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聚斯樓

(福建安溪西坪鎮土樓)

鎖定
聚斯樓是福建泉州市安溪西坪鎮土樓,坐落於西坪鎮赤石村長坑角落。建於明朝洪武五年,已有600多年曆史 [1]  , 是福建省發現中最早、最為完好的土樓。2009年,聚斯樓被列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19年列入我國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聚斯樓
別    名
赤石土樓 [3] 
類    型
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總佔地面積
9048平方米 [1] 
建築面積
2000 km²

聚斯樓土樓位置

聚斯樓坐落於安溪縣西坪鎮赤石村長坑角落。 [2] 

聚斯樓土樓結構

安溪發現全省最早土樓 安溪發現全省最早土樓
安溪聚斯樓,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為9048平方米,呈方形。外牆為生質夯土,勒腳和基座、前埕和天井為亂毛石鋪築(砌)而成。土牆內為回形三層建築,穿鬥式木構架屋面為單檐歇山頂。 聚斯樓為土木結構,整體建築由主體建築、“虎牙”、池亭(丹池)、蜈蚣須護翼組成,三層建築通高為10.2米,土牆長31.4米,寬31.2米,底部牆厚為1.85米,三層共72間。前大門門前設一個形似虎齒狀石欄杆,即所稱“虎牙”。大門之外還有一個方形蓮花池。現存夯土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造的,其內木構架經多次維修,保留清中期的風格。
入門頂層設有神龕,正廳上供“土地公”、中廳設置“觀音殿”、後廳三樓“典寶間”、下廳有“益生堂”等。據介紹,“典寶間”記載着李氏與林氏交接的歷史沿續,只有年滿60歲的林氏男人才能進去查閲。“益生堂”是一間相傳18代的中藥店,看病、製藥聯在一體,在閩南、台灣聲譽相當好。

聚斯樓土樓建造過程

赤石村村民林孝沃稱,建樓的是他們的祖先林公孫——一名做茶葉生意的商人,當初的建設目的主要是防土匪和野獸。在2011年以前,這座土樓裏一直有林氏子孫居住,解放後一度是村裏的集體住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