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米迦勒教堂

鎖定
希爾德斯海姆(Hildesheim)大教堂和聖米迦勒大教堂坐落於德國西北部的哈茨山的西北側、漢諾威 (Hannover) 東南的伊內爾斯特河畔,它們是早期羅馬建築中的兩個經典範例。這兩座教堂建築反映出神聖羅馬帝國宗教藝術的繁盛,主教伯恩瓦爾德 (Bernward) 的創造力在這裏得到集中體現,大量舉世聞名的古老藝術瑰寶更是增添了教堂神秘的魅力。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和聖米迦勒大教堂是德國教堂建築中的傑作,同時也是宣傳基督教的據點。教堂的建築風格各異,深受文藝復興時期文藝思潮的影響。教堂內的雕刻也聞名遐邇。 [1-2] 
中文名
聖米迦勒教堂
外文名
St. Michaels church
坐落於
德國的中部地區
創建者
路德維希一世
創建時間
公元815年

聖米迦勒教堂世界文化遺產

聖米迦勒教堂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勒教堂
St. Mary's Cathedral and St. Michael'sChurch at Hildesheim
入選時間:1985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i)
地理位置:N52 09 10 E09 56 38 (聖米迦勒教堂)
N52 08 56 E09 56 50 (聖瑪麗大教堂)
遺產編號:187

聖米迦勒教堂遺產描述

德國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德國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希爾德斯海姆坐落於德國西北部的哈茨山的西北側、漢諾威東南的伊內爾斯特河畔,這裏以貝恩沃德主教修建的羅馬式教堂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爾教堂而聞名遐爾,並有享“早期羅馬式建築瑰寶”之美稱。半木質結構的建築物的特徵形成了希爾德斯海姆市的獨特特徵。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爾教堂,聖米迦勒教堂建造於公元1010年至1020年間,整個教堂嚴格遵循對稱的設計理念建造,有兩個對稱的半圓形後殿,這兩個後殿展示了老撒克遜時期典型的奧圖羅馬式風格。教堂的內部裝潢設計也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羅馬式風格的極好體現,不管是教堂的木製天花板還是精心裝潢的牆壁,不管是青銅門還是伯那德肖銅圓柱,以及聖瑪麗大教堂的珍寶,這些很好地向世人展示着當時的建築風貌。
198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i),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與聖米迦爾教堂的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9屆會議報告。
遴選依據標準(i):聖米迦勒教堂的伯恩沃德銅像和天花板代表了一項獨特的藝術成就。
遴選依據標準(ii):聖米迦勒教堂對中世紀建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遴選依據標準(iii):聖瑪麗大教堂和希爾德斯海姆聖米迦勒教堂及其藝術珍品比西方基督教的任何其他羅馬式教堂的裝飾更能提供更好和更直接的全面理解。 [1] 

聖米迦勒教堂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聖米迦爾教堂建造於公元1010年至1020年間,嚴格遵循了對稱的設計理念,兩個對稱的半圓形後殿是老撒克遜(Old Saxony)時期典型的奧圖羅馬式(Ottonian Romanesque)風格。教堂的內部裝潢設計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羅馬式教堂風格,特別是木製天花板、粉刷的牆壁,以及有名的青銅門和伯那德青銅圓柱。聖瑪麗大教堂的裝飾也是這一風格。 [1]  [3] 

聖米迦勒教堂遺產介紹

希爾德斯海姆最早只是科隆至馬格德堡商路上的一個貿易站,因為該地有一株千年薔薇,這條商路也由此被人稱為“薔薇之路”。在希爾德斯海姆這座中世紀的名城中矗立着兩座大教堂:聖瑪麗大教堂與聖米迦爾教堂。這兩座大教堂以其裝飾的華貴和建築的對稱性,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時期薩克森地區羅馬建築藝術的最好見證,享有“早期羅馬式建築瑰寶”之美稱。

聖米迦勒教堂貝恩沃德時代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勒教堂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勒教堂(2張)
7世紀,基督教傳入薩克森。815年,在查理大帝的兒子路德維希時代,希爾德斯海姆成為主教管區。11世紀時,進而發展成為宗教文化中心。這主要應歸功於當時的主教貝恩沃德,如他用青銅器鑄造的鐫刻有反映《聖經》故事的浮雕的銅門、銅柱等,在希爾德斯海姆的許多建築傑作上均留下了深深的印跡,“貝恩沃德的窗子”和“基督的圓柱”兩件青銅製品,以其工藝卓絕而成為大教堂的“鎮家之寶”,被人們稱為藝術史上的“貝恩沃德藝術”。 [3] 
貝恩沃德主教是希爾德斯海姆歷史上出現的一個光芒四射的人物,他為當時社會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貝恩沃德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多面手”,他不僅是頗具影響力的政治家、藝術家,同時還充當着聖人和經理的角色;他開創了德國藝術史上的新紀元,以至於人們把他身後的一個相當長的藝術時期稱為貝恩沃德時代。

聖米迦勒教堂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

路德維希一世於公元815年在希爾德斯海姆創建了主教區,並任命伯爾尼瓦特(另一資料譯為 “貝恩沃德”)為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的主教。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曾兩次被火災嚴重損壞,1046年,一場大火將教堂焚燬,到海茨羅主教任職時期又開始重建。後來,人們又對它進行了多次的改建和修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教堂幾乎被完全摧毀。現在人們看到的聖瑪利亞大教堂,是戰後嚴格按最初原型和統一風格重新修建的。
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享有“早期羅馬式建築瑰寶”之美稱。半木質結構的建築物的特徵形成了希爾德斯海姆市的獨特特徵。大教堂裏最有代表性的珍品,是伯爾尼瓦特主教請當地著名的鑄造作坊製造的兩件巨大的青銅器,一件叫做“伯爾尼瓦特的窗子”,一件叫做“基督的圓柱”,銅柱建造於1020年,呈螺旋形,上刻《新約》中的一些故事。這兩件作品由最著名的工匠精雕細刻而成,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在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內還有一尊“千年薔薇”在高壇上怒放。聖瑪麗亞大教堂還保存有許多其他珍品,如海茨羅主教的豪華冠帽等。

聖米迦勒教堂聖米迦勒大教堂

貝恩沃德主教於1010到1020年間創建了德國最精美的長方形教堂之一--"聖米迦勒"大教堂,其內部裝飾直到1033年才全部結束。該教堂尤以其中殿木質頂棚上繪製的耶穌家系圖、唱詩班席位和地窖裏精美的貝恩沃德石棺而聞名;用黃銅鑄造,貝恩沃德門及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亦是他的首創,那些現存的傳奇式的浪漫建築和美術作品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他非凡過人的創造才華。
13世紀,"聖米迦勒"教堂中那幅不朽的天花板繪畫和中間的過道終於全部完成。而用黃銅鑄造成的貝恩沃德門及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目前安置在希爾德斯海姆德聖瑪麗大教堂中。它們是這裏所有宗教藝術品中至高無上的代表之作。貝恩沃德門是1015年澆鑄而成的,耐人尋味的是上面鑄有《聖經》的圖解,極為精煉的8幅圖畫巧妙地將《新約》和《舊約》聯繫在一起。聖米迦勒教堂在16~17世紀遭到掠奪,但教堂正殿的雕刻卻保留了下來。
與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同樣為羅馬建築風格的聖米迦勒教堂雖誕生稍晚,但其建築藝術對後世的影響卻大大超過了前者。聖米迦勒教堂充分體現了古代薩克森地區的羅馬一奧斯曼建築藝術的特色,它所創造的建築結構和藝術風格,成為後來歐洲許多羅馬式教堂仿效的榜樣。今天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米迦勒大教堂在世界文化遺產中同樣佔據着重要的一席之地,這裏陳列着珍貴的古埃及藝術品、厄恩斯特(僑居法國和美國的德國超現實主義畫家)收藏的精美絕倫的中國古代瓷器和巴洛克時期大主教的銀器。
聖米迦勒教堂為西歐著名宗教建築之一,為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三世時期建築的最重要例子。教堂中最著名的是6位聖人相伴的聖母子像,是羅馬式雕刻的傑作。
聖米迦勒教堂的地下祭室裏安放着大主教伯爾尼瓦特的遺體。 [3] 

聖米迦勒教堂享有“早期羅馬式建築瑰寶”美稱

在希爾德斯海姆這座中世紀的名城中矗立的這兩座大教堂以其裝飾的華貴和建築的對稱性,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時期薩克森地區羅馬建築藝術的最好見證,享有“早期羅馬式建築瑰寶”之美稱。
相比較而言,聖瑪瑪麗大教堂的時間更為久遠一些。9世紀中葉,在當地主教阿特弗裏德的主持下,修建了早期基督教那種帶狹長中廊和低矮側廊的大教堂。後來,其繼任者古德哈特主教對該教堂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和整修,使其變成了一座加羅林式風格的建築。1046年,一場大火將教堂焚燬,到海茨羅主教任職時期又開始重建。此次重建基本上恢復了聖瑪利亞大教堂最初的風格和麪貌。但由於海茨羅的去世,重建計劃並未全部完成。其後補建的若干部分,使整個建築風格很不協調。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教堂幾乎被完全摧毀。現在人們看到的聖瑪瑪麗大教堂,是戰後嚴格按最初原型和統一風格重新修建的。大教堂狹長中廊的頂部是羅曼風格的木質天花板。大殿內每兩根圓柱均搭配一根方柱,構成了特有的排列。雙層十字形迴廊中的祭壇,千年薔薇綠色常青,生機勃勃。教堂的西大門就是著名的貝恩沃德銅門(原為聖米迦爾教堂門),門上有16組浮雕,內容系《聖經》中創世紀和基督生平的故事。與銅門相媲美的貝恩沃德銅柱,建造於1020年,呈螺旋形,上刻《新約》中的一些故事。教堂內輪狀大吊燈直徑6米,以金、銀、銅薄片構造出聖城耶路撒冷的城樓和牆垛,巨大的青銅洗禮盆四腳為四個跪着的男子,他們神態各異,手中各擎一個水罐,象徵着四條天堂之河,盆面上雕刻着《聖經》裏的洗禮場景。聖瑪麗大教堂還保存有許多其他珍品,如海茨羅主教的豪華冠帽等。 [3] 

聖米迦勒教堂漫長的歲月中命運多舛

聖米迦爾教堂和聖瑪利亞教堂一樣,在漫長的歲月中命運多舛。在它建造過程中,由於貝恩沃德和隨後的工程設計師的相繼去世,教堂並沒有嚴格按原計劃完成。伯爾尼瓦特去世後,就安葬在聖米迦勒教堂的地下祭室裏。1162年遭逢的一場大火以及後來的重修翻建,給這座建築留下了諸多隱患。從13世紀到19世紀,事故屢屢發生。開始是些小的塌方,最後竟然連整個樓頂都坍墜下來。後雖經1855年~1857年、1907年一1910年的兩次修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轟炸中,還是未能逃脱再次被毀的厄運。而在16世紀一17世紀的掠奪劫難中倖存的正殿雕刻因此顯得尤為珍貴,六位聖人相伴的聖母子像,更是羅馬式雕刻的傑出代表。
今天的聖米迦爾教堂是戰後按中世紀的原樣重建的,它的最基本的特點在於各部分的對稱性。 [3] 

聖米迦勒教堂旅遊景點

在希爾德斯海姆聖母昇天大教堂的所在地,早在 872 年就已經出現了第一座教堂建築。 而如今聖母大教堂中的三翼式巴西利卡(Basilika,古羅馬的一種教堂建築樣式)建成於 1061 年,是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最古老的主教教堂。 除了出類拔萃的建築傑作以外,還有許多藝術珍品也非常值得一看,例如 1015 年描繪耶穌救世史的伯恩瓦爾德之門 (Bernwardstür),以及 1020 年表現基督故事的基督柱。 二者都出自伯恩瓦爾德主教時期,同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一部分。 大教堂外牆旁還有一處貨真價實的古蹟可以觀賞:這是一株歷經千年、富有傳奇色彩的古老玫瑰樹 – 它是希爾德斯海姆真正的城市象徵。 早在 1022 年,也就是聖母大教堂落成之前數十年,聖米歇爾大教堂 (St. Michaeliskirche) 便已經拔地而起。 許多人將其視為德國最美的早期羅馬教堂,體現出中世紀建築和手工工藝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 這座巴西利卡採用複合結構,圓塔和尖頂林立,希爾德斯海姆人將其稱為“天空城堡”(Himmelsburg),它凌駕於歷史悠久的老城之上,以源自於 13 世紀的木質天花板最富盛名。 在聖米歇爾大教堂的中殿裏,不知名的能工巧匠們在 1,300 塊橡木板上繪製了耶穌族譜,它是阿爾卑斯以北地區羅馬教堂繪畫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珍品和傑出典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