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佛明節

鎖定
聖佛明節是西班牙的傳統節日,每年7月6日在潘普洛納舉行。
2016年7月7日,西班牙潘普洛納,聖佛明節進入第二天,進行首輪奔牛,狂歡者與奔牛齊跑。 [1]  導致2名美國人及1名英國人遭牛角抵傷,另有8人“掛彩”。 [2] 
中文名
聖佛明節
外文名
The SAN fermin festival
舉辦時間
每年7月6日
所屬國家
西班牙

聖佛明節民俗活動

聖佛明節 聖佛明節
每年的7月6日是西班牙的聖佛明節 [3]  ,這一天,會有頸間繫着紅領巾,帶着紅帽,穿着傳統服裝的男子在街頭舉行遊行活動。
奔牛節就是在聖佛明節的前一天開始,一直持續到14日。在節慶的當天,市政廳陽台將會發射沖天炮(Chupinazo),為活動揭開序幕,之後在巴斯克風笛樂隊吹奏的悠揚樂聲中,正式宣告奔牛活動開始。在接下來的連續7天7夜裏,各項慶典活動包括音樂、文藝、露天舞會等等都紛紛舉行,年輕人總是通宵達旦地開心享樂。
活動的高潮是被稱為“恩希羅”的奔牛活動。節日期間,每天清晨施放煙火後,組織者都要把訓練好的鬥牛從畜欄放到鬥牛場。綿延1km長的街道上擠滿了數以千計的身穿旁普羅納傳統服裝,帶紅巾、紅帽的年輕男人(除少數女性混入其中外,女士基本上是不允許參加的)。鬥牛因人羣圍觀和喧鬧而受驚狂跑,人們冒着被牛撞擊、踩踏的危險,在牛羣前熱情地奔跑,一直跑到賽牛場才停止。兇猛的公牛隨着6頭繫着鈴鐺帶路的小牛狂奔,衝過城市的街道,從畜欄奔向鬥牛場,下午在那裏與鬥牛士決一死戰。下午時分,早上在街頭狂奔的鬥牛,被聚集在鬥牛場邊,準備與勇敢的鬥牛士激戰。鬥牛場上煙塵滾滾,上下翻飛的紅色斗篷、兇悍地撲過來的公牛……最後,勇士的雕花長劍刺入公牛的心臟,鮮花、掌聲和榮譽隨之而來。然而,鬥牛是一項極其危險的遊戲,常有鬥牛士落敗甚至血染鬥牛場。 [4] 
2016年7月7日,西班牙年度聖佛明節首日奔牛活動中,2名美國人及1名英國人遭牛角抵傷,另有8人“掛彩”,所幸傷勢都不會危及性命。 [2] 

聖佛明節民俗記載

美國作家海明威在他1926年寫的小説《太陽照常升起》中,探討了“危險與死亡”這個問題。小説的主人公住在繁華的巴黎,由於內心感到空虛,就到西班牙旅遊,參加聖佛明節。在那裏,他們領悟到西班牙人對死亡的看法。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