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

鎖定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吉林省東遼縣,地理座標為東經125°、北緯42°54′,距東遼縣縣城1.5公里,距中心城市遼源市11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四梅鐵路在縣城通過,並設有停靠站,303國道橫穿縣區全境。 [1]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級景區, [2-3]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的主體聚龍潭水庫,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以水產養殖、生態旅遊為輔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 [4]  聚龍潭水庫於2001年10月1日竣工投入運行,水庫流域面積68平方公里,總庫容2414萬立方米。 [5]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地處長白山餘脈、烏龍山腳下,匯梨樹河等八河而成,水草豐美,多產珍禽異獸。潭水幽深清澈、鱗波渺渺,羣山千樹、環繞四周,百鳥棲集、山水相諧,美不勝收。 [6] 
中文名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
地理位置
吉林省東遼縣
景點級別
國家AAA級景區
門票價格
免費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度假區簡介

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 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
聚龍潭得名於該區域為清代皇家圍場,多產珍禽異獸,康熙、乾隆二帝北巡嘗田獵於此,高士俊才、慕名欣往、聚會於斯,故名“聚龍潭”。水庫西山坡的距今2300年前青銅時期的古墓羣遺址至今保護完好,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北方風俗和葬俗都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研究價值,也為該區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 [1] 
聚龍潭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整個區域面積約8.65平方公里,保護區面積為30平方公里。這裏已經建成集旅遊度假、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區,按功能及景觀效果劃分為四個版塊:雙龍匯景區為綜合服務遊樂區,思雲閣景區為遊覽度假活動區,鶴巷樓景區為集中觀覽遠望區,渥天波景區為游泳休閒運動區。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依託於聚龍潭水庫。2005年8月,這個度假區被國家水利部評為第五批“國家水利風景區”;2008年5月,被市旅遊局評為國家1A級景區。整個景區佈局合理,四大部分珠聯璧合。其中,雙龍匯景區遊樂園和遊藝滑雪場,總投資達1.2億元。項目建成後,為市內外遊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綜合性、多功能、高品位的旅遊度假場所。 [4]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地理位置

聚龍潭旅遊度假區地處吉林省西南部的東遼縣縣城南1.4公里處,與遼寧省的西豐縣比鄰,建在遼源市環城遊憩帶上,地理座標為東經125°,北緯42°54′。
景區所處東遼縣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5—8月份濕潤多雨,9—10月份秋高氣爽,全年平均氣温為5℃,年平均降水量658.1㎜,無霜期為132—137天,適合旅遊換季的節奏。 [7]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旅遊景觀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水文景觀

2001年水庫工程竣工形成了2.9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與大壩東西兩側山嶺結合,形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景觀,周邊山嶺針闊葉混交林生長繁茂,水域周邊水草豐盛,常年有白鷺、灰鷺、野鴨等水鳥棲息。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工程景觀

水庫工程建設形成了以龍文化特徵為主的工程景觀。其中:雲龍圖案植被護坡的水庫大壩,古典建築風格的豎井閘室,防洪河道上的單肩斜拉橋(躍龍橋)以及水庫沿岸的仿古迴廊、涼亭、水榭等工程景觀使主景區立體構圖,水陸共生,山水相諧。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生態景觀

水庫所處烏龍半截河的發源地烏龍山,屬長白山老爺嶺餘脈。自然植物羣落保持完整,為長白山植物區系,其野生植物共有64科,215種。至水庫沿途的清河“國家生態植物園區”等為生態旅遊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 [7]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文化景觀

聚龍潭景區所在東遼縣原為清代皇家獵場,聚龍潭也因此而得名。康熙、乾隆二帝都曾北巡嘗田獵於此,高才俊士,慕名欣往,聚會於斯,故名“聚龍潭”。水庫西山坡現存距今2300年前,青銅時期的古墓羣遺址,是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北方人類活動和葬俗文化的寶貴遺產。該景區的歷史文化積澱厚重,景區中的龍潭寺已成為東遼乃至附近地區佛教祭祀文化重地。 [7] 

聚龍潭生態旅遊度假區景區

核心景區
該區包括水庫大壩前驅200米以內,約12萬平方米的自有土地及大壩東西兩側山嶺地域。水利樞紐工程及蓄水淹沒徵用區域的2.9平方公里,共3.02平方公里。規劃分區為:
門前服務、休閒垂釣、五星級賓館(昱華齋)、冰雪遊藝、兒童樂園、中華美食、龍文化谷、宗教祭祀、水上游樂體會拓展和專家公寓等12個區。
生態旅遊度假區
生態旅遊度假區指水庫流域內,除水域面積以外的林區,農耕區域總面積為62.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烏龍山狩獵區、規劃面積為4.5平方公里、清河生態園區規劃面積為6平方公里,農業觀光園區總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