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聯興村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道下轄村)

鎖定
聯興村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道 [4]  。現轄蕉田、逕口、深井、東紅、茶田、上油、下油自然村,有8個經濟合作社,耕地約1平方公里,山地面積約3.7平方公里。該村村名取“多村聯合、共同興旺”之意。常住人口約1362人,2009年農民年均收入4250元。聯興村有好山、好水、好田,良好的生態資源及豐富人文資料。 [2] 
中文名
聯興村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道

聯興村村莊簡介

朱村街“紅玉濕地公園”觀光農業生態旅遊位於廣汕公路以北,地理區位和交通條件得天獨厚,人文、歷史和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原生態森林、植被、濕地、瀑布、禽鳥、古樹古木、歷史文物等均保護良好,山上四季分明、山下四季如春,是一個天然的生態公園。而吊鐘水庫已形成有沙灘、草地和白鷺司機常駐的現代都市農業、生態、觀光的特色。
聯興村按照朱村街“工業南移、城鎮東移、農業北移”的發展思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有機農業,使農業結構不斷趨於合理,大力發展蔬菜、玉米種植,提高農業產值,不斷完善農業標準化建設,形成農業生產現代化生產基地,為創造現代化農業做好充實的基礎。同時大力開展科學發展觀活動、科普宣傳教育和農民致富使用技術培訓,加大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讓部分農民將土地租給別人耕種,自己再外出打工,增加農民收入。
根據朱村街發展北部農業與生態旅遊的思路,結合我村的實際情況,在發展農業的同時搞好生態旅遊,充分利用好聯興的山和水的資源,自行車賽道、越野車賽道正在籌劃工作。 [1] 

聯興村居民姓氏

聯興村世居村民羅氏、朱氏、葉氏、張氏、藍氏、胡氏。羅氏聚居於蕉田村,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從廣東南雄珠璣巷遷入現址,為客家民系。朱氏分兩脈,一脈聚居於逕口村,明正德九年(1514年)由廣東從化遷入,為廣府民系;另一朱氏聚居於下油和深井村,南宋淳熙年間從南京遷至福建,再遷入廣東興寧,清乾隆年間由興寧遷入此地,為客家民系。葉氏聚居於東紅村,客家民系,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從廣東紫金縣遷至本地。聚居於東紅村的還有張氏,也是客家民系,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從廣東梅縣嘉應州遷至本地。藍氏聚居於茶田村,清康熙年間從福建遷入本地,客家民系。胡氏聚居於上油村,於清光緒年間從廣東從化鰲頭遷入現址,客家民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