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職稱制度改革

鎖定
2021年5月22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推出全面優化職稱評審標準、拓展職稱評審領域等“七大舉措”,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和體系,切實提升職稱評審的科學性、針對性。 [1] 
中文名
職稱制度改革
推出時間
2021年5月22日

目錄

職稱制度改革發展歷程

2016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
2019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台《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加強職稱評審全流程監管、完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核准備案制度。
2021年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髮布《關於深化工藝美術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2021年9月,山西省發佈2021年全省中小學校教師高級職稱評審通知,要求校長、園長和各級教研室教研員如果不從事學科教育教學,不得申報正高級教師,同時取消了申報正高級教師的獎勵和榮譽要求。 [2] 

職稱制度改革簡介

2021年5月22日,自治區人社廳根據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才特點和職責,按照分類分層原則,對各系列職稱評審標準條件進行了全面修訂,實現了“幹什麼、評什麼”。2021年,對經濟、工藝美術、出版、文博、圖資、羣文、藝術等系列可參照新舊兩個條件過渡進行評審,已完成新舊條件過渡的系列全部使用新修訂的條件評審。 [1] 

職稱制度改革制度

職稱制度改革目標

聚焦自治區重大戰略、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在經濟、工藝美術、統計、審計、農業系列將首次開啓正高級職稱評審;對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目標,探索在經濟社會發展新領域新業態增設相應職稱系列的專業類別;對標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探索研究制定新型材料、光伏產業、人工智能、現代通信、葡萄酒等行業領域相關專業職稱評審條件;對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新型農民,開展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對標自治區深化“四權”改革,設置工程系列林草工程專業職稱評價標準;對標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在圖資系列增設科學傳播專業技術職稱。

職稱制度改革範圍

與全區職稱評審同步開展基層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評審,以縣域為單位按照鹽池、同心等9箇中南部縣(區)以及中衞市沙坡頭區、中寧縣納入中部乾旱帶西部片區鄉鎮的專業技術崗位數量10%、其他縣(市、區)專業技術崗位數量5%的比例,核增用於評審定向專業技術高級崗位。各縣(市、區)對核定的高級職稱崗位數統籌使用、動態調整,向農村一線、地域偏遠和人數較少的單位適度傾斜。
擴大高技能人才評審“綠色通道”,支持工程、農業、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育、技工院校教師、葡萄酒行業等領域高技能人才申報相應專業技術職稱。不將學歷、論文、外語等作為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的限制性條件。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推進職稱評價與用人制度有效銜接,對全面實行崗位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與崗位職責密切相關的事業單位,高級崗位空缺較多的,有計劃地合理控制申報推薦數量;取得高級職稱人數超出比例低於崗位設置數20%(含)的採取“退二進一”方式擇優推薦申報,取得高級職稱人數已超出崗位設置數20%的採取“退三進一”方式擇優推薦申報,逐步控制到崗位結構比例內;對突出貢獻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以及符合人社部有關政策要求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不受單位崗位職數限制推薦申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