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職業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創作散文詩)

鎖定
《職業》是印度詩人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創作的一首散文詩。這首詩是詩人借孩子的心理表達自己對職業的認識和看法。在他看來,做小販、園丁和更夫同樣是有志氣、有價值的表現。小販甜美的叫賣聲給生活帶來了快樂,園丁辛勞的挖掘美化了人們的生活,更夫整夜在街上巡走給人們帶來了安寧和幸福。同時,詩人借孩子之口也表達出自己對生活和勞動人民的熱愛。全篇運用了排比、反覆、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有力地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語言看似淺顯,卻藴含着深刻的意義。 [1] 
作品名稱
職業
作    者
【印度】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創作年代
近代
作品出處
新月集
作品體裁
散文詩
外文原名
Vocation

職業作品原文

Vocation
When the gong sounds ten in the morning and I walk to school by our lane.
Every day I meet the hawker crying, "Bangles, crystal bangles!"
There is nothing to hurry him on, there is no road he must take, no place he must go to, no time when he must come home.
I wish I were a hawker, spending my day in the road, crying, "Bangles, crystal bangles!"
When at four in the afternoon I come back from the school.
I can see through the gate of that house the gardener digging the ground.
He does what he likes with his spade, he soils his clothes with dust, nobody takes him to task if he gets baked in the sun or gets wet.
I wish I were a gardener digging away at the garden with nobody to stop me from digging.
Just as it gets dark in the evening and my mother sends me to bed,
I can see through my open window the watchman walking up and down.
The lane is dark and lonely, and the street-lamp stands like a giant with one red eye in its head.
The watchman swings his lantern and walks with his shadow at his side, and never once goes to bed in his life.
I wish I were a watchman walking the streets all night, chasing the shadows with my lantern. [2] 

職業中文譯文

職業
早晨,鐘敲十下的時候,我沿着我們的小巷到學校去。
每天我都遇見那個小販,他叫道:“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
他沒有什麼事情急着要做,他沒有哪條街一定要走,他沒有什麼地方一定要去,他沒有什麼時間一定要回家。
我願意我是一個小販,在街上過日子,叫着:“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
下午四點,我從學校裏回家。
從一家門口,我看得見一個園丁在那裏掘地。
他用他的鋤子,要怎麼掘,便怎麼掘,他被塵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陽曬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濕了,都沒有人罵他。
我願意我是一個園丁,在花園裏掘地。誰也不來阻止我。
天色剛黑,媽媽就送我上牀。
從開着的窗口,我看得見更夫走來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燈立在那裏,像一個頭上生着一隻紅眼睛的巨人。
更夫搖着他的提燈,跟他身邊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沒有上牀去過。
我願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鄭振鐸 譯) [2] 

職業創作背景

《職業》出自泰戈爾1913年出版的英文詩集《新月集》。和泰戈爾的許多英文詩集一樣,《新月集》也是譯自詩人以前的孟加拉文詩歌,主要是1903年出版的詩集《兒童》。當時正值泰戈爾中年失妻喪子,心情可想而知。在山區陪女兒一邊養病一邊醫治心靈創傷的泰戈爾,全副身心都放在為失去母愛的孩子補償親情上。因此,在他的詩中充滿了兒童的生活情趣。 [3] 

職業作品鑑賞

這首詩分為三個詩節,詩人借孩子在一天三個時間段裏的所見、所想、所願,表達了自己對職業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個詩節寫孩子早晨的所見、所想、所願。小巷裏小販在歡快地叫賣,孩子喜歡聽這叫賣聲。按自己的想法叫賣,自由自在地生活,這是孩子對小販職業的認識和理解。“他沒有”的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販的自由無拘束。“在街上過日子”,並模擬小販的叫賣,説明孩子對小販職業的由衷熱愛。第二個詩節寫孩子在下午四點鐘放學路上的所見、所想、所願。園丁勞作,不懼塵土污染衣裳,刻畫了勞動人民的淳樸和高尚。這實際也是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反映。“在花園裏掘地,誰也不來阻止我”,進一步強調孩子願意做園丁的原因是美化生活,勞動無人阻止。第三個詩節寫孩子在天色剛黑時在家中的所見、所想、所願。更夫走來走去,“小巷又黑又冷清”,只有“路燈立在那裏”,伴隨他的只有自己身邊的影子。這是寫自然環境,同時也是間接交代孩子喜愛更夫的原因是在黑、冷、孤獨中為人們守夜,辛勞一生,奉獻他人。小巷裏的路燈“像一個頭上生着一隻紅眼睛的巨人”,運用比喻手法襯托環境又黑又冷以及更夫的孤獨。詩人還運用了對比,突出了更夫的辛勞:“天色剛黑,媽媽就送我上牀。”更夫每天夜裏伴隨着自己的影子,“一生一次都沒有上牀去過”。第三個詩節是全詩思想感悟的昇華。對職業的認識和選擇由自由、無拘束、無人阻止,到是否用自己一生的辛勞為他人帶來幸福。這是選擇職業的重要標準,更是全詩的思想價值所在。
這首詩的構思出人意外。詩中所寫的小販、園丁、更夫,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人。在人們世俗的眼中,他們的“職業”低賤,更無令人嚮往的詩意,因而他們常常被人們忽視。但是詩人卻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東西,把他們描寫得像神仙一般自由自在。詩人拋棄了世俗的眼光,而用兒童充滿稚氣的眼光重新審視世上的人和事。因此,沿街叫賣着鐲子的小販,被泥土污了衣裳的園丁,以及提了燈追逐自己的影子、整夜走在街上的更夫都是那麼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兒童純潔無瑕的眼睛忽略了人生的艱辛、社會的污濁,但是詩人也清醒地看到,他所渴慕和歌頌的兒童的自由,正是與成人世界的不自由相對照的。詩人善於體察和表現兒童的心理,是因為他有不泯的童心。兒童視角具有新奇性,排除了作為社會人角色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使詩歌語言在情節敍述和情感表達上單純新奇,更多地體現出情緒感知,而非理性認知。詩人通過對孩子眼中“自由的人”的描寫,表現了自己追求自由的理想。在詩人的筆下,無論是小販、園丁,還是更夫,他們都是佔有了自由本質的人。
在現實的活動中,人的自由意志永遠得不到實現和滿足,但是人類的自尊又不允許他在精神上屈服和萎縮下去。因此,神話、藝術等意識形態便成了臨時的家園,它們把人在現實中失去的自由、自覺本質歸還給人。從這一觀點看,詩人所表現的自由人生境界雖然是不現實的,但它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信念,對光明未來的希望,從精神上“加強人的生活意志”。當然,詩人並沒有指出一條通往現實自由的坦途。如果把他的理想當作現實,從而以對幻想的追求取代爭取現實自由的鬥爭,既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也違背了詩人的初衷。因此,在這首詩中,總是瀰漫着一種淡淡的哀愁。 [1]  [4-5] 

職業作者簡介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生於地主家庭。曾留學英國。1921年在桑地尼克丹創辦國際大學。用孟加拉語寫作,一生創作豐富。早期作品有詩集《暮歌》《晨歌》和劇本《修道士》《國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陸續發表長篇小説《小沙子》《沉船》《戈拉》,劇本《摩吉多塔拉》《郵局》《紅夾竹桃》,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説。對英帝國主義統治下的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婦女的痛苦處境表示同情,譴責封建和種姓制度,描寫帝國主義者和官僚的專橫,同時也反映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與正統的印度教的牴觸。詩歌格調清新,具有民族風格,但帶有神秘色彩和感傷情調。還擅長作曲和繪畫。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1913年得諾貝爾文學獎 [6] 
參考資料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職業教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 語文 必修 第2冊 教師教學用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201-202.
  • 2.    (印)泰戈爾著;鄭振鐸譯. 泰戈爾詩選[M]. 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8:88-91.
  • 3.    姜景奎主編. 中國學者論泰戈爾 下[M]. 銀川:陽光出版社, 2011:685.
  • 4.    呂進主編;李力,趙潔陸副主編. 外國名詩鑑賞辭典[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67-68.
  • 5.    曹志祥,付宜紅總主編;盧建紅,羅豔梅著. 文學修養與指導[M]. 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198-199.
  • 6.    夏徵農主編. 辭海 文學分冊[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