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肉芽組織

鎖定
肉芽組織(granulation tissue)是指由新生薄壁的毛細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纖維細胞構成,並伴有炎性細胞浸潤,肉眼表現為鮮紅色,顆粒狀,柔軟濕潤,形似鮮嫩的肉芽故而得名。為幼稚階段的纖維結締組織。
中文名
肉芽組織
外文名
granulation tissue
顏    色
鮮紅色
形    狀
顆粒狀
釋    義
幼稚階段的纖維結締組織
鏡下觀察
平行排列

肉芽組織簡介

肉芽組織(granulation tissue)是新生的富含毛細血管的幼稚階段的纖維結締組織。病理學裏的肉芽組織:組織損傷過程中,為取代壞死的實質組織,周圍幼稚結締組織可以增生,形成紅色顆粒樣柔軟組織,狀似肉芽。

肉芽組織功能

肉芽組織形成後逐漸發生纖維化成為瘢痕組織( scar tissue)。其轉化過程是膠原纖維增多,成纖維細胞逐漸減少並轉變為靜止的纖維細胞;毛細血管逐漸閉合、退化,或演化為小血管;炎細胞亦漸消失,最終形成灰白色、質地硬、缺乏彈性的瘢痕 [1] 

肉芽組織結構

鏡下可見大量由內皮細胞增生形成的實性細胞索及擴張的毛細血管,向創面垂直生長,並以小動脈為軸心,在周圍形成袢狀彎曲的毛細血管網。在毛細血管周圍有許多新生的成纖維細胞,此外常有大量滲出液及炎性細胞。炎性細胞中常以巨噬細胞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因此肉芽組織具有抗感染功能。
巨噬細胞能分泌PDGF、FGF、TGF-β、IL-1及TNF,加上創面凝血時血小板釋放的PDGF,進一步刺激纖維母細胞及毛細血管增生。巨噬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能吞噬細菌及組織碎片,這些細胞破壞後釋放出各種蛋白水解酶,能分解壞死組織及纖維蛋白,肉芽組織中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亦有吞噬能力,並有強的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肉芽組織中一些成纖維細胞的胞質中含有肌細絲,此細胞除了有成纖維細胞的功能外,還具有平滑肌細胞的功能,稱其為肌成纖維細胞

肉芽組織成分形態特點

肉芽組織是由纖維母細胞、毛細血管及一定數量的炎性細胞等有形成分組成的。其形態特點如下。
1.肉眼觀察 肉芽組織的表面呈細顆粒狀,鮮紅色,柔軟濕潤,觸之易出血而無痛覺,形似嫩肉故名。
2.鏡下觀察 基本結構為:
①大量新生的毛細血管,平行排列,均與表面相垂直,並在近表面處互相吻合形成弓狀突起,肉眼呈鮮紅色細顆粒狀。
②新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散在分佈於毛細血管網絡之間,很少有膠原纖維形成。
③多少不等的炎性細胞浸潤於肉芽組織之中。肉芽組織內常含一定量的水腫液,但不含神經纖維,故無疼痛 [2] 

肉芽組織作用

肉芽組織在組織損傷修復過程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①抗感染保護創面;
②填補創口及其它組織缺損;
機化或包裹壞死、血栓、炎性滲出物及其他異物。
機化(organization)是指由新生的肉芽組織吸收並取代各種失活組織或其它異物的過程。最後肉芽組織成熟,轉變為纖維瘢痕組織。包裹(encapsulation)是一種不完全的機化。即在失活組織或異物不能完全被機化時,在其周圍增生的肉芽組織成熟為纖維結締組織形成包膜,將其與正常組織隔離開。
肉芽組織 肉芽組織

肉芽組織修復

瘢痕性修復或稱不完全性修復,是在組織細胞不能進行再生性修復的情況下。由損傷局部的間質新生出的肉芽組織溶解吸收異物並填補缺損,繼之肉芽組織逐漸成熟,轉變為瘢痕組織,使缺損得到修復。

肉芽組織結局

肉芽組織在組織損傷後2~3天內即可開始出現,填補創口或機化異物。隨着時間的推移,肉芽組織按其生長的先後順序,逐漸成熟。其主要形態標誌為:水分逐漸吸收減少;炎性細胞減少並逐漸消失;毛細血管閉塞、數目減少,少數毛細血管改建為小動脈和小靜脈;成纖維細胞產生的膠原纖維增多,並逐漸變為纖維細胞。最終肉芽組織成熟為纖維結締組織並轉變為瘢痕組織
參考資料
  • 1.    王森,陳玲,張紅英主編,病案信息技術大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01,第205頁
  • 2.    王謙主編,病理學基礎,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07,第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