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聯姓

鎖定
出自西周王朝户籍編制管理制度,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典籍《周禮·地官·族師》記載,在西周時期,管理人口户籍,以五家為一比,十家為一聯。有戰事時,一家抽一丁,五丁為一伍,十丁為一聯,統者為聯令,相當於今天的班長,輔者則為伍長,即副班長。而在管理家族部落中,以同宗二十五家為一閭,四閭為一族,統者稱族長;八閭為一聯,統者稱聯史。
中文名
聯姓
拼    音
lián
注    音
ㄌㄧㄢ
第一個淵源
源於古籍,

聯姓基本介紹

聯[聯,讀音作(ˊ)]

聯姓姓氏淵源

聯令、聯史多為世襲,其直系後裔子孫中,有以其地官稱謂為姓氏者,稱聯氏,聞之便知其為一地之酋。

聯姓第二個淵源

源於古籍,出自漢朝初期户口編制制度,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自西漢初期起,起初的人口管理以人數為基本單位,十人為一聯,有統者,稱聯長。有戰事之時,一聯抽一丁,十丁為一伍,統者稱伍長,相當於今天的班長。後改以户為單位,十户為一甲,十甲為一邨,十邨為一鄉,三鄉為一鎮,成為歷代沿革、行之有效的户甲制度。
聯長,由甲長指派,其後裔子孫有以其職務稱謂為姓氏者,稱聯氏,世代相傳至今。

聯姓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巴嶽特氏,亦稱巴樂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一的伯要歹氏,以地為氏,世居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浩特阿巴噶旗)、巴嶽特(今山西天鎮)、西拉木蘭(今西拉木倫河流域)等地。後有滿族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Bayot Hala,後多冠漢姓為聯氏、巴氏、白氏、豐氏、陳氏、高氏、包氏、羅氏等。

聯姓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崔佳氏,滿語為Cui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聯氏、崔氏等。

聯姓遷徙分佈

聯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
今江蘇省的宿遷市、台灣省的台北縣,河南省的原陽市,北京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石河子市、阿克蘇市等地,均有聯氏族人分佈。

聯姓歷史名人

聯姓聯 譚

(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時期曹魏國內史。由清朝大學士嵇璜、劉墉等奉敕撰,紀昀等校訂,成書於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的《續通志·氏族略》中記載:聯譚曾任魏國內史,為京師鄴城(今河南洛陽)地方行政長官。

聯姓聯 謙

(生卒年待考),著名晉朝輔國將軍,正五品級將領。

聯姓聯 元

(公元?~1900年待考),滿族,崔佳氏;滿洲鑲紅旗人。著名清朝末期大臣。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進士,累官內閣大學士。後因反對清廷利用義和團圍攻外國大使館,被西太后慈禧所忌,在1900年6月下懿旨害於北京。

聯姓聯紅洲

(公元1923~今),安徽宿州人。著名中醫針灸專家。畢業於安徽宿州市衞校。主要學習中西醫針灸,國家重視醫療,並號召全國各地普及針灸,曾到閩賢鄉培訓兩期針灸。自制一種自我施灸的器具,經衞生部驗收命名“新針灸療法”,填補了針灸學的空白。主要成果“多灸位控温自療施灸器”用開關控制温度,能集中文火熱力,可同時雙灸合灸五個穴位,以提高療效。對咳嗽寒痰、腰痛酸、肚疼腹瀉、胃中寒、男子夢遺、女痛經、半身不遂等症有顯著的療效。該施灸器體積小、操作簡便、便宜安全可靠。治好的適應症不計其數,受到羣眾好評、送來表揚信、匾旗金銀獎等榮譽。

聯姓聯振山

(公元1950~今),河南原陽人。著名醫務工作者。1978年畢業於廣州第一軍醫大學軍醫系。1985年由部隊轉業到信陽市《原地區》衞生局工作。歷任軍醫、衞生隊長、市衞生局副局長兼市中醫院書記、院長等職。現任職於河南省信陽市衞生局、市中醫院,主治醫師。主要從事醫療專業和衞生管理。所領導的市中醫院,從“中國特色、醫院特點、醫療特長”的實際出發、設計、制定、逐步實施適合院情的管理辦法,以期按預定框架建設醫院,達到服務社會、強院富民之目標。面對激烈競爭的醫療市場,醫院管理的決策者依靠科技進步與科學管理兩大法寶,依靠各類醫學專家醫療技術支撐,並以戰略眼光出發,培養成批人才,使二者恰如其分的結合,找準事業步入良性循環的最佳切入點,力爭在服務功能上做到以醫院中醫、中藥之長,全面啓動“專科、專病、專藥”的系統工程,為社會提供醫療、保健、養生、康復等全方位的優質服務。這些措施促進了醫院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