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聽松

鎖定
《聽松》,又名《聽宋》,是中國民間音樂家阿炳創作的二胡獨奏曲。其內容似乎是描寫宋代偉大的愛國將領岳飛。樂曲通過鬆濤借物詠懷,在讚頌民族英雄岳飛軍威的同時,傾注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堅定自信的意志,歌頌了中國人民青松般高潔的民族氣節,鋼鐵般堅強的鬥爭意志和戰勝敵人的英雄氣概。全曲氣魄豪邁,剛勁有力,堪稱音樂珍品。 [1] 
中文名
聽松
所屬專輯
《阿炳曲集》
歌曲時長
0時3分30秒
譜    曲
阿炳
音樂風格
豪邁剛勁
發行時間
1950年

聽松創作背景

音樂教育家楊蔭瀏在為《阿炳曲集》寫的樂曲説明中説:“《聽松》可能也是阿炳自己的作品。”據《阿炳傳略》説,人們聽到阿炳演奏此曲的時候是在抗日戰爭時期。
阿炳説:“宋朝時候,金兀朮被岳飛打得走投無路,狼狽逃至無錫惠泉山下。躺在聽松石上,心驚肉跳地傾聽宋朝兵馬的聲音。這曲便是描寫這個故事,所以又名《聽宋》。”阿炳在抗日戰爭時期每逢演奏此曲之前必講一番南宋時期入侵者金兀朮敗逃的故事,以金兀朮的敗逃喻日寇的失敗,以岳飛的奮鬥精神預言中華民族的必然勝利。 [2] 

聽松樂曲結構

《聽松》曲譜 《聽松》曲譜
《聽松》的曲式結構為直進式三段體。全曲分五部分,主樂曲由三個段落組成,曲前有引子,曲後有尾聲,前後對稱,主題突出。引子及尾聲為徵調式,樂曲第一、二、三段為宮調式。引子,每分鐘約60拍;第一段,每分鐘約80拍;第二段,是樂曲的主體部分;第三段,每分鐘120拍;尾聲,在急急風的鑼鼓聲中結束。 [3] 

聽松評價鑑賞

聽松樂曲結構

《聽松》全曲結構嚴謹,音樂素材新穎,樂曲一改中國傳統的漸進式發展手法,隨着音樂的展開新材料不斷出現,樂思層層遞進,充滿着戲劇色彩。全曲體現了中國民間音樂,散——慢——中——快——散的佈局原則,而尾聲和引子在情緒上和音樂素材上都有呼應,使作品獲得了統一性。特別是開頭和結尾一句具有很強的戲劇性,發人深省。 [4] 

聽松引子部分

節奏較自由,好像京劇唱腔裏的“導板”,三小節一句,每一句的旋律都由高向低,好似哭喊的行腔。旋律一句比一句走高,又好似阿炳痛苦而激憤地向蒼天發出的責問。第一句音樂從2音上起,三句都落在主音5上。聽來語氣肯定,且一句緊似一句。

聽松第一段

共八小節。開始四小節好似作者在窘迫、孤獨、寒冷中的沉吟、思索與自問。隨着音樂出現了一個長音1,好像得出一個令人意味深長的答案。緊接着就是一個以5、1、3、1為旋律特徵的曲調帶有幾分明朗、樂觀,並透露着作者一種堅毅、不屈服的性格特徵。表達了作者嚮往光明,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的願望。

聽松第二段

美好的願望再殘酷的現實面前似曇花一現是那樣的極其脆弱,在此段開始4、3、2、1的音樂動機下,一切又變得是那樣的沉重、悲涼,作者心中由此變得跌宕起伏,心中矛盾衝突萬千,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悲苦,對世俗的不平、憤恨。
在此段樂曲中切分音節奏大量地連續出現,樂節內部旋律採用級進方式,樂節之間旋律採用跳進方式,正是這種對比使得旋律的強弱顛簸不平,衝突不斷,構成一環扣一環的波浪運動,跌宕多姿。從而加強了作者心中衝突的矛盾程度;樂節之間融結緊密,運用了終止及樂句在切分中進入等方法,形成一種不停頓的運動,音樂一氣呵成。音樂在速度上,先由每分鐘69拍,到每分鐘100,直到每分鐘126拍。這種音樂速度的逐漸加快的變化,也使得矛盾性逐步加深,表達了阿炳內心的極不平靜。在此段結尾的一個音落在了強有力的八分音符的10上,表現了作者阿炳堅強不屈的性格與個性。

聽松第三段

第三段,開始以二胡的內弦小三度由下向上的滑奏形式再次向蒼天大地發問。兩小節一句,共八小結四個問。這一次地問作者經過了第二段的內心思想情感的矛盾衝突再也不能像第一段中的詢問那樣的輕鬆了,後面引出的答案也不同反響了。在力度上第一句mp ,第二句mf ,第三句f ,第四句mp,表達了作者在語氣上充滿着百般無奈,矛盾,心中的不平。特別是第三句,將前兩句的旋律翻高一個八度,表達了阿炳內心的極不平靜與痛苦。
這部分特點是全曲的主體,其特點是:大量使用邊疆切分節奏型,主要不是模擬風聲的旋律型,而是強調大風搖撼樹幹所引起的反彈性的動感,一種運動的脈搏,給人以巨大羣體堅韌不拔的感覺,氣勢磅礴;樂節內部用級進,樂節之間用大跳,構成一浪高過一浪的運動,起伏跌宕;號角聲與松濤渾然一體,依稀可辨;樂句之間融結緊密,沒有停頓,一氣呵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高音區運動,採用向中音區短暫低伏再回高音區的方法,合高潮保持長時間力度不衰。
有這樣的充滿複雜、矛盾的疑問必然地引發不同凡響的回答。接下來音樂直衝雲霄,一直在高音區運行,旋律大氣凜然,其意直指蒼天,問大地,痛斥人世間的諸多不平與辛酸、滄桑,回答的慷慨激昂,不同凡響。如果説在第一段中的試問後作者心中尚存幾分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的話,那麼,這一次不僅是一點樂觀沒有,而是悲觀、絕望到了極點甚至痛不欲生。在音樂的力度上,是ff很強可以想象此刻阿炳心中的悲憤程度與複雜的矛盾心理。

聽松第四段

尾聲前五小節在記譜上是4/4拍,但實際效果好像是戲曲唱腔裏的垛板1/4拍節奏,音樂在進一步加強渲染前面第三段的基本情緒的基礎上,語氣顯得更加堅決、懇切,一字一音,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社會極度的憤恨與不滿。這一句暗含由疏漸緊的內在節奏感。緊接着出現兩拍果斷、堅定的音樂動機1、7、6、7 ,使得下面結尾一句音樂情緒得到昇華與轉換,接着旋律一下子達到了全曲的最高音2,繼而由2引導的結尾句把《聽松》全曲的情緒、情感的矛盾性推向了最高潮。此時,作者複雜矛盾的心理再也不能理智,情感的閘門終於徹底打開,千年的恩怨,萬年的痛苦終於有了暫時的釋放。 [5] 

聽松藝術特色

《聽松》全曲通過鬆濤借物詠懷,在讚頌民族英雄岳飛軍威的同時,傾注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堅定自信的意志。樂曲氣魄豪邁,跌宕起伏,剛勁有力。
引子氣魄宏大,猶如呼嘯的松濤震盪山谷,氣勢宏偉,蒼勁有力,使人感受到一種堅毅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第一段以微弱的顫音和斷奏引出強有力的號角音調,具有強烈的時代戰鬥氣息。第二段則是樂曲的主體,始終貫穿第一段出現的號角音調,慢起漸快,力度從弱到強,在旋律進行中大跳音程很多,節奏複雜多變,並連續使用切分音,因而音樂氣勢如奇峯兀立,蒼勁挺拔。表現了一種不可阻擋的氣概。第三段開始是間歇沉着的音型,然後是明朗雄健的樂句;尾聲快而有力,在類似鑼鼓“急急風”的節奏中結束全曲。
在傳統的二胡音樂中,具有如此陽剛之美而又能在反映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感情和民族色彩的和諧統一方面取得成功的作品,是十分罕見的,令人感到特別寶貴。 [2]  [5] 

聽松比較評論

《聽松》和《二泉映月》都是阿炳的佳作,但其創作手法、音樂氣質、音樂格調卻各不相同。《二泉映月》是抒情性的細微刻劃,而《聽松》卻是富於戲劇性的豪放表達。前者是柔中帶剛的氣質,後者卻是剛中有柔的性格(當然它們都剛柔並濟,但卻各有其主導的方面)。如果説《二泉映月》是對人間不平的心酸傾訴,那麼《聽松》便是從內心迸發出的一瀉千里的感情的潮水。如果説《二泉映月》是悲憤交集的音詩,那麼《聽松》便是熱血沸騰的雄壯戰歌。如果説前者是對現實生活的怨訴和探求,那麼後者便是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以戰鬥者的姿態對生活作出的有力回答。可以毫不誇張的説,《聽松》是當時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思想在藝術創作上的生動體現。
《聽松》短小精悍,氣勢浩大,層次分明,構思新穎,旋律流暢,一氣呵成,速度和力度倏忽多變,具有戲劇性效果。在演奏上大多采用一字一弓,就是在極快速度的十六分音符時也字字清楚有力,因而樂曲氣勢豪放。阿炳在二胡上用的是老弦和中弦,聲音特別濃厚有力。在音樂格調上與《二泉映月》的細膩委婉截然不同。 [2]  [5] 

聽松社會影響

楊蔭瀏先生曾寫到,“阿炳的創作超脱了狹窄師承的墨守,技術的呆板模範,開啓了他自己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對一曲的學習,可影響他對別曲的瞭解,對一種樂器的學習,可影響他對別的樂器的演奏技術。”“聯繫他周圍的生活環境,他技術發展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6] 

聽松作者簡介

阿炳像 阿炳像 [7]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正一派道士。曾一度淪為街頭流浪藝人,飽受苦難,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間樂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其作品滲透着傳統音樂的精髓,情真意切,感動人心,充滿藝術的生命力。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