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肇慶市博物館

鎖定
肇慶市博物館(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江濱東路閲江樓。 [19]  總建築面積約11550平方米,展廳4280平方米。 [14] 
肇慶市博物館成立於1979年6月;1999年,肇慶市博物館與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在閲江樓合署辦公;2021年5月,肇慶市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14]  截至2019年末,肇慶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有1333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71件(套)。 [17] 
2019年10月,肇慶市博物館成為廣東省首批“人文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2021年,肇慶市博物館獲評肇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4] 
中文名
肇慶市博物館
地理位置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江濱東路閲江樓
類    別
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週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門票價格
免費
館藏精品
古端硯,康熙御書碑
建築面積
約 11550 m²

肇慶市博物館歷史沿革

1972年,開始籌辦肇慶市博物館。
肇慶市博物館成立於1979年6月。
1999年,肇慶市博物館與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在閲江樓合署辦公。
2021年5月,肇慶市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14] 

肇慶市博物館建築佈局

肇慶市博物館綜述

肇慶市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約11550平方米,展廳4280平方米。 [14] 

肇慶市博物館基本陳列

  • 《葉挺獨立團史蹟》陳列
《葉挺獨立團史蹟》陳列設在閲江樓二樓,陳列內容分為“肇慶建團”、“軍政活動”、“援助農運”、“北伐先鋒”、“武裝起義”、“將星璀璨”六個部分。展示面積520平方米,展線全長250餘米。圍繞中國共產黨創建領導的第一支正規軍隊——葉挺獨立團在肇慶建立和後來發展的歷程,通過歷史照片、文物、場景、雕塑、投影、電視專題片等形式,展示了葉挺獨立團的戰鬥歷程,是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場所。 [15] 
館內展廳
  • 《硯都瑰寶》陳列
《硯都瑰寶》陳列 《硯都瑰寶》陳列
《硯都瑰寶》陳列位於肇慶城區江濱東路閲江樓西側崧台書院端硯陳列館內,陳列面積368平方米,展線200多米,內容介紹了端硯自初唐問世以來的演變和發展的歷史概貌,系統地介紹了端硯的硯坑與礦牀地質,端硯的形制與石品花紋,以及歷代端硯雕刻工藝的發展軌跡。陳列實物以100多方歷代古端硯為基礎,展出肇慶當代制硯名家、收藏家和硯廠硯坊的端硯精品100多方。通過古今端硯的生動組合,輔以模型雕塑、場景等效果,把文房瑰寶端硯的風采展示給觀眾。 [1] 
  • 《謝志峯捐贈古端硯》
康熙御書碑 康熙御書碑
《謝志峯捐贈古端硯》陳列展出康熙御書碑,這五塊碑是清代兩廣總督郭世隆把他父子們所得的康熙手跡摹勒石上的,刻上有雙龍的頂額,底下是雕龍的基座,每方碑刻上都有“御書”兩字。碑刻的內容有康熙的詩作和臨摹宋代書法家米芾及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詩帖。 [2] 
  • 《六祖惠能生平故事陳列》陳列
《六祖惠能生平故事陳列》陳列共製作了場景18個,玻璃鋼彩塑人物圓雕48尊,大型浮雕一組。該陳列對惠能一生的經歷作出概要的梳理。 [16] 
  • 《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瑪竇》陳列
《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瑪竇》陳列以珍貴的歷史文獻、圖片、繪畫以及場景等形式,向觀眾介紹利瑪竇來華活動二十八年的有關事蹟。整個陳列分為“博學才子跋涉東來”、“東西文化在肇碰撞”、“泰西儒士永留中國”三大部分。以及“利瑪竇在肇慶活動場所分佈圖”、“利瑪竇生平大事一覽表”、“利瑪竇中文著述一覽表”等。陳列展出大量珍貴文獻和文物的照片有:《利瑪竇中國札記》手稿的扉頁;第一部中西文辭典(葡萄牙文與中文)《平常問答詞義》手稿選頁;《渾蓋通憲圖説》、《圜容較義》、《同文算指》、《幾何原本》等書的封面、選頁;利瑪竇弟子澳門人遊文輝所畫的利瑪竇油畫像;朝廷欽賜的利瑪竇墓地官文;利瑪竇墓及墓碑拓片等。 [16] 

肇慶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 綜述
截至2019年末,肇慶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有1333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71件(套)。 [17] 
  • 重要藏品
肇慶市博物館重要藏品如下表所示。
重要藏品一覽表
彭泰來行書四條屏
年代:清
尺寸(釐米):畫心縱159.4,橫32 [18] 
彭泰來行書四條屏 彭泰來行書四條屏
康有為行書“一炁軒”書法橫幅
年代:清
尺寸(釐米):畫心縱21.2,橫46.9 [8] 
康有為行書“一炁軒”書法橫幅 康有為行書“一炁軒”書法橫幅
乾隆仿鈞紅釉膽瓶
年代:清
尺寸(釐米):口徑5.6,底徑13.8,通高55 [9] 
乾隆仿鈞紅釉膽瓶 乾隆仿鈞紅釉膽瓶
黃地三彩花卉紋瓷碗
年代:清
尺寸(釐米):口徑19,底徑7.3,通高8.6 [10] 
黃地三彩花卉紋瓷碗    黃地三彩花卉紋瓷碗   
銅佛立像
年代:南朝
尺寸(釐米):通高
編號:歷0502—B32 [11] 
銅佛立像 銅佛立像
圓莖銅劍
年代:戰國
尺寸(釐米):劍身通長33,劍柄通長7
編號:歷0488—B18 [12] 
圓莖銅劍 圓莖銅劍
饕餮紋銅尊
年代:宋
尺寸(釐米):口徑20,底徑13,高19.5
編號:歷0498—B28 [13] 
饕餮紋銅尊 饕餮紋銅尊
  • 藏品保護
肇慶市博物館庫房配備“三鐵一器”及重要的安防設備,如監控攝像槍(連監聽器)、防盜探測器、聯動報警按鈕、複合防盜門、防盜網、可移動密集型鋼櫃、防震盪探頭和指紋門禁等。庫房內配備空調,温度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濕度保持在50%—55%左右。一級文物配備保險櫃存放,重要陶瓷配備錦裹匣存放,重要書畫配有畫套或錦盒保存。 [16] 

肇慶市博物館文化活動

  • 宣傳教育
肇慶市博物館舉辦各種臨時展覽,如《肇慶市青少年科技作品展》《揭穿“法輪功”的醜惡面目》《動手動腦科普教育展覽》等展覽,組織學生集體參觀。
2000年,肇慶市博物館將《端硯春秋》陳列有關內容放上互聯網,在肇慶市文博單位中利用互聯網進行公眾宣傳。
2002年,肇慶市博物館策劃開展“愛我名城,護我國保文物”春遊和徵文比賽。
2007年5月18日,肇慶市博物館邀請廣東省文物鑑定專家在牌坊廣場為市民免費進行鑑寶。 [16] 
  • 學術研究
肇慶市博物館出版專著有《肇慶市文物志》(1987年)、《肇慶文物志》(1996年地區性文物志)、蕭健玲著《利瑪竇》(嶺南文化知識書系,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10)、蕭健玲、陳羽編《禪宗六祖故事》(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7.5)。 [16] 

肇慶市博物館所獲榮譽

2007年,肇慶市博物館被授予“廣東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
2009年5月,肇慶市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公佈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19年10月,肇慶市博物館成為廣東省首批“人文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
2021年,肇慶市博物館獲評肇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4] 

肇慶市博物館機構設置

  • 單位性質
肇慶市博物館是事業單位。 [16] 
  • 經費來源
肇慶市博物館經費由財政全額撥款,實行收支兩條線管。 [16] 
  • 機構設置
肇慶市博物館設有辦公室、資料檔案室、館藏部、陳列部、宣教部、保衞部等部門,下屬單位設梅庵管理處、古城牆管理處、古塔管理處等。 [16] 
  • 服務觀眾項目
肇慶市博物館為觀眾提供免費講解項目,設施有文房四寶及紀念品商店、遊客休息大廳、停車場等。 [16] 
  • 觀眾接待
肇慶市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共接待海內外觀眾200多萬人次(含各文物景點)。 [16] 
1999年—2007年,觀眾量年均近20萬人次,其中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士等特殊羣體,以及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團體觀眾實行減免票優惠的人次達10多萬人次。 [16] 

肇慶市博物館文物景點

肇慶市博物館閲江樓

閲江樓位於肇慶端州城區,南臨西江,始建於明代,佔地面積8100平方米。歷史上曾為鵠奔亭,南宋隆興年間(1163—1164年)改建為紀念唐代高僧石頭和尚陳希遷的石頭庵,明宣德六年(1432年)擴建為崧台書院,嘉靖二十五(1546年),增建北樓以及東西兩廊和號舍。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命名為“閲江樓”。閲江樓築於高約8米的山崗上,坐北向南,為典型的廣東四合院式古建築。樓高2層,南樓高13.9米,北樓高12.9米,東、西兩樓高均為12.5米,4座樓通過4座耳樓銜接連通。南北兩樓為歇山頂,屋脊上均有鰲魚寶珠,東西兩樓為券篷頂。庭院面積248平方米,內植米蘭,已有300餘年數齡,並設水池、假山,清幽雅靜。南門前置石階,石階寬闊。階下置石獅1對。北樓地下大廳有清康熙時兩廣總督郭世隆所立的康熙御書碑5塊(其中1塊毀於日寇轟炸)。南樓檐下,懸掛兩廣總督勞崇光所書的“閲江樓”木匾和朱德元帥題寫的“獨立團團部舊址”匾額。
閲江樓歷為肇慶市博物館和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所在地,館內設《硯都瑰寶》陳列和《鐵軍獨立一雄團》陳列。2004年2月8日,江澤民視察閲江樓,參觀了《鐵軍獨立一雄團》陳列後,欣然題詞“北伐先鋒,永垂青史”。 [3] 
閲江樓 閲江樓

肇慶市博物館梅庵

梅庵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城西的梅庵崗上,北枕山崗,南眺西江流水。梅庵供奉禪宗六祖惠能,為嶺南名剎。相傳六祖76歲那年返回故鄉新興,路經端州,在城西山崗上插梅為記,以示不忘。宋至道二年(996年),六祖的弟子智遠和尚為紀念先師在崗上建庵,庵以梅為名,故取名梅庵。梅庵的主體建築由山門、大雄寶殿、六祖殿、前後天井、前後兩廊組成。附屬建築有庵前平台、六祖井,頭門、壽龜池、陳列室、禪脈堂、高深莫測池、賞梅廊、常光亭、碑廊和梅園等。梅庵四周築圍牆保護,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1962年,梅庵公佈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公佈梅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梅庵 梅庵

肇慶市博物館崇禧塔

崇禧塔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塔高57.5米,外觀9層,內分17層。郭沫若在肇慶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穩”的詩句就是讚美分別聳立在西江兩岸崇禧塔、元魁塔、文明塔、巽峯塔四塔。崇禧塔為四塔之冠,趙樸初曾為該塔撰書“七星高北斗,一塔聳南天”的楹聯。 [6] 
崇禧塔 崇禧塔

肇慶市博物館古城牆

肇慶古城牆始建於宋皇佑年中(1053年)。古城牆周長2801.2米,高6至10米,城牆外圍有28個突出的城垛,既保留有整段宋磚砌築的城牆,同時也保留了元、明、清、民國時期磚砌的城牆。1989年,古城牆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肇慶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肇慶市博物館麗譙樓

麗譙樓位於肇慶市城中路第一人民醫院大門西側。始建於宋重和元年 (1118年),原稱“御書樓”。宋麗譙樓分台基、樓宇兩部分。台基長34.45米,寬14.45米,高6.14米,台基下拱道高4.9米,寬4.44米,長14.75米。樓宇為90年代恢復,高二層,重檐歇山頂。麗譙樓為肇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7] 
麗譙樓 麗譙樓

肇慶市博物館披雲樓

披雲樓,聳立在肇慶古城牆之巔,是古代城牆上的軍事指揮中心,始建於宋政和三年(1113年),歷經八次修葺和重建,為肇慶八景之一。
披雲樓 披雲樓

肇慶市博物館肇慶府學宮

肇慶府學宮又稱高要學宮、文廟,位於肇慶市正東路42號,該學宮始建於北宋崇寧初,元末遭兵毀,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後經多次重修,規模日臻完備。另有碑記10多通,大成殿為五開間23.5米,五進深20.8米,佔地面積為488平方米。高12.3米,九脊重檐歇山頂,木構建築。全殿豎36根大楠木柱,微側腳,柱礎為石質花籃形。柱頂為斗拱結構,上檐斗拱24組,下檐斗拱32組。下檐正立面除各柱頭置斗拱外,正間置鋪作斗拱2組,次間置鋪作斗拱1組。斗拱為明式斗拱用足材,外出三跳六鋪作,單抄三下昂。1959年和1986年,先後對大成殿台基和大殿進行加固維修、翻新。1979年,肇慶府學宮被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22日,高要學宮移交給肇慶市政府,由肇慶市博物館管理使用。
肇慶府學宮 肇慶府學宮

肇慶市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肇慶市博物館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江濱東路閲江樓。 [19] 
肇慶市博物館(新館)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週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20] 
  • 票價
免費參觀。 [16] 
  • 交通
在肇慶市內乘15路、27路公交車在閲江樓站下車即到。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