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聊城市古琴學會

鎖定
聊城市古琴學會,是經聊城市民政局備案、市文廣新局為主管單位的聊城市古琴學術組織。
中文名
聊城市古琴學會
成立時間
2010年
會    長
劉燕
學會性質
聊城市古琴學術組織
分支機構
鳴鳳琴館 鳳儀禮社 至和雅樂團 聊城古琴藝術館

聊城市古琴學會學會介紹

聊城市古琴學會是經聊城市民政局備案、市文廣新局為主管單位的古琴學術組織。
學會宗旨: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傳承古琴藝術,深入進行古琴理論研討,豐富我市藝術教育內容,活躍我市廣大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促進聊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聊城市古琴學會學會成就

聊城市古琴學會成立十年來,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好評,由聊城市音協古琴專業委員會主任、聊城古琴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鳴鳳琴館館主劉燕任會長。
2010年,聊城市古琴學會經市民政局備案正式成立,成為我市一個古琴學術組織。古琴學會自成立起就得到各位知音同仁的鼎力相助,以傳承古琴藝術為宗旨,通過多種途徑在聊城地區大力弘揚以古琴文化為主的中華傳統文化,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了傳承古琴文化的氛圍。聊城市古琴學會自成立以來,創辦了古琴傳習所、至和雅樂團,與聊城大學音樂學院校地聯合,成立了聊城市古琴學會研訓基地,填補了音樂學院古琴專業的空白,向社會和高校培養輸送了大量的古琴人才。這批古琴人才已成為傳承國粹文化的一支有生力量。除此之外,為了在聊城地區傳承推廣古琴藝術,聊城市古琴學會通過多種途徑在社會營造保護民族遺產、傳承傳統文化的氛圍,多次為電視台、新聞網等媒體錄製古琴曲目。聊城市古琴藝術的發展的影響力不唯在當地,濟南、泰安、青島乃至河南河北、江蘇等地,影響了省內外一大批古琴愛好者,使聊城古琴藝術得到大家的認可。
2016年學會被評為AAAA級社團,設立聊城市非遺傳習所。
多年來,聊城古琴自覺擔當歷史使命,舉辦各類公益活動數百場,為水城市民帶來了高雅的文化享受 ,為聊城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琴館培養學生近千名,他們有的進入了西安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等高等學府,有的奔赴各地傳承發揚古琴技藝。聊城古琴,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貢獻着全部的力量。

聊城市古琴學會學會性質

學會致力於古琴文化推廣與交流,是集古琴傳習、學術研究、雅集交流、演出為一體的聊城市專業古琴傳習推廣機構。

聊城市古琴學會歷屆活動

2014年1月18日,於茌平廣源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聊城市古琴學會舉辦新春雅集,邀請濟南、鄭州等地琴友進行省內外古琴藝術交流。
2014年4月,邀請著名古琴家朱子易先生、李一凡先生等人,來聊城舉辦古琴藝術研討會和電視訪談等活動,組織省內外古琴藝術交流。
2014年6月2日,聊城市文廣新局主辦,聊城市古琴學會承辦甲午年端午屈子祭。
2014年6月8日,聊城市古琴學會在聊城大學舉辦鶴鳴清風——古琴專場音樂會,邀請多位省內外知名琴家前來交流指導。
2014年7月,學會會員王鴻博、於嘉豪、徐天童以古琴專業分別考入西安音樂學院、山東科技大學等高校深造。
2014年7月,“聊城古琴”被列入聊城市第四批市級非遺推薦名錄。
2014年8月,建設並開通了聊城古琴專題網站,建設並開通了聊城古琴專題網站。
2014年“十一”國慶七天,水上古城開街,非遺展演。提高聊城人民生活品位,為宣傳聊城起到積極的作用。
2014年10月11日,學會代表聊城市參加中法文化交流,為法國友人展示中國古琴文化。提升古琴以及聊城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2014年10月,劉燕會長一行參加泰安雅集,與省內外琴友交流古琴藝術。
2014年11月11日,劉燕會長代表聊城市古琴學會前往江蘇揚州進行交流學習,參加古琴名家龔一先生古琴講座,並獲得龔一先生現場指導。
2015年繼續深入落實“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政策,圓滿完成了政府委託的一系列活動任務。應聊城市文廣新局委託,乙未年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開展了一系列傳統歲時體驗活動,豐富了聊城人民文化生活,營造了全民同樂、共享發展成果的文化氛圍。通過國學經典及傳統禮樂文化展現,旨在喚醒民族意識,增強民族凝聚力,從而促進傳統文化的復興和發展。
聊城市古琴學會連續多年被市文廣新局評為“優秀組織”,2015年聊城市古琴學會被評為“聊城市非遺優秀傳習所”。
2015年8月,聊城市古琴學會排演女子及笄禮,在海源閣展演周代成人禮。
2015年9月,聊城市古琴學會舉辦中秋詩詞吟誦會,再現古人拜月儀式。
2015年10月,聊城市 古琴學會在聊城水上古城進行了為期七天的雅樂漢文化展演。
2016年6月11日,聊城市古琴學會成功舉辦“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文藝展演。
2017年於聊城影劇院舉辦“至和雅樂 · 醉美水城”聊城市首屆古樂研究暨展演。
2018年2月,於聊城水城明珠大劇院舉辦“至和雅樂·鳳鳴水城”2018年新春雅樂音樂會。
2018年6月,於聊城孔繁森同志紀念館舉行“端午情·中國夢”雅樂吟誦專場。
2018年12月,於聊城影劇院舉行“金聲玉振·華夏正音”第二屆聊城市古樂展演。
至和雅樂團編排演出《秦王破陣樂》 至和雅樂團編排演出《秦王破陣樂》
2019年6月舉辦“慶祝第十四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古琴專場音樂會。
至和雅樂團新絃歌 至和雅樂團新絃歌

聊城市古琴學會鳴鳳琴館

鳴鳳琴館創辦於2006年,由聊城市古琴學會會長、聊城市音協古琴專業委員會主任、聊城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劉燕任館主,是聊城市唯一一家專業古琴傳習機構,2015年被評為聊城市優秀非遺傳習所。致力於古琴文化推廣與交流,是集古琴教學培訓、學術研究、雅集交流、演出、古琴銷售服務為一體的藝術機構。
琴館集合了一羣熱愛古琴,熱愛傳統文化的同仁共同探索古琴文化的發展道路,在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的前提下,融入當代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圍繞着古琴文化,開發相關傳統文化藝術課程,讓每位學員“內外”兼修,使得古琴藝術在當下得到有序繼承、蓬勃發展。
金蔚題“鳴鳳琴館” 金蔚題“鳴鳳琴館”

聊城市古琴學會鳳儀禮社

《左傳》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華民族被譽為“禮儀之邦,衣冠華夏”,應國家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及社會各界的需要,聊城市古琴學會立足於中華優秀禮樂文化,特成立鳳儀禮社。
鳳儀禮社業務範圍:研習漢民族傳統禮儀、舉辦歲時節日體驗活動、情景劇、音樂劇創作等一系列傳統國學文化項目。2015年鳳儀禮社成員成功排演傳統漢族女子成人及笄禮和傳統漢族男子成人加冠禮,併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聊城市古琴學會至和雅樂團

篤行禮樂教化 傳承華夏正音
至者,及也;
和者,安順也;
雅者,正也
聊城至和雅樂團,成立於2013年10月,前身為古琴學會小樂隊,以傳承華夏正音為宗旨,以營造和諧、團結、大同氛圍為追求,致力打造民間雅樂第一團體。雅樂團現有成員二十餘人,樂器包含編鐘、編磬、琴、壎、笛、簫、笙、鼓、箜篌、古箏、琵琶、二胡、打擊樂等傳統樂器。雅樂團集古樂演奏、傳統禮樂復原、傳統文化推廣等功能於一身。歷年來,雅樂團組織參與演出上百場,自覺擔當歷史責任,傳承華夏正音,以“雅樂”行教化功能,為打造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至和雅樂團 至和雅樂團