頂端漸尖而頭鈍。花序通常僅有單朵花,頂生併兼腋生,花序梗長1-4釐米,頂生者梗長,腋生者短,花序梗中部有一個條狀的苞片,有時苞片腋中生一朵花;萼片綠色,狹長圓形,淺舟狀,長4-6毫米,無毛,果期宿存;花瓣粉紅色,紫紅色或藍紫色,倒卵圓形,稍長於萼片;花絲密生長鬚毛。蒴果卵圓狀三稜形,長5-7毫米,直徑3-4毫米,兩端鈍或短急尖,每室有種子3顆,有時僅1-2顆。種子短柱狀,不扁,紅灰色。花期9-10月(但在雲南也有5月開花的),果期10-11月。 [1] 

肉草產地生境

產雲南南部(西雙版納、鳳慶、屏邊)、四川(天全、峨眉山、合江、萬源、南川)、貴州(梵淨山)、廣西(石龍、臨桂)、海南(五指山)、廣東(廣州、連縣、翁源、大埔)、湖南(東安、南嶽、雪峯山、淑浦)、湖北(咸豐、恩施、利川)、陝西(南鄭)、河南南部(雞公山)、山東(牟平)、江蘇(蘇州)、安徽(舒城、嶽西、祁門)、江西(普遍)、浙江(杭州、昌化)、福建(連城)、台灣(新店)。生於海拔1 600米以下的水稻田邊或濕地上。印度至越南、老撾、柬埔寨也有。模式標本採自印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