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聶塘卓瑪拉康

鎖定
聶塘卓瑪拉康,又稱聶塘度母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聶塘多,是宋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 [3-4] 
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阿底峽主持建聶塘度母寺。聶塘卓瑪拉康坐西朝東,正門東開,建有雙重圍牆。內牆門兩旁設置轉經法輪,形成甬道。建築系土術結構,是典型的藏式建築。全寺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過甬道為方形庭院,左、右、前分別設有僧舍、食常、護法神殿等。聶塘卓瑪拉康大殿在內院後瑞,共二層。大殿一層從左至右分別為朗傑拉康、卓瑪拉康、次巴拉康。二層分為五間,中間為六柱面積的措欽殿,左為班禪及侍從的住所,右為達賴及侍從的住所。聶塘卓瑪拉康現存大日如來(或釋迦牟尼)、燃燈佛、彌勒佛構成的三佛配置八大菩薩及兩金剛力士的組合造像。聶塘卓瑪拉康還保存着阿底峽大師生前用過的法螺、化緣缽和他的白檀香本製作的木塔。聶塘卓瑪拉康為完善後弘期早期西藏中部佛教造像藝術史的脈絡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3-4] 
2006年5月,聶塘卓瑪拉康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聶塘卓瑪拉康
地理位置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聶塘多
所處時代
宋朝
佔地面積
約 3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763-3-46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聶塘卓瑪拉康歷史沿革

北宋慶曆五年(1045年),阿底峽從阿里來到聶塘(曲水縣境內一地名),次年建聶塘度母寺,並在該寺開法會,為仲敦巴等弟子和信教羣眾講經説法。 [3] 
北宋皇祐六年(1054年),阿底峽圓寂於聶塘卓瑪拉康,釋伽旺久等弟子為其建造靈塔。 [3] 
民國九年(1920年)前後,卓瑪拉康和靈塔殿上擴建了二層建築。 [3] 
20世紀30年代,由熱振活佛主持重建度母殿。 [5] 
1981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對卓瑪拉康進行了調查。 [4] 
2012~2013年,拉薩市文物局於完成聶塘卓瑪拉康保護維修工程。 [6] 
2019~2020年,聶塘卓瑪拉康實施消防工程。 [2] 

聶塘卓瑪拉康建築格局

聶塘卓瑪拉康,又稱聶塘度母寺、聶塘沃爾吉祖拉康,海拔約3630米。聶塘卓瑪拉康坐西朝東,正門東開,建有雙重圍牆。內牆門兩旁設置轉經法輪,形成甬道。建築系土術結構,是典型的藏式建築。全寺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過甬道為方形庭院,左、右、前分別設有僧舍、食常、護法神殿等。 [3] 

聶塘卓瑪拉康主要建築

大殿
聶塘卓瑪拉康大殿在內院後瑞,共二層。大殿一層從左至右分別為朗傑拉康、卓瑪拉康、次巴拉康。一層前端設明廊,進門為拉康,殿常門外設有四大天王,殿堂中間為四柱面積的卓瑪拉康,左為四柱面積的佛殿,右為兩柱面積的尊聖佛塔殿。二層分為五間,中間為六柱面積的措欽殿,左為班禪及侍從的住所,右為達賴及侍從的住所。現二層右側後部改為文物倉庫,前部小殿暫閒置;左側已改為僧舍,共兩間,均為一柱面積。 [3] 

聶塘卓瑪拉康文物遺存

泥塑造像
聶塘卓瑪拉康現存大日如來(或釋迦牟尼)、燃燈佛、彌勒佛構成的三佛配置八大菩薩及兩金剛力士的組合造像。
泥塑造像-主尊佛及東、西壁佛 泥塑造像-主尊佛及東、西壁佛
主尊佛,通高453釐米,身高260釐米,肩寬80釐米。結跏趺坐於獅子寶座上。蓮座置於方座上,方座高145釐米,方座左右有背向而坐的獅子撐託,中央飾交杵金剛。佛身色為暗紅,施禪定印,雙手持寶瓶。坐姿端莊,弓眉慈目,高鼻厚唇,眉間有白毫,長耳及肩,圓形耳飾。高肉髻,頭戴三葉冠,冠葉中央淺浮雕刻有蘭扎體“om”字,周圍飾蓮瓣紋、忍冬紋。束髮繒帶結一小花朵,飾於雙耳上側,底端垂於兩肩上。飾項圈、臂釧、手鐲和腳釧,佩瓔珞。上身袒露,下身着裙,斜披帛帶,繫於左胸上側,餘帶呈魚尾狀自然下垂。背屏中央為蓮瓣形頭光,共分兩層,裏層面上為陰線刻平行紋,中間以一串連珠紋隔開,外層飾火焰紋,火焰層層上升。主尊肩部及腰部橫置楣梁,將背屏裏側劃分為三個左右對稱的空間。楣梁中間立有方柱,柱墊、柱頭飾有仰覆蓮,柱身飾複雜的團窠紋。腰部楣梁頭部飾獸面,肩部楣梁頭部飾寶珠。底層左右為一坐象力士,力士雙手舉起,頭頂楣梁,面目猙獰,呈用力承託姿勢。中間兩側底部為一鳥身人上半身像,上為一鳥首馬身像。馬前蹄躍起,雙蹄由底部人托起。馬背上騎有一人,身穿三角翻領長袍。上層兩側為一尖齒蛇身摩羯,尾翼纏繞。背屏中間由一串連珠紋圈起,外層飾淺浮雕火焰紋,頂部為大鵬金鳥。 [4] 
東壁佛,結跏趺坐於獅子寶座上,通高453釐米,身高247釐米,肩寬78釐米。橘黃色肉身,內着僧衣,外披通肩袈裟,袖口寬大,自然下垂。下身着裙,衣着線條流暢自然。雙手結説法印。圓眉高鼻,眉間有白毫,高肉髻,頂部飾寶珠,飾項圈。頭光,背屏整體結構與主尊佛相同。屏底層兩側為一白象,身披藍墊,戴項鈴,背頂楣梁。大象頸上坐一裸人,裸人雙手舉起,撐住上層躍馬的兩前腿。中間兩側為一躍馬,上騎有一裸人。上層兩側為一蛇身摩羯,尾翼纏繞。背屏頂部為一大鵬金翅鳥,腳下踩一仰卧狀裸人。西壁佛,結跏趺坐於獅子寶座上,通高453釐米,身高246釐米,肩寬76釐米。橘黃色肉身,圓眉高鼻,眉間有白毫,高肉髻,飾項圈。身披通肩袈裟,下身着裙。右手結説法印,左手結禪定印。背屏底層兩側為一白象,身披藍墊,戴項鈴,頭頂楣梁。中間兩側為一鴿子,上有一躍馬,躍馬頭頂楣梁。上層兩側為一蛇身摩羯,背上騎有一裸人。背屏頂部為一大鵬金翅鳥,烏頭上飾有一尊白塔。 [4] 
泥塑造像-菩薩 泥塑造像-菩薩
主尊佛左側菩薩,立於仰覆蓮座上,通高36釐米,身高330釐米,肩寬55釐米。淺藍色肉身,身着翠綠色長袍,腰帶繫於腹部中央。袖口及翻領處飾有圓形浮雕圖案,腰衩兩側飾淺浮雕蓮花紋、腰下袍面飾有連珠大團窠紋,足蹬長靴。高肉髻,頭戴三葉冠,冠葉為立式三角狀,內飾圓形浮雕圖案及卷草紋。頭部略微下低,面象平和,束髮繒帶垂於雙肩。左手持摩尼寶珠,右手示説法印。 [4] 
泥塑造像-四大天王像
泥塑造像-四大天王像(2張)
力士像位於殿內門旁左側,通高254釐米,肩寬49釐米,身色藍,齜牙咧嘴,瞪目而視。上身裸露,下身內着翠綠色短褲,上着短裙,裙褶飄逸,富有層次感。力士肌肉發達,極具線條感,雙手揮舞,右手持金剛杵,雙腳下踩仰卧魔女。殿內門旁右側力士像,通高253釐米,肩寬50釐米,身色紅,上身裸露,下身着一件綠色短褲。左手下垂,食指朝下,其餘手指緊握,右手半舉起,手指緊握,掌中持物已損毀。迴廊東西兩側四大天王像。四像身形基本相同,高約256釐米,肩寬約56釐米皆內着短裙、外戴華麗的鎧甲和飄逸的衣裳,上點綴精美的掛飾。四像雙腳皆踩有匍匐狀或仰卧狀魔女。 [4] 
阿底峽遺物
聶塘卓瑪拉康還保存着阿底峽大師生前用過的法螺、化緣缽和他一生形影不離的白檀香本製作的木塔。 [5] 

聶塘卓瑪拉康歷史文化

中孟建交的重要象徵
1963年,中國政府應巴基斯坦國的請求,將阿底峽的部分骨灰送至北京,以備送歸阿底峽的故鄉達卡(今屬孟加拉,當時為東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但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辦成。1978年,中國政府應孟加拉國佛教訪華代表團的請求,將阿底峽的部分骨灰及其全套著作送歸正式建國的孟加拉國,並供奉在達瑪拉吉卡寺(Dharmarajika)成為中孟建交的重要象徵。 [4] 

聶塘卓瑪拉康文物價值

聶塘卓瑪拉康為完善後弘期早期西藏中部佛教造像藝術史的脈絡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4] 

聶塘卓瑪拉康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06年5月,聶塘卓瑪拉康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聶塘卓瑪拉康旅遊信息

聶塘卓瑪拉康地理位置

聶塘卓瑪拉康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聶塘多。 [3] 

聶塘卓瑪拉康交通信息

自駕:自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聶塘卓瑪拉康,路程約33.2千米,用時約40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