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鎖定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是1727年建立的,位於中國澳門崗頂前地的敎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敎堂,200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2005年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文名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外文名
St. Joseph's convent and the church
地理位置
澳門崗頂
建立時間
1727年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結構佈局

聖若瑟修院由耶穌會會士於1728年創辦,與修院毗連的聖堂則於1758年落成。聖若瑟聖堂連同已坍塌的聖保祿教堂是中國罕見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主祭壇供奉聖若瑟像,左右兩側祭壇則供奉耶穌及聖母。該聖堂主堂由四個帆拱頂起的一個直徑12.5米,頂部高度為19米的穹頂,開有兩環各16個窗户,具通風和採光功能。堂內存有第一位到遠東傳教的耶穌會會士聖方濟各. 沙勿略的前臂骨,供教徒瞻仰。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創建歷程

(一) 興建與維修
澳門聖若瑟修院座落於澳門東南部一座以前稱為莫菲諾的小山上,位置即現在的三巴仔橫街,側門位於崗頂前地。聖若瑟修院是於1727年(清雍正五年)是由耶穌會士創建,1728 年2 月22 日修院主要部分建成;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又稱為三賢聖堂,這座聖堂本來是奉獻給「三位智者」即朝拜耶穌的三王── 美志愛,巴大撒和賈斯巴是由意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在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奠基, 1758年落成;1865年曾進行修復,同時移入兩條柱支撐新的唱經樓,1903年再度重修聖堂的內部,1953 年由羅若望主教策劃再行修葺,才形成今日的規模。聖若瑟修院是一間專門培訓進入中國傳教的修士,而聖保祿教堂則是培訓傳教士到日本傳教的,由於聖若瑟修院成立的時間較聖保祿教堂為晚,故華人稱聖保祿教堂為「大三巴」,稱聖若瑟修院為「三巴仔」。
(二) 聖若瑟修院的歷史發展
1. 耶穌會屢次被逐出澳門
耶穌會作為建立修院的組織,在這二百多年間,耶穌會起起落落也牽引着修院的命運。 18 世紀下旬,耶穌會在全世界的傳教事業極之不順利,先有「中國禮儀」 之爭的影響,後又被歐洲各國排斥。 1758 年耶穌會士更被指與行刺葡國皇室事件有關而被通緝,1762 年,聖若瑟修院的修士和其他耶穌會士都被帶往裏斯本接受監禁,修院在這種種的情況影響下,已進入癱瘓的狀態。 1834 年,葡王下令解散一切修會,澳門教區的神職人員因此被視為俗人,被趕出聖若瑟修院。當時掌管修院的遣使會會士也不例外,教務因此再次受到影響。 1870 年,葡國政府新法令禁止外籍人士在葡屬土地任教職,耶穌會多名教士被迫離職。 1910 年,葡國推翻帝制,又再次驅逐意大利耶穌會神父,教堂交由天主教會管理。
2. 修院重振雄風
聖若瑟修院建立至今發生了很多的大事和波折,但仍屹立不倒:耶穌會會士在1762 年首次被遂離澳達二十年,修院在這個時期一度淪落為孤兒院。 1783 年高維雅主教邀請司鐸數人,來澳重新開辦修院。 1862 年修院只剩下一名修生和數名外讀生,但因葡政府批准馬騰主教的請求,使耶穌會會士可回修院教學。 1870 年,學生人數已有 377 人。 1871 年因政府派教師到修院任教使其差不多成為公立中學。市政廳後來與里斯本商議。在1893年耶穌會獲准回澳主持修院院務,他們整頓修院的規模,教育大量葡籍、華籍的司鐸。 1930 年聖若瑟主教再度邀請耶穌會士回澳管理修院。
1940 年至1960 年中期,培植神職人士已是聖若瑟修院最盛之時。因戰亂關係,香港等地區的修生曾在修院長期借讀。大量人才的湧入, 創造了修院強盛的學術風氣。
3. 中葡文書院的成立
在40年代,社會上大部分的低下階層均無機會接受教育。當中有少部分人為了爭取學習的機會,便請求聖若瑟修院的老師教授他們一些簡單的知識,於是便在修院附近一間小房子裏組成一個小小教室,慢慢發展下來,參與人數越來越多。有見及此,於1931 年,修院院長馬安瑟神父,聯同白安民和顏儼若兩位司鐸。借用三巴仔街一號修院物業作為校舍,正式創辦聖若瑟中葡學校,為當時的兒童提供一個新的學習地方。次年改名為聖若瑟中學。由顏儼若神父擔任校長。直到1938 年,教廷禁止修院兼收外讀生。遂下令關閉聖若瑟葡文書院,而聖若瑟中學也要和修院脱離關係,後逐漸發展成今天規模龐大的聖若瑟教區中學
(三) 聖若瑟聖堂的歷史發展
1. 獻給耶穌聖心
於1900年,教宗因察覺到當時全球仍沒有一間教堂屬於耶穌聖心,便下令要送出一間聖堂以獻給耶穌聖心,最後挑選了澳門聖若瑟聖堂, 於是聖若瑟聖堂便被教宗立為主要獻給耶穌聖心的聖堂。獻給耶穌聖心的位置是在現在的聖若瑟像後方的大拱內。在平時耶穌聖心像會放在現在聖若瑟像的位置上,但是在有重要彌撒時耶穌聖心像會放在大拱中。大拱原來是沒有現在那麼高,但是人們總是覺得神像越高和越大的話便越有氣勢,於是便築上現在大拱下的幾層階級了。造成以聖若瑟為名的教堂竟奉耶穌聖心為主保,但現任修院院長李順宗神父上任時覺得這個安排有所不妥,因為聖堂的主保聖人是聖若瑟,怎麼可以這樣做,這是於禮不合,於是命人把耶穌聖心像移開, 重新把聖若瑟像放回正中。
2. 成為文化遺產
聖若瑟修院陪伴澳門至今經已跨過兩個多世紀了。一直以來為教會培育了不少的修士、神職人員,也為我們的社會培育了不少的人才。幾百年來修院屹立不倒,與澳門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見證了澳門幾個世紀以來的興衰交替。建築方面更加起了承先啓後的作用,對以後許多的建築物的設計也有很大的啓發作用。但這不單獨只是在建築上,就連文化、宗教、學術和人民生活等都有深刻的影響。如促進天主教在澳門的傳播、西方學説的傳入等等。由於其在歷史、建築風格、文化和藝術等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聖若瑟修院聖堂現在已被文化局評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建築物之一。聖若瑟修院現在雖然暫時停止修生。但其在以往為我們所作出的貢獻,我們都會把它們銘記於心的。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建築風格

位於何東圖書館旁是聖若瑟修院的入口處,門口旁樹立了一座聖母像,美化了側門的簡陋,顯得它更加莊嚴神聖。 1728 年,自修道院創建後,修院各部分陸逐落成, 修院中的長木走廊、寬石階、恬靜的內院,可反映出當時在歐洲到處出現的宮殿和宗教建築的風格,修院共分為三層,分別是底層、二樓、三樓,此外還有四個花園(前園、 中園、後園和大園)及球場,修院經過多次的修葺和更改,已經不復當年的風貌。
聖若瑟聖堂
聖若瑟聖堂屬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S形的柱是巴洛克式的標誌,而聖堂中有很多這種類型的柱,巴洛克式的建築除運用S形的柱外,還會用豐富的雕刻以及金、黃二色的配搭使建築物有一種金碧輝煌之感。而聖堂正是可以給人這樣的感覺,由此可見它是具有很濃厚的巴洛克風格。這一點可從其古典而華麗的佈置中感受得到。同時,堂內的所有柱均採用古希臘時代的設計,盡顯古典味道。聖堂的長度為22 米,而它的寛度則為13 米。堂內佈局則採用希臘十字形。正中是主祭台,兩旁是副祭台。它也是本澳唯一具有穹頂的教堂,穹頂距離地面19 公尺,正中是耶穌會的標記,周圍裝有玻璃的藻井,它的作用除了裝飾和減輕圓頂的重量外,還可使光線透進聖堂,增添聖堂神聖的感覺。在色調方面,正中的標記以金色為主,外圍的花紋是黃色,其餘的部分全是白色,加上陽光的射入,使人覺得耶穌會正如太陽般庇佑着整個聖堂。此外,整個聖堂的頂部都飾有不少圓形標記,分別代表不同的意思,然而這些標記部分並未完成。聖堂的建築設計與羅馬的耶穌會教堂14均有相似之處。聖若瑟修院聖堂現在經已變得十分現代化了,我們可以從聖堂上的電線、電燈等方面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