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聯繫匯率制

鎖定
(Currency board,簡稱:聯匯,又譯作:貨幣發行局制度、鈔票局、貨幣局制度、貨幣發行板、貨幣發行局機制、貨幣局安排、)是一種固定匯率制,即將本幣與某特定外幣的匯率固定下來,並嚴格按照既定兑換比例,使貨幣發行量隨外匯存儲量聯動的貨幣制度。如果所聯繫的貨幣是美元,也可稱作“美元化制度(dollarization)”。
中文名
聯繫匯率制
外文名
Currency board
別    名
聯匯
別    名
貨幣發行局制度
名詞類型
固定匯率制
名詞領域
經濟學

聯繫匯率制發展歷史

十九世紀末,英國為殖民地提出並設立了聯繫匯率制。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而採用此匯率制度,與英鎊聯繫,1972年取消,1983年再度啓用,與美元聯繫,7.8港元兑1美元。
比較典型的例子有阿根廷比索對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和保加利亞列弗對西德馬克(如今為歐元)的聯繫匯率制。

聯繫匯率制主要特點

本幣匯率穩定的更強承諾和更小的逆轉可能
優點
穩定了幣值,降低了市場的交易費用
缺陷
聯繫匯率制被認為在金融危機到來時非常脆弱,例如:阿根廷在經濟危機的持續動盪中放棄了聯繫匯率制,大幅下調了官方匯率,並引進了雙重匯率制
中央銀行採用聯繫匯率制,無法發揮最終貸款人的作用,不能通過放寬貨幣政策提供流動性,也不能直接融資來支援陷入問題的商業銀行,實際上把貨幣政策的決策權讓給了所聯繫貨幣的管理當局。
聯繫美元的情況下,經濟美元化,中央銀行損失本幣發行、本幣需求增長和本幣存量利息這三項鑄幣税收入。
香港聯繫匯率制的歷史
港元與其他貨幣掛勾的制度其實由來已久。
1935年12月至1972年6月期間,曾經與英鎊掛勾。1935年12月至1967年11月間,1英鎊可兑16港元。1967年11月至1972年6月,1英鎊則可兑14.55港元。1972年7月至1974年11月,則與美元掛勾,之後曾自由浮動
1980年代初,香港面臨迴歸談判問題,加上香港股市出現股災,市民對港元信心出現動搖,港元不斷貶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兑美元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港元再與美元掛勾,匯率定為7.8港元兑1美元。此後穩定下來,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聯繫匯率制度依賴香港龐大的外匯儲備支持。
香港聯繫匯率制的利弊
香港是一個城市而非國家,經濟自由度高,屬開放性經濟體系,聯繫匯率有助穩定香港經濟,減低外國經濟及匯率上的波動對香港的衝擊,可減低與香港從事貿易及外國投資者在香港投資的匯率風險;由於香港的原材料、食品與消費品等,大部分依賴進口,聯繫匯率制可穩定香港的物價。但聯繫匯率制迫使香港需要跟隨美國調整利率,不能發揮以利率調節經濟與通貨膨脹/收縮的作用。
中國的準聯繫匯率制
中國前總理朱鎔基借鑑國際上的聯繫匯率制,提出一個以直接成交的指數為錨確定人民幣匯率的方式,對經濟的穩定發展效果顯著。

聯繫匯率制參見貨幣體系

平行貨幣制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
1981年香港股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