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肅(拼音:sù),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 [2]  。本義為做事振奮、恭敬,引申指莊重、威嚴,又引申亦指冷峻、肅殺、清除等。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vijk(86)vhjw(98)
倉    頡
llfl
鄭    碼
xbno
字    級
一級字 [1] 
注    音
ㄙㄨˋ
平水韻部
入聲一屋 [4] 
總筆畫
8
四角號碼
50227
統一碼
基本區 U+8083
結    構
上下結構
造字法
會意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字符表 字符表
會意字。西周金文作從𦘒(niè)從字形A,𦘒為手持巾擦拭狀,字形A即𣶒(yuān)),像蓄水之淵潭,二者結合以臨淵擦拭戰戰兢兢會“執事振敬”意。春秋時淵潭的兩邊加了大框,內加水滴,突出其封閉、蓄水特徵。戰國時𣶒或簡化作字形B,或草書作字形C,構意不變。《説文》古文易𣶒為心、卪(jié,甲文作跪跽人形D),人跪跽而擦拭,心有所戒懼,與擦拭於𣶒上取意相合。 《古文四聲韻》所載《説文》心作字形E,乃字形F之訛。 《説文》:“從𦘒在𣶒上。”楷書作肅,是筆意、筆勢變化的結合。簡體作肅,是記號字,來自晉代以後的草書。隸變時,尚出現有字形GHIJK等,皆未取得正體地位。或作L,俗體。 《説文》本義為做事振奮、恭敬。王孫鍾:“肅悊(哲)聖武。”𦅫鎛:“肅肅義政。”謂恭敬其法度也。引申指莊重、威嚴。《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其從者肅而寬。”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臣肅敬不敢敝其主。” 《包山楚簡》 2.174 “肅王”,即楚肅王,肅為諡號,亦此義。引申亦指冷峻、肅殺、清除等。通“夙”,早。晉陸機《贈顏交趾公真詩》:“顧侯體明德,清風肅已邁。”通“速”,急,疾。《詩·召南·小星》:“肅肅宵征,夙夜在公。” [2]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恭敬。
Respectful
《書·洪範》:“恭作肅,從作乂,明作晢,聰作謀,睿作聖。”
《莊子·則陽》:“其慢若彼之甚也,見賢人若此其肅也,是其所以為靈公也。”
肅敬
莊重,嚴肅。
Solemn
唐韓愈《息國夫人墓誌銘》:“戡強以肅,成敏以和。”
清愈樾《春在堂隨筆》卷十:“觀瞻既正,禮儀自肅。”
嚴肅,肅陳
多用於饋贈或書信,表示尊敬。

明張居正《答陳松谷相公書》:“往者,肅幣奉祝,殊愧不虔,乃辱台翰遠貽,深用為歉。”

嚴峻,嚴格。
Severe
《禮記·禮運》:“刑肅而俗敝,則法無常。”三國蜀諸葛亮《答法正書》:“劉璋闇弱,自焉已來有累世之恩,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
肅心,肅然
敏捷。
Agile
《左傳·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賦也,有先君之明與先大夫之肅,故捷。”
肅給,肅肅
肅靜,幽靜。
Quiet
《素問·診要經終論》:“刺針必肅。”
唐李嘉佑《奉和杜相公長興新宅即事呈元相公》:“隱樹重檐肅,開園一逕斜。”
肅靜
動詞
拜揖。
Greet
《左傳·成公十六年》:“敢告不寧君命之辱,為事之故,敢肅使者。”
肅揖
引進,引導。
Guide
唐韓愈《汴州東西水門記》序:“越三月,辛巳朔,水門成。三日癸未,大合樂,設水嬉,會監軍軍司馬賓佐僚屬將校熊羆之士,肅四方之賓客以落之。”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叟曰:‘老夫流寓無所,暫借此安頓細小,既承寵降,有山茶可以當酒。’乃肅賓入。”
肅客
萎縮,肅殺。
Shrink
《呂氏春秋·季春》:“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
南朝宋鮑照《山行見孤桐》:“未霜葉已肅,不風條自吟。”
肅殺
猶儆戒。

晉葛洪《抱朴子·明本》:“不賞而勸,不罰而肅。”
唐劉知幾《史通·品藻》:“夫能申藻鏡,別流品,使小人君子,臭味得朋;上智中庸,等差有敍,則懲惡勸善,永肅將來;激濁揚清,鬱為不朽者矣。”

整理,整飭。
Sort out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賦》:“女遂俯整玉軼,仰肅金鑣。”
宋范仲淹《推委臣下論》:“肅朝廷之儀,觸縉紳之邪,此御史府之職也。”
整肅
清除,平靖。
Clean
唐楊巨源《送裴中丞出使》:“《龍韜》何必陳《三略》,虎旅由來肅萬方。”
蒲劇《薛剛反朝》第一場:“薛家為國肅邊患,南征北戰保江山。”
肅清,肅靖
名詞
(Sù)姓。



xiāo
名詞
同“蕭”,姓氏。



參考資料: [5]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持事振敬也。從𦘒在𣶒上,戰戰兢兢也。𦘛,古文肅從心從卪。息逐切
【註釋】䏋、𢙻,亦古文肅。 文三 重三 [6] 

説文解字注

持事振敬也。
《廣韻》:恭也,敬也,戒也,進也,疾也。按訓進者,羞之假借。訓疾者,速之假借。皆見禮。
從𦘒在𣶒上。
會意。
戰戰兢兢也。
引詩説從𣶒之意也。息逐切。三部。
古文肅從心卪。
聖𨔶節,次守節,下失節。故從卪。 [7] 

康熙字典

《唐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正韻》蘇谷切,𠀤音宿。《説文》:持事振敬也。從聿在𣶒上,戰戰兢兢也。《廣韻》:恭也,敬也,戒也。《書·太甲》: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傳:肅,嚴也。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
又《洪範》:恭作肅。疏:貌能恭,則心肅敬也。《禮·玉藻》:色容厲肅。疏:厲,嚴也。肅,威也。
又《爾雅·釋言》:肅雝,聲也。
又縮也。《詩·豳風》:九月肅霜。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禮·月令》: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注:謂枝葉縮慄。
又《爾雅·釋詁》:進也。《詩·大雅》:民有肅心,荓雲不逮。箋:肅,進也。《禮·曲禮》: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注:肅,進也。進客謂道之。
又《左傳·成十六年》:為事之故,敢肅使者。注:肅,手至地,若今撎。《禮·少儀》:婦人吉事,雖有君賜肅拜。注:肅拜,拜低頭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九曰肅𢷎。注: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
又急也。《禮·禮運》:𠛬肅而俗敝,則法無常。疏:肅,駿急也。《淮南子·本經訓》:肅而不悖。注:肅,急也。雖急,不促悖。
又《爾雅·釋訓》:肅肅,敬也。又:肅肅,恭也。
又《詩·周南》:肅肅兔𥁕。朱注:肅肅,整飭貌。
又《詩·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肅肅,嚴正之貌。
又《詩·召南》:肅肅宵征。傳:肅肅,疾貌。
又《詩·唐風》:肅肅鴇羽。傳:肅肅,鴇羽聲。
又姓。漢鴈門太守肅祥。
又《諡法》:剛德克就曰:肅執心決斷曰肅。
又國名。《左傳·昭九年》:肅愼,燕亳,吾北土也。
又《書序》:肅愼來賀。《山海經》:肅愼之國,在白民北。
又州名。《韻會》:古月支國地,漢置酒泉郡,後魏以酒泉為甘州,隨分福祿縣置肅州。
又馬名。《左傳·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兩肅爽馬,子常欲之。注:肅爽,駿馬名。
又通作宿。《儀禮·特牲饋食禮》:乃宿屍。注:宿,進也。《禮·祭統》:宮宰宿夫人。注:宿,戒也。
又《集韻》:所六切,音縮,鳥飛。同䎘。
又《字彙補》:先妙切,音嘯。敬也。《釋名》:簫,肅也,其音肅肅然而淸也。
又《韻補》:叶音瑟。陸機詩:羈旅遠遊宦,託身承華側。撫劒遵銅輦,振纓盡祇肅。《韻會》:古凡夙音,多讀如息。尚書肅愼氏,史記作息愼。草疏宿菜,幽州人謂之息菜。 [8]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字形對比圖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9] 

音韻集匯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合口呼
全清
息逐切
sjuk
集韻

入聲

合口呼
次清
息六切
siuk

入聲

合口呼
次清
所六切
ʃiuk
韻略


入聲





息六切

增韻


入聲





息六切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魚模





葉須上聲

洪武正韻

入聲
一屋


全清
蘇谷切
suk
分韻撮要
宿

陰入
第六東董凍篤






(音韻資料來源: [10]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27]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30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7]
  • 4.    平水韻 一屋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27]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2769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20
  • 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466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37
  • 9.    肅-書法欣賞  .漢典書法[引用日期2020-02-27]
  • 10.    肅-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