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鎖定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是唐代詩人元稹得知白居易遭貶之後創作的一首詩。此詩表達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貶後極度震驚和心中的悲涼,表現作者對白居易的一片殷殷之情。首句描寫了自己所處之陰暗的背景,襯托出被貶謫有處於病中的作者心境的淒涼和痛苦;次句點明題意;第三句寫當聽説白居易被貶消息時的情景,表現了諸多的意味;末句,淒涼的景色與淒涼的心境融恰為一,情調悲愴。全詩以景襯情,以景寫情,含蓄藴藉,情深意濃,詩味雋永,耐人咀嚼。
作品名稱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作    者
元稹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作品原文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1]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註釋譯文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詞句註釋

⑴授:授職,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官名。唐代以司馬為州刺史的輔佐之官,協助處理州務。
⑵殘燈:快要熄滅的燈。焰:火苗。幢(chuáng)幢:燈影昏暗搖曳之狀。
⑶夕:夜。謫: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職或流放。
⑷垂死:病危。 [2]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話譯文

燈火將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搖漾,今晚忽然聽説你被貶謫到九江。
大病中我驚得驀然從牀上坐起,陰沉的風雨吹入了寒冷的門窗。 [3]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創作背景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誼。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彈劾和懲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劉士元衝突,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後來又改授通州(治今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司馬。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書,請求逮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結果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白居易被貶的消息傳到通州時,元稹正身患重病。元稹貶謫他鄉,又身患重病,心境本來就不佳。此時忽然聽到摯友也蒙冤被貶,內心更是極度震驚,萬般怨苦,滿腹愁思一齊湧上心頭,於是創作了這首詩。 [4]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作品鑑賞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整體賞析

此詩的中間兩句是敍事言情,表現了作者在乍一聽到這個不幸消息時的陡然一驚,語言樸實而感情強烈。詩的首尾兩句是寫景,形象地描繪了周圍景物的暗淡淒涼,感情濃郁而深厚。
元稹作此詩時心境極度悲涼,以這種悲涼的心境觀景,一切景物也都變得陰沉昏暗了。於是,看到“燈”,覺得是失去光焰的“殘燈”;連燈的陰影,也變成了“幢幢”——昏暗的搖曳不定的樣子。“風”,本來是無所謂明暗的,而今卻成了“暗風”。“窗”,本來無所謂寒熱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滲透,連風、雨、燈、窗都變得又“殘”又“暗”又“寒”了。“殘燈無焰影幢幢”“暗風吹雨入寒窗”兩句,既是景語,又是情語,是以哀景抒哀情,情與景融會一體、“妙合無垠”。詩中“垂死病中驚坐起”一語,是傳神之筆。白居易曾寫有兩句詩:“枕上忽驚起,顛倒着衣裳。”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貶謫、前往江陵上任時寫的,表現了他聽到送信人敲門,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來信的情狀,十分傳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驚”,寫出了“情”──當時震驚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則寫出了“狀”──當時震驚的模樣。如果只寫“情”不寫“狀”,不是“驚坐起”而是“吃一驚”,那恐怕就神氣索然了。而“驚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寫出作者當時陡然一驚的神態。再加上“垂死病中”,進一步加強了感情的深度,使詩句也更加傳神。既曰“垂死病中”,那麼,“坐起”自然是很困難的。然而,作者卻驚得“坐起”了,這樣表明:震驚之巨,無異針刺;休慼相關,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誼之深,於此清晰可見。按照常規,在“垂死病中驚坐起”這句詩後,大概要來一句實寫,表現“驚”的具體內涵。然而作者卻偏偏來了個寫景的詩句:“暗風吹雨入寒窗”。這樣,“驚”的具體內涵就藴含於景語之中,成為深藏不露、含蓄不盡的了。作者對白氏被貶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憤懣,還是悲痛,全都沒有説破,全都留給讀者去領悟、想象和玩味了。
元稹這首詩所寫的,只是聽説好友被貶而陡然一驚的片刻,這無疑是一個“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説,是有千言萬語和多種情緒湧上心頭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積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寫了這個“驚”的片刻而又對“驚”的內藴不予點破,這就使全詩含蓄藴藉,情深意濃,詩味雋永,耐人咀嚼。
元稹把他這首詩寄到江州以後,白居易讀了非常感動。後來他在《與元微之書》中説 :“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像這樣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盡、富有包孕的好詩,它是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的。別人讀了尚且會受到藝術感染,何況當事人白居易。 [4]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名家點評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嬉笑之怒,甚於裂眥;長歌之哀,過於慟哭,此語誠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聞樂天左降江州,作絕句雲:“殘燈無焰影幢幢……”樂天以為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微之集作“垂死病中仍悵望”,此三字既不佳,又不題為“病中作”,失其意矣。
明代李攀龍、袁宏道《唐詩訓解》:悲惋特甚。
明代唐汝詢唐詩解》:卒情所激……非元、白心知,不能作此。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説唐詩》:此詩重“此夕”二字。大凡詩中用字,最不可雜亂,此詩若“殘”字,若“無焰”字,若“謫”字,若“垂死”字,若“驚”字,若“暗”字,若“寒”字,如明珠一串,粒粒相似,用字之妙,無逾於此。
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襯第三句,而末復以景終之,真有無窮之恨。
清代沈德潛説詩晬語》:(詩)又有過作苦語而失者,元稹之“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船窗”,情非不摯,成蹙蹶聲矣。李白“楊花落儘子規啼”,正不須如此説。
清代黃叔燦《唐詩箋註》:殘燈病卧,風雨悽其,俱是愁境,卻分兩層寫。當此殘燈影暗,忽驚良友之遷謫,兼感自己之多病,此時此際,殊難為情。末句另將風雨作結,讀之味逾深。
清代餘成教《石園詩話》:香山謂:“予與微之前後寄和詩數百篇,近代尤如此多有也”。愚謂白之於元也,“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兩語,已曲盡其情矣。元之於白也,《聞授江州司馬》及《得樂天書》兩絕句,亦曲盡其情。
清代朱寶瑩《詩式》:點題在二句。首句先雲“殘燈無焰影幢幢”,謂殘燈則無光焰,而其影幢幢不明,凡夜境、病境、愁境俱已寫出。二句“此夕”,即此殘燈之夕再作一讀,下五字點樂天之左降,乃逾吃緊。三句轉到微之之悽切,寫得十分透足。四句寫足一種愁慘之境,佰覺暗風吹雨從窗而入,無非助人淒涼耳。……讀此可見古人友誼之厚焉。(品)悽切。 [4]  [5]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作者簡介

元稹(779—831),唐代詩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年家貧。唐德宗貞元九年(793)舉明經科,貞元十九年(803)舉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後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以暴疾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後期之作,傷於浮豔,故有“元輕白俗”之譏。有《元氏長慶集》六十卷,補遺六卷,存詩八百三十餘首。 [6]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17
  • 2.    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36-37
  • 3.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567
  • 4.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951-952
  • 5.    陳伯海.唐詩匯評(中).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006-2007
  • 6.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