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經密碼

(2009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聖經密碼》是2009年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少輝。本書以文化人類學的方式詮釋《聖經》背後的史實,揭示宗教的真正起源。
中文名
聖經密碼
別    名
Bible Code
作    者
王少輝
出版時間
2009年3月1日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頁    數
399 頁
ISBN
9787802118508
類    別
科幻
定    價
45.00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紙    張
膠版紙
字    數
41.5千

聖經密碼內容簡介

《聖經密碼》 《聖經密碼》
《聖經密碼》 [1]  雖不能説是前無古人,卻也可以稱之為鳳毛麟角。這部有趣的著作,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宗教是人類的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原始文化。所以,當我們試圖揭露《聖經》背後的秘密時,我們也就是在復原人們原本所不知道的歷史,復原我們祖先過去的生活經歷。

聖經密碼作者簡介

王少輝,生於1971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化學者,現居廣州。出版有散文、學術隨筆集《風雨塵泥》、《皈依理性》、《憂鬱的蘆葦》、《漸行漸遠》等。作品入選多種選刊選本並多次獲獎。近年醉心於宗教、哲學、心理學和人類學,試圖從史前史中窺見人類文明的路徑。

聖經密碼編輯推薦

三千年前成書的基督教聖經,原來隱藏了一套預示人間一切變化的密碼。一位以色數學家利用計算機破解了這套密碼,這項發明獲得了包括哈佛、耶魯等大學著名學者的肯定,前《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記者卓思寧更因此展開長達五年的調查,並完成這本報告書。本書甫出版一個月即轟動全世界,迅速登上各國暢銷書排行榜,發行多達十幾種語言版本,美國華納電公司更取得了電影拍攝權,準備搬上屏幕。
我們決定出版這本書,不是為了再做一次世紀末的預言,而是為了再次承認人類在浩瀚宇宙的渺小,為了向歷史的奧秘表達一份虔誠的心意

聖經密碼目錄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緣起
第二節 聖經詮釋學問題
第三節 連續性:結構與歷史
第四節 人類學:人性及其歷史
第五節 人類學與《聖經》
第一章 性與文明
第一節 亞當、夏娃:性別起源
第二節 逐出伊甸園:從自然到文化
第三節 潔淨與污穢:亂倫塔布
第四節 所多瑪的覆滅:同性戀悲歌
第五節 雅各娶妻:婚姻及商品交換的起源
第二章 性別與社會歸類
第一節 摩西的權杖:陽具的象徵
第二節 所羅門之歌:女性象徵

聖經密碼序言

翻開這本書的讀者,第一個想要了解的問題也許是:它的作者是什麼人,它是怎樣一部書?本書的作者並非基督教信徒,因此,本書並不是一部宣教作品,也不是一部神學著作。當然,作者對於基督教沒有任何敵意,所以,本書也肯定不是一部批判基督教的作品,或者是宣傳無神論的專著。作者相信,保持一種平和的心境,儘量摒棄先人為主的偏見,是寫作一部書,同樣也是閲讀一部書的最佳狀態。
人們通常把希伯來宗教、希臘哲學羅馬法律列為西方文化的三個源頭。作者接觸《聖經》,最初僅是出於瞭解西方文化的意圖,而不是出於研究基督教的需要。在讀過《聖經》之後,作者又涉獵了一系列的西方哲學、心理學、人類學著作,當然也包括不少文學作品。年復一年,作者的大腦裏就漸漸產生了一個觀念:宗教是人類的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原始文化。這就暗示着,人類學可能是研究《聖經》的一條新穎、有效的路徑。本書就是運用人類學方法研究《聖經》的一次嘗試。
聖經人類學是一塊處女地,可以從前人那裏借鑑的經驗確實不多,所以,開闢這塊處女地是一件冒險的工作。運用人類學方法研究《聖經》,首要的任務是弄清楚所謂“人類學方法”究竟是什麼,因為人類學門派眾多、立論迥異,久已影響到讀書界,並形成了各種思維定勢。為此,作者不得不寫了長長的一篇導論。作者常擔心,這樣的長篇大論放在開卷之處,是否會讓讀者望而生畏?然而,如果沒有這篇導論,本書就無法做到開宗明義。況且,對於那些對思想史和人類學各學派理論方法感興趣的讀者,這篇導論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回顧了思想史上兩種方法論,即結構分析和歷史分析,並探討了發生於19世紀的那次“範式的轉型”,由此揭示了人類學各學派的思想淵源。
本書所運用的人類學方法,主要就是歷史分析的方法,並結合了結構分析的方法,因為,作者視人類學為研究人性及其歷史的科學。歷史分析法曾被黑格爾運用於哲學研究,最終是形成了他的歷史辯證法。達爾文則運用歷史分析法建構他的生物進化論。弗洛伊德則運用歷史分析法創立了他的精神分析學。本書從上述幾位偉人之處獲益良多。在把結構分析法運用於人類學研究方面,最著名的人物當推斯特勞斯,他的“元結構”的提法,對本書的啓發甚大。在討論人類的心智結構時,本書採納了康德、韋伯、涂爾幹等大師的諸多見解。實際上,歷史分析和結構分析兩者不可偏廢,它們是人類思維固有的特點。歷史是結構的歷史,否則,我們根本無法談歷史。而結構則總是處於時間的流逝之中,本身不斷經歷着變化。在此,必須加以説明的是,作者所説的“歷史分析”、“結構分析”中的“分析”一詞,只是在接近“討論”、“探究”這樣的意義上被使用的,並不是説它們就沒有“綜合”,沒有綜合,本書就無法提出任何結論了。
本書想要告訴讀者的是:《聖經》中關於伊甸園墮落的故事,其實是一次弒父事件,它由俄狄浦斯情結這個歷史發動機(元結構)驅動,並由此拉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弒父之後所形成的第一種社會制度就是圖騰制度。圖騰制度是人類道德、宗教、藝術的起點。在這裏,社會、文化、心智是合一的。圖騰制度為人類制定了歸類範疇,並提供了一幅宇宙論圖景。隨着人類從狩獵一採集生活進入遊牧、農耕生活,圖騰崇拜就演變為獻祭宗教和巫術兩種宗教形式。在遊牧民族入侵農耕民族並建立起帝國之後,出現了一神教和多神教兩種宗教類型。由於特定的歷史機緣,猶太人成了一神教的擔綱者。猶太人進入定居生活之後,其宗教受到迦南地區農耕民族的異教的侵蝕。猶太人滅國之後,其宗教更是受到來自希臘羅馬世界的多神教的衝擊。最終,以保羅為首的部分猶太人對猶太一神教作了某些改革,這就導致三位一體的基督教在第一個世紀裏出現。
宗教行為總的來説是一種復古運動——試圖復活原始大家庭的體驗,儘管各門宗教對這個家庭的體驗是有差異的。與其説宗教刻意去復活原始大家庭的體驗,毋寧説它不得不如此,康德所謂的“絕對命令”、弗洛伊德在宗教和強迫症之間看到的相似性,很好地説明這一點。今天,如果我們能夠允許文學、藝術這樣的事物存在,甚至認為它們是不可或缺的,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不以相同的態度來對待宗教。人類學對人性的研究,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聖經》,但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解《聖經》,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
2007年7月25日於酷熱中的廣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