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女貞德

(美國1948年維克多·弗萊明執導的電影)

鎖定
《聖女貞德》是由維克多·弗萊明執導,英格麗·褒曼主演的歷史、傳記片,於1948年11月1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15世紀法國女英雄貞德的傳記類書籍,講述了英法戰爭時,女英雄貞德帶兵成功解放了奧爾良和蘭斯,輔佐儲君加冕成王。但貞德在之後的戰鬥中被捕時卻無援兵來救,最終被處死的故事 [1] 
中文名
聖女貞德
外文名
Joan of Arc
類    型
傳記、歷史
製片地區
美國
發行公司
雷電華影片公司
導    演
維克多·弗萊明
編    劇
馬克斯韋爾·安德森
主    演
英格麗·褒曼
片    長
145 分鐘
上映時間
1948年11月11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USA:PG
UK:U
Finland:K-10
imdb編碼
tt0040491

聖女貞德劇情簡介

《聖女貞德》海報
《聖女貞德》海報(7張)
1412年法國的一個偏僻村落中,貞德英格麗·褒曼飾)就出生在這裏。當時正逢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國大片領土已被英國佔領。此外,法國國內還爆發了內戰,剛剛繼位的英國國王亨利六世還只是一個孩子。此時,貞德已經13歲了。她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祈禱,經常聽到空中傳來奇怪的聲音,並看到奇怪的幻象。這個神秘的聲音告訴她,她的使命就是重振法國,幫助王太子查理成為法國國王。為此,她必須着男裝,執利刃,統率軍隊,衝鋒陷陣。
一天,貞德外出歸來,發現她的村莊已被英軍蹂躪。她躲在櫃中,目睹了英軍強姦並殺害了她18歲的姐姐。這場悲劇後,她被送到鄰村的叔叔家生活。誰也想不到這個純真的小姑娘會作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可是這個不滿20歲的少女,卻面對世界宣佈她將擊敗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並解放她的國家。17歲的她面見王太子查理,宣稱她帶來了上帝的意旨,要求查理給她一支軍隊去抵抗英軍。查理最終答應了她的要求。 兩個月後,身披白甲的貞德率領她的軍隊在盧瓦爾河畔的戰略要地奧爾良奇蹟般地擊敗了英軍。法軍隨後節節勝利,查理也最終如願以償地登上了法國國王的寶座。可是,貞德卻在不久之後的一次戰鬥中被叛軍捉住並送給了對她恨之入骨的英國人。19歲的時候,她被判作女巫綁在火刑架上燒死。25年後,貞德被平反並追授聖女的稱號。1920年,她又被封為聖徒,成為人們供奉的偶像 [3] 

聖女貞德演職員表

聖女貞德演員表

聖女貞德職員表

製作人 Walter Wanger
導演 維克多·弗萊明
副導演(助理) Horace HoughEdward Salven
編劇 馬克斯韋爾·安德森、Andrew Solt
攝影 Winton C. HochWilliam V. SkallJoseph A. Valentine
配樂 雨果·弗裏德霍弗
剪輯 Frank Sullivan
藝術指導 Richard Day
美術設計 理查德·戴
服裝設計 Dorothy Jeakins、Barbara Karinska
錄音 Gene Garvin
佈景師 Joseph KishCasey Roberts
展開
(參考資料 [2] 

聖女貞德角色介紹

  • 貞德

    出身農家的小姑娘,受使命的驅使,找到法國國王,並説服他同英國開戰。她女扮男裝,出任一支新組建的軍隊首領,並在1429年解放奧萊恩場面的戰鬥中取勝。一年後她被英國以莫須有的罪名關入英國監獄,她只有當眾發誓放棄自己的立場才能免於一死。但經過長時間的激烈思想鬥爭後,她撕毀了已簽署的協定,因此被處以極刑。

  • 查理七世

    法蘭西瓦盧瓦王朝的國王,在幾個年長的哥哥都去世後,繼承了王儲的頭銜。他被英法戰爭的戰事困擾多年,多次接到貞德的求見信,最後終於決定相信她,給了貞德軍隊,也如願加冕。但在貞德遇難時卻沒有出手援助,因此被後人詬病,貞德死後25年,良心受責的他以法王身份為貞德立案重審。

  • 盧森堡約翰公爵
    演員 卡羅爾·耐什

    盧森堡的公爵,貞德於貢比涅的馬尼山戰役被俘後,他將貞德關押在自己的城堡內,盡力在英國和勃艮第之間斡旋,不希望貞德落入勃艮第或者英格蘭的手裏。由於貞德的影響力十分強大,英國急需要殺死她來挫敗法國人的鋭氣,在英國和勃艮第的壓力下,約翰最終以將貞德賣給了英國人。

  • 大主教皮埃爾
    演員 Francis L. Sullivan

    魯昂博汶轄區的一名主教,在政治上他親英格蘭,是處決貞德的主要元兇。貞德被俘之後,他成為審判官,對貞德大加指責,並對其加以身心上的雙重摺磨,使貞德幾乎崩潰。在他的主使下,貞德自然不可能得到所謂公正的審判,當審判結束後,皮埃爾煞費苦心的總結出了貞德的十二條罪行,將其處死在火刑柱上。

(參考資料 [1]  [8-10] 

聖女貞德幕後花絮

  • 歷史上的貞德來自法國東部與德國接壤的地區,大概率會帶有德國口音,而英格麗·褒曼的瑞典口音和德國口音聽起來較為相似 [8] 
  • 該片是維克多·弗萊明作為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作品。
  • 由於鋼製的鍊甲、鎖甲、板甲太重,不利於演員們的發揮,製片方後來採用其它材質的道具替代鋼製道具。
  • 為追求歷史真實性,該片的製作人去歷史博物館對中世紀的盔甲及兵器進行詳細觀察,專門設立分支機構為英格麗·褒曼製作盔甲和武器。雖然這些盔甲是用鋁製成的,但看起來非常真實 [8] 
  • 為了不觸及敏感話題,製作人在處理微妙的宗教話題時採取了額外的預防措施,還聘請了法國耶穌教會的學者擔任這部電影的顧問 [9] 
  • 在該片開拍之前,英格麗·褒曼就已經在多部舞台劇中飾演過聖女貞德,褒曼先後用五種語言飾演貞德一角 [5] 
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典禮
獎項
獲獎對象
結果
1949年
最佳攝影(彩色)
Joseph A. Valentine、Winton C. Hoch、William V. Skall
獲獎
最佳服裝設計(彩色)
Dorothy Jeakins、Barbara Karinska
奧斯卡特別榮譽獎
Walter Wanger
最佳女主角
英格麗·褒曼
提名
最佳配樂(劇情類)
雨果·弗裏德霍弗
最佳男配角
何塞·費勒
最佳藝術指導(彩色)
Richard Day、Casey Roberts、Joseph Kish
最佳電影剪輯
Frank Sullivan
(參考資料 [4] 

聖女貞德幕後製作

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
自電影問世之後,“聖女貞德”這一題材就被很多歐美國家爭相拍攝。1935年,《聖女貞德》被雷電華公司納入日程,並計劃由凱瑟琳·赫本主演,但該項目最終被擱置,凱瑟琳·赫本也宣佈退出。1943年,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老闆路易斯·梅耶的女婿大衞·塞爾茲尼克計劃拍攝一部新的有關聖女貞德題材的影片,他確定由自己的製片公司麾下的藝人英格麗·褒曼擔綱主演,又邀請有着“詩意現實主義”稱號的電影大師讓·雷諾阿來擔任導演。然而,雷諾阿還是拒絕了製片人的邀請,因為他自己的記憶深處充斥着卡爾·西奧多·德萊葉執導的《聖女貞德受難記》中的鏡頭,因此,他沒有勇氣去複製同類型的影片 [6] 
該片的劇本改編自Maxwell Anderson所著的《Joan of Lorraine》,影片預算為460萬美元,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標準算的上是大製作 [8]  。對於英格麗·褒曼來説,出演貞德是不小的挑戰,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褒曼翻閲了幾乎所有文獻資料,遍讀了有關貞德的著作和劇本。在美國演出時,蕭伯納曾把自己的劇本《聖女貞德》寄給褒曼,但她沒有采納。她認為蕭伯納把貞德寫成了一個機警的、好鬥的女子,像個政治鼓動家。而她要表現的是歷史文獻中記載的真實的貞德、那個初涉社會不久因目睹戰爭慘象而哭泣的小姑娘 [5] 

聖女貞德製作發行

主創機構
製作公司
Walter Wanger Productions
Sierra Pictures (II)
發行公司
雷電華影片公司
Balboa Film Distributors
CBS Television(美國)
RKO Pictures(澳大利亞)
King World Productions
VidAmerica(美國)
MGM/UA Home Entertainment
Image Entertainment Inc.(美國)
(參考資料 [11] 

聖女貞德影片評價

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
該片和1928年的《聖女貞女受難記》有一些共同點,都是在對貞德的審判中闡述影片的主題,但在色調的敍述方式上有所不同。該片採用了更“現實”的拍攝和敍事手法,戰爭場面扣人心絃,其中大多數鏡頭看起來真實而又有美感,整體就像一幅油畫。因為該片是一部傳記片,所以它在很多方面都力求尊重歷史,無論是服裝、盔甲還是其它道具,都足夠以假亂真。該片的另一大看點來自英格麗·褒曼,作為史上最佳的貞德飾演者之一,褒曼給觀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獲得奧斯卡表演獎的提名實至名歸 [8] (《中世紀好萊塢》雷切爾·朱利安評)
從技術層面上講,《聖女貞德》堪稱是一部傑作,無論是攝影還是剪輯都值得稱讚,該片將歷史人物塑造的真實可信,把微妙的情感戲融入到華麗的場景中,為之後的歷史片和傳記片樹立了一個標杆 [10]  。該片是《聖女貞德》各種電影版本里較好的一部,除了故事本身的蕩氣迴腸外,還有英格麗·褒曼雋永的精彩演繹。影片中那句“我寧可戰死沙場,不願命喪病榻”的台詞讓人振奮。除了謳歌貞德本身所具備的人性光輝與勇敢外,該片故事中的貞德更具備一種平民化的氣質,銀幕形象頗具親和力 [7] (《好萊塢報道者》、時光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