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聲常住論

鎖定
聲常住論,印度古代語言哲學的一種學説,亦稱“語言不滅論”。
印度的彌曼差派、文法學派、瑜伽派、吠檀多派和佛教的真言宗都主張這種學説,並有各自不同的説明。印度的聲常住論有兩種基本觀點:一種為“明論聲常”,認為人們所説的概念和語言(聲音)都是吠陀或梵自身借發聲的機會而顯現出來的永恆實在。另一種為“聲明記論”,又分為“聲顯説”和“聲生説”。“聲顯説”認為,我們的概念和名稱,都是由語言而來,語言則由實在的聲音顯現出來;但實在之聲不是吠陀或梵本身的顯現,而是它的相應實在(體)的顯現。“聲生説”認為,聲音本來是無,可是聲音發出之後,卻成為永恆的存在。彌曼差派對聲常住論進行了專門研究,進一步發揮了“聲顯説”的理論,認為吠陀聖言不是單純的名稱或概念,在它的背後存在着不變的實在。見“彌曼差派”。 [1] 
參考資料
  • 1.    黃心川主編.《南亞大辭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3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