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聽百舌鳥

鎖定
《聽百舌鳥》是唐代王維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作品名稱
聽百舌鳥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王維
創作年代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聽百舌鳥作品原文

聽百舌鳥 聽百舌鳥
《聽百舌鳥》
上蘭門外草萋萋,未央宮中花裏棲。
亦有相隨過御苑,不知若個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萬户千門應覺曉,建章何必聽鳴雞。 [1] 

聽百舌鳥作品註釋

  1. 百舌:即反舌鳥。春始鳴,至五月止。“能辨反其舌,變易其聲,以效百鳥之鳴,故謂百舌。”(《淮南子·時則》高注)
  2. 未央宮:漢長安宮殿名,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長安故城西南角。
  3. 若個:那個。金堤:《漢書·司馬相如傳》師古注:“言水之堤塘堅如金也。”此指御苑中之堤。
  4. 建章:漢長安宮殿名。

聽百舌鳥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 jié) ,人稱詩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淨、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王維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理。”(苑鹹《酬王維序》),死後更是得到了“詩佛”的稱號。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裏,根據王維寫的《請施莊為寺表》雲:“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
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薰陶,同時,根據《王右丞集註》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係時説:“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着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採,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牀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