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斯特凡諾條約

鎖定
《聖斯特凡諾條約》是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在俄土戰爭結束後,於1878年3月3日在聖斯特凡諾( 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西部的耶西勒廓伊)簽署的條約。條約簽署的日期正是保加利亞的國慶日,因為該國因條約而獲得獨立。歐洲列強不滿俄羅斯企圖擴張的行為;塞爾維亞與希臘則恐懼大保加利亞的建立會減少他們可奪得的奧斯曼領土。結果,德國首相俾斯麥主動邀請列強參與柏林會議,並最後簽署了1878年柏林條約。羅馬尼亞在對土耳其之戰爭前與俄國簽下密約,希望保證前者的領土完整。戰爭中,羅馬尼亞付出很大代價,但最後卻一無所得。
中文名
聖斯特凡諾條約
簽約地點
聖斯特凡諾
簽約時間
1878年3月3日
簽約雙方
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

目錄

聖斯特凡諾條約簽約背景

條約簽署地 條約簽署地
歐洲列強不滿俄羅斯企圖擴張的行為;塞爾維亞與希臘則恐懼大保
加利亞的建立會減少她們可奪得的奧斯曼領土。結果,德國首相俾斯麥主動邀請列強參與柏林會議,並最後簽署了1878年柏林條約。羅馬尼亞在對土耳其之戰爭前與俄國簽下密約,希望保證前者的領土完整。戰爭中,羅馬尼亞付出很大代價,但最後卻一無所得。

聖斯特凡諾條約內容

1878年俄土戰爭結束後,俄國強迫土耳其在聖斯特凡諾簽訂的和約。1877年4月24日,俄土戰爭爆發。5月6日英國照會俄國,提出不得封鎖蘇伊士運河、佔領埃及、奪取君士坦丁堡、改變海峽現狀,不得向波斯灣推進的強烈要求。繼之,英國又與奧匈談判,企圖共同干涉。奧匈因與俄國簽訂有《布達佩斯條約》,不願開罪於俄國。同年6月開始,俄軍渡過多瑙河,越過巴爾幹山脈。1878年1月,俄軍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奧斯曼帝國被迫於1月31日與俄國簽訂停戰協定。英、奧對海峽出現的新局勢極為不滿。在英、奧抗議和武力威脅下,俄國只得把軍隊駐紮在離君士坦丁堡12公里的聖斯特凡諾。
柏林會議後的巴爾幹 柏林會議後的巴爾幹
1878年3月3日,俄土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條約規定:①俄國取得南高加索的卡爾斯、阿達罕、巴統、巴雅西特等地和比薩拉比亞的南部。②建立大保加利亞公國,其版圖北起多瑙河,南至愛琴海;東起黑海、西至奧赫裏德湖,幷包括幾乎全部的馬其頓。它隸屬於奧斯曼帝國蘇丹,由俄軍佔領2年。大保加利亞公國的建立是俄國泛斯拉夫主義的主張。代表俄國簽署和約的是尼古拉·帕夫洛維奇·伊格那季耶夫。③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羅馬尼亞獨立。羅馬尼亞獲得北多布魯查,但被迫將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俄國。④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自治,由俄、奧監督實行。⑤俄國獲得比薩拉比亞西南部以及阿達罕、卡爾斯、巴統、巴雅西特。⑥黑海海峽在戰時和平時均須對來往於俄國港口的商船開放。⑦土耳其賠款14.1億盧布,其中大部分以割讓上述土地代替。俄國勢力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引起英、奧等國的強烈不滿。同年,德、俄、英、奧、法、意、土在柏林舉行會議,7月13日簽訂《柏林條約》以取代《聖斯特凡諾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